太甲+番外(60)

作者:竹下寺中一老翁 阅读记录

他说了这话,不仅贺熙朝心下一松,“梁上君主”孙熊也是大喜。

傅淼与泗州的大小官吏并未定罪,自然不能拘押他们,而是寻了几间厢房分开关押,再挨个审讯。待人都走尽,孙熊才小心翼翼地原路溜走,远远跟着沈临。

沈临并未先问傅淼,而是先审了几个衙役,忙至三更方歇。刚回自己的厢房,就听门外有轻微脚步声,沈临侧身走到门口,压低声音,“阁下跟了一路,到底有何贵干?”

门扉轻响,一张字条从门缝里递了进来。

沈临一见字条,神色便是一变,随即对着烛火烧了。

第二日一早,沈临便去贺熙华的厢房探望,顺便询问内情。只见贺熙华俯趴在榻上,林杏春在给他盖被子,仿佛刚上过药。贺熙朝坐在一边撑着头,极是疲乏,仿佛守了一夜。

“小贺大人还未醒么?”沈临低声问。

贺熙朝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昨夜烧得厉害,方才用了药才睡下。咱们不若先审别人?”

“泗州百废待兴,安保良治水也需当地能吏相助,我的意思是,咱们不如先审司马、别驾?”

“就算审完,也不能完全撇清嫌疑,还得派人跟着。”贺熙朝伸手抚了抚贺熙华的额头,见高热稍退,点了点头,“走罢,让他好生歇着。”

他们离去半盏茶的功夫,便有金吾卫叩门,“林太医,方才有小童胡闹,将药材搞乱了,弟兄们分不清楚,还请你过来亲自看一眼。”

林杏春蹙眉,“哪来的乡野小童,实在是不讲规矩。”

待他好不容易分好了药材,先前大脖瘟时相识的王郎中和严耀祖又来拜访求教,说是大水退后,部分村落又有瘟疫复发,不得不陪着他们看了两个病人,开了几副方子。

而就在此时,一个鬼祟的身影躲过轮值的金吾卫窜入房内,在贺熙华的身边坐定。

“熙华?”孙熊试着唤他,却收不到半点回应。

孙熊将他的被子轻轻掀开,又揭开他的里衣,冷着脸细细看了,又小心翼翼地盖好。

“贺熙华,”孙熊在他耳边低语,“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反之亦然。朕不让你死,你就不能死……”

连日的奔波劳碌、忧心如焚瞬间爆发出来,孙熊努力抑制眼眶灼痛,深吸一口气,“若你这次挺不过去,朕也不能重返长安,咱们便黄泉路上做个伴,可若是朕再登临大宝,你却不在了,朕便让贺家上下都去陪你,好不好?”

贺熙华的眼皮微微一颤,却依旧没有醒来。

孙熊如梦初醒,自嘲地笑笑,“关心则乱,朕倒是像个昏君了。”

他沉默了一会,淡淡道:“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作者有话要说:孙熊引用的尚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论罪宁愿轻不能重,论功宁愿重不能轻。与其杀无辜者,宁愿执法失误。其实就是最早的疑罪从无

孙熊是在保证小贺 如果没有确凿谋反证据 以后就可以饶汝全家狗命

第47章 第十四章:新仇旧怨

阴暗狭小的厢房内,沈临与贺熙朝正各自看着手中的证供不语。

“呵,”贺熙朝语气淡淡,“虽早有预料,可未想到这些人竟真的卑劣至此。也罢,依照律例,我还是回避吧。”

中书省定下钦差人选时,便有此顾虑,两名钦差,最好一名是贺党,一名是帝党,一人善断案,一人善政务,如此才挑了他二人。

沈临借坡下驴,“也罢,傅淼既不能处理公务,不如泗州事先由贺大人暂摄,盛磊从旁协助,待小贺大人醒转,再请他代刺史一职。”

贺熙华是泗州长史,本就是仅次于刺史的二号人物,由他暂代倒也名正言顺。

“如此甚好。”贺熙朝满意地点点头,因贺熙华伤势而生出的阴郁倒是淡了几分。

他起身,看了看窗外天色,“安保良已经到了,我去迎他,沈大人辛苦。”

沈临笑笑,拱手道:“贺大人才是劳苦功高。”

看着贺熙朝走远,沈临又枯坐了会,方起身,从侧门悄悄潜入后山,在一处怪石嶙峋的山洞旁寻到孙熊。

“臣沈临参见陛下。”沈临上前便拜,被孙熊扶起。

时间紧急,孙熊无暇也无心与他寒暄,“所以确实有一伙人假托朕之名义,在朝中结党营私……呵,结党也便罢了,虽说君子无党,可历朝历代,哪朝无党?最骇人听闻的是,为了党争竟做出扒堤泄洪之事来,哪里是清君侧、为民请命,这分明是祸国殃民,置朕于不仁!”

“确是如此,据臣等粗略计算,淮南道有二十余万百姓流离失所,四万多余屋舍坍塌,千亩良田毁于一旦,牲畜损失不计其数。”沈临垂首禀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