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乐伎变仙君+番外(33)

作者:今士心 阅读记录

梦里我回到了幼时的草屋,母亲在煮豆面糊糊,大哥、二哥朗声读书,我在院子里用树叶吹曲子,母亲出来,说真好听,说小慎儿,快来吃饭。我高高兴兴地跑过去,刚一入门,一切便消失了,我惊醒,看见萧踪坐在我床边,关切地看着我。

下腹的疼痛感袭来,我问:“查出刺客背后的主使了吗?”问出口,我才发现自己气若游丝。

萧踪握着我的手,他的手真温暖,他道:“是魏国的奸细,真使节的尸体被发现在寿阳城外的荒林里。”

“不是朝中有意谋害?”我还在为他忧心。

萧踪摇摇头:“暂无证据。”

“不是陛下的手笔?”我又问。

萧踪抚抚我的脸:“眼下我对陛下还是有用的,也远未到功高盖主的地步。”

我点点头,阖上眼睛,下腹的钝痛让我脑袋一阵阵发麻,我咬紧牙关,努力不喊疼。额上却迎来一个轻柔的吻。

萧踪道:“十三,为何舍命救我?不要睡去,好不好?”

我勉力睁开眼睛,脑袋因下腹受伤疼得嗡嗡作响,我是不是应该说些甜蜜的情话?却说不出,只是道:“将军是小人的主上罢了。”

萧踪为我倒水,喂我喝,曾经我从巴陵王那里回将军府,很长一段时间,也是萧踪这样照顾我的,我低头喝水,补充道:“奴仆护主,天经地义,将军不必有过多的想法,觉得负担或者愧疚,都是无谓的,小人熬得过去,便生,熬不过去,便死。小人的生死无足轻重,将军的命却是金贵,还请将军加强防范,切不可再给刺客可趁之机。小人若不幸殁了,也算死得其所,将军也不必为小人难过。”

我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话,快喘不上气了。

萧踪的脸色却越来越发沉。

我忍痛继续道:“小人自幼孤苦,到将军身边才算有个安歇之处,从很早的时候起,死亡对小人就不是痛苦,是解脱。小人早就渴盼着死亡,也深知,有了出生就一定会有死亡。只是小人贪生怕死,一直苟活着。小人没有贞洁,清白早早被毁,是将军不嫌弃,要小人做了近侍。小人岂有不效忠的道理?小人将生死已经看得很淡,现在小人剧痛,死亡是结束的法子,没有将军,或许小人将一直浑浑噩噩、如行尸走肉一样的活着,是将军让小人不用再以虚情假意活着,现在小人痛得厉害,知道自己确实活着了,只是小人不知,还能陪伴将军多久?便是再多一刻钟,忍着这剧痛,小人也是窃喜的。”

萧踪把头埋到我胸口,道:“十三,你伤不致命,好好将养,一定会好起来的。”

我点点头,道:“嗯,将军,伤口还是很疼。”

就这样,我们回京的行程耽误了十多天,到我能下床走动为止。

一场刺杀也没能让我跟萧踪之间有种患难情深的感觉,就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但萧踪待我还是较刺杀前多了几分情愫的意味。回程的马车上,我问萧踪:“将军不再写个字了吗?”

萧踪看着我,摇了摇头。他道:“十三,没有想写的字吗?”

我托腮想了想,还是摇头,只觉这样就是最好的了。

萧凤性猜忌,回到建康后,萧踪出镇石头城,为免陛下疑心,解散部曲,平日出行也力求节俭,只坐折角的小牛车。由是陛下对萧踪甚为嘉奖,以其清俭为群臣典范。平静地又过了一年,魏国上次南侵失败后,再次整顿,由国主亲率大军再次来袭,简直是没完没了。

我跟着萧踪到了雍州,萧踪建议出兵杀出重围,崔智境不同意,还带着自己的部曲偷偷离开,主帅走了,军心不稳,只能且战且退。直到樊城,才脱险。这时,萧凤向全国下旨求银鱼为药引,才知他病重了。不久,他去世,遗诏命萧踪为雍州刺史。魏国国主以礼不伐丧为由,退军。

萧凤的儿子萧卷即位。萧凤阴险,猜忌心重,屠杀宗室,他儿子比他还要变本加厉。萧踪已握重权,是他猜忌的对象。但萧踪上有一个哥哥萧踔,在益州,更被猜忌。萧卷召萧踔回京,杀害。萧踪为兄长奔丧。

“将军还回建康吗?”

“我怎可弃兄长尸首于不顾?”

☆、取出宝珠,魂飞魄散

“建康城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将军此去不是自投罗网吗?”

“陛下赐死我的兄长,我若不回京奔丧,岂不表明要谋反?”

“眼下这种情势,难道将军还对陛下忠心?”

“我自是要为兄长报仇。”

“既如此,将军不如在雍州举兵,返回建康,不仅给大公子收不了尸,恐怕自己的命还要搭进去。”

“十三,你若不愿随我回京,便留在襄阳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