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192)

作者:赵安雨 阅读记录

过了正月初七,大街上的行人多起来,桌游店率先营业,窦坤团队也回归二层,生活恢复正轨。邀约越来越多,杜莹莹推掉一些,合作伙伴就推不开了。

丁乐鸿请两人考察麾下另一间工厂。

此处比和斗鱼合作的工厂还大,U型加工车间,宿舍干净整洁,净水设施、真空包装和垃圾运输井井有条,一大排卡车停在场院。训练有素的工人们裹着口罩工作服忙忙碌碌,一个偷懒的都没有;几个挺胸凸肚的师傅眼睛像猎鹰,一炉点心不合格,立刻就剔出去了

杜莹莹现在眼力不差,知道是掌厨的大师傅,类似钱师傅和芬姨的角色。说起来,很多食品企业采取全自动化,布摄像头和电子系统,逐渐减少人手,降低成本;赵师傅是老一派手工路线,翠西湖也是传统路线。

关于自己筹备中的下沙工厂,杜莹莹觉得,可以参考翠西湖。

丁乐鸿电话里说“吃顿便饭”,果然,是标准的工作餐:小炒肉、麻婆豆腐、素炒豇豆、两个肉丸子,米饭和鸡蛋汤随便盛,每人一个苹果/酸奶。

斗鱼公司是每天10元餐补,轮流外出午餐,杜莹莹很久没吃的这么接地气了,排长队取餐,端着托盘跟丁乐鸿到食堂尽头的包间,显然是给工厂领导留的。

落座没一会儿,大师傅就送过来一碗水煮肉、一碟红烧鱼、一道炒三丁和啤酒、果茶,毕竟是老板,又有客人,总不能太寒酸。

“来来两位,大过年的。”丁乐鸿给自己和两人倒酒,“这么大的喜事,必须庆祝庆祝。”

这话一说,两人就明白,公司融资的事情传到翠西湖这里了。

孟卓然谦虚,“万里长征第一步,事情还多着呢,以后得丁老板多多关照。”

丁乐鸿板起脸,“哎,我先入行没错,瞎费力气,傻干活,上不了台面,不像两位,成立一年就拿到天使轮了,还是IDG的大手笔。孟总,你这是寒碜我呢?”

孟卓然开车,换成果汁敬他“哪里的话?我们是撞大运,没丁老板帮忙,双11这道坎都过不去,我敬你一个。”

丁乐鸿这才喝了,也不理杜莹莹,“孟总,厂子就建在下沙?什么时候开工啊?我去暖暖场子,送个花篮。”

按照惯例,收了投资公司的钱(很可能还有对赌协议),创业公司就得招兵马力,全力以赴奋战了。

行业里面没有秘密,孟卓然坦诚地应了:“您也知道,我们是新入行的,人手不足,投资公司那边帮我们搭架子呢。园区已经联系好了,过了年就办理入驻。对了,丁老板有没有合适的人手,推荐推荐?能管几十个人的,能干活的,技术好的,我们缺人啊!”

这是很友好的举动,丁乐鸿在行业内浸渍几十年,大可以把知根知底的推荐过来,总比压在手里强。

丁乐鸿却悻悻地,“我哪有人,我这草台班子,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凑合着干吧!”

受挫折了,杜莹莹断定--双11之前,丁老板在电话里趾高气昂的,一副“随时上市”的派头;现在却蔫头耷脑,自暴自弃,一看就被驳回了--上一世,丁老板不仅失败,还上了税务局老师的反面教材。

她想笑,咬着嘴唇侧过头。

丁乐鸿又不是瞎子,忿忿地把筷子一扔,“憋什么,笑就笑吧,我不就是没通过吗?尽调也做了,审计也入驻了,补了几十万的税,花了几百万买古董买车买医疗卡,伺候了这个伺候那个,末了,一句没有成长空间,初审都没过就把我打回来了。”

孟卓然干咳一声,“现在这上市制度确实死板,食品行业不像高科技企业,容易走捷径。丁老板在哪边申请的?试试创业板?再不行曲线救国,港股门槛低一点。”

丁乐鸿不说话了,埋头吃吃喝喝,一瓶啤酒下肚,才对杜莹莹说:“杜总,我现在想明白了,做得再大、再累得跟骡子一样、再通过什么ISO认证都不管用,做传统行业的讲不好故事,就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背景硬、动手早,就挤过去了,像我这样运气不好,就慢慢磨吧。”

杜总端起酒杯,认真地说,“丁总,我们也刚起步,摸着石头过河,很多想法不成熟,您别介意,也别往心里去。以后的话,还得承蒙您关照。”

这番话一说,丁乐鸿舒服多了,摸着肚皮,“两位以后就自产自销了,用不着我们喽!”

新厂房还在计划中,两人早就商量过,孟卓然答,“哪里的话,就算厂子建起来,翠西湖也是我们的长期战略伙伴,订单不会少,还得往上增,丁老板,话说到这里,给我们多安排点人手,过了年,就要上新品种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