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苍村百家事(129)

作者:开心是福嘛 阅读记录

再说武乔文和景福卿的婚事,就不如林满这般顺利,差点又重蹈覆辙,险些错过。

景家儿子没了,不是还有个女儿吗?家中有儿子的依旧不愿意放过这块大肥肉,景大娘知道女儿还在等武家那小子,稳如泰山,男方条件有多好都不应,渐渐的起了一些闲话,说景家女儿不过赚了些钱便目中无人了些。

这个时候武乔文恰好寄回了一封家书,这是他走后寄回的第一封家书,武家一家不识字,干脆就找景赋生帮忙念念啥内容,结果信一念完,两家尴尬。

武乔文走后心中不安定,福娘在外人眼中或许有瑕疵,但在他眼中确实千般万般好的,怕又有人捷足先登,赶紧给家里写了封信,那些不好当着父母面不好说的心思全写在了心中。

他问候了家中安好,又道了一路平安即将到达边疆,而后便细细提了想娶福娘的心思,先自责了自己当年胆小不自信,又后悔错过好姻缘,只想这辈子再无遗憾。

要问贾氏怎么想?

如说以前,贾氏定是毫不犹豫的将这事应下来,但现在不一样,福娘虽然是和离,但毕竟已经有了孩子,她自然是没有再想过两人有什么可能,若是自家悄悄看了这封信便罢了,但偏偏是景家跟着一起看的,这就尴尬了。

夸福娘,像是迫不及待要娶人进门。说福娘不好,怎么可能?先且不说景大娘的扫把和洗脚水有多厉害,她心中也并不觉得福娘不好,能干,漂亮,善良,对长辈好,哪哪都好,可就是已经结过婚的,这是贾氏心中的一道坎,没那么容易过。

后来她僵着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怎么回去的都不知道。

景大娘看贾氏那个样子,就知道波折大了,无奈的叹口气,先前是准备死守着嘴巴,等武乔文回来再说。但贾氏这个样子让景大娘也没什么信心,嘴上不说,但再来提亲的人她也没有咬着牙关不留余地了。

结果谁知道,才过去半个月,贾氏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竟然提着东西,也是找了周氏,让她去说合了。

这下别说周氏,就连景家都懵了。

“巧儿说的对,结亲是结两姓之好,以后日子是孩子们自己过的,我们总有老的一天,不可能为他们操持一辈子。”这是贾氏的原话。

众人这才明白过来,巧儿波折的婚事给了武家当头一棒,结婚还是要看人品,福娘的品性是全村有目共睹的,可不是有些白眼狼。

于是,景大娘一下就解决掉了儿女婚事,想想去年因为女儿和儿子的未来,她暗地里不知道流了多少眼泪,交换完庚帖后,她竟然还生出一种不真实感了。

春耕已过,整个村子忙碌的像脱了一层皮。

一辆低调的马车缓缓使进村子,村中人以为又是哪个达官贵人来拜庙,见惯了这样的场景,都已不稀奇,若要说真有什么稀奇的,便是马车前那位骑着骏马的男人。

他胡须已经掺白,但整个人却是精神奕奕,双目炯炯有神,满面正气,眸子中又带了几分凛人的摄人气魄,宛如战场上刚刚拼死归来的将军,让人不寒而栗。

男人下了马,拱手问道:“敢问小哥,请问景家如何走?”

他声如洪钟,尽管语气已经尽量柔和,但被问路的人还是忍不住抖了一抖,心中奇怪这人不去拜庙跑来问景家做什么,嘴上却道了位置,还指了指,最后干脆道:“我带你们去吧。”

那男人眸底闪过一丝激动与悲怆,语调竟然在微微发抖,他道:“多谢小哥。”

第六十九章

男人跟着村人一路前行,村道阡陌纵横,马车是过不去的,村里虽然有修路的打算,但是一时半会儿也不能修好,马车中的人只能下车,跟着一起前行。

车上坐着的是一位保养得宜的妇人,年岁估摸有四十来岁的模样,见她通体气派不俗,眉眼弯弯,看上去十分好相处的模样,身上的衣料并不华丽,但那布料一看就价值不菲,至少在镇上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料子。她走到男子身边,唤了一声夫君。

村人一边带他们往景家走,心中一边好奇,这样的人一看就身份不俗,不去拜庙反而去找景家,难不成是景家的什么亲戚不成?

这样想着,他恍然大悟起来,景家以前是京中落魄过来的大户人家,莫非是家中有什么亲戚飞黄腾达了,来拉一把?村人的态度便殷勤起来,耐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两位可是景大娘的亲戚?从京城来的?”

男子道:“正是,小哥是如何猜出来的?”

村人嘿嘿一笑,道:“景大娘一家子以前是京城的大户人家,不过后来他们家好像是落魄了才来了这里,这在村里不是什么秘密。这位老哥啊,你们现在是不是又当大官啦,来接景大娘一家回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