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旨(108)

精妙……

宋卿源从一开始就想得清楚,所以做起来的时候果断,游刃有余。

而随着南蛮收编,南顺腹地拓宽,可以通到更南边,更南边已经靠海……

她不在朝中的时候,宋卿源提拔了很多人,都是航运相关的,她一直以为是运河和水路开凿相关,眼下看,宋卿源是不是将目光投到了南边?之前临近诸国都在拼命打通和西域的商路,南顺同西域实在太远,西边的商路是通不了的,但若是南边呢?

许骄心中忽然觉察了。

……

等收起思绪,许骄才回到魏帆这封信上来。

魏帆已经是南顺最年轻的驻军主帅了。

他确实厉害,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升到一军主帅,除却确实要有真才实学,身先士卒,在军中这种将资历,混不过去的地方,要让老将服气,军中又有威望,不是容易的事。

至少,不像郭睿一样,能混日子混成户部员外郎。

但一想到魏帆这次回来是做京中禁军统领的,那她岂不是天天早朝,或是去明和殿都能遇到他?

许骄头疼。

——我去建功立业了。

许骄在想,怎么能把魏帆弄走。

***

思绪间,马车抵达翰林院,今日休沐,翰林院中的人不多,除去值守的官吏,齐长平在。

“相爷。”齐长平一早就候着了。

许骄问道,“春闱的卷宗看过了吗?”

齐长平拱手,“看过了。”

许骄一面走一面道,“增设恩科得告文今日发下去,越快越好,然后从翰林院中找四个人,同我一道看春闱考核的事,六部加上大理寺和鸿胪寺,每人对接两部,恩科两轮的安排,我要在三日内看初稿。”

“是,相爷。”齐长平应声。

“告文呢?”许骄问。

齐长平从一侧拿出卷宗,递给许骄,“拟好了,相爷过目。”

她都不用单独交待,齐长平看过就将告文拟好了。

翰林院这些编修里,同她最有默契得就是齐长平。

许骄看过,满意道,“送去宫中给陛下过目,若无问题,今日内发告给各州郡。”

“好。”齐长平转身。

“长平。”许骄唤了一声。

齐长平转身,问道,“相爷还有旁的吩咐?”

许骄看了看他,欲言又止,最后道,“长平,你先去宫中一趟,将事情处理了,然后回翰林院,我有话同你说。”

齐长平应是。

看着齐长平的背影,许骄心中轻叹,齐长平沉稳踏实,她一直很喜欢。

嗯,是,虽然也有长得好看的缘故在里面(bushi),但齐长平和沈凌不同。

沈凌的稳妥里,有犀利在,包括在梁城一事中,他很迅速的做决断;但齐长平的稳妥,是做副手的稳妥,不是拿决策的稳妥。

朝中什么样性子得官员都要有,暴躁的也要有,才会相对平衡。

物尽其才,只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沈凌要来翰林院,翰林院向上的位置没有齐长平的……

许骄淡淡垂眸。

“相爷~”是罗友晨到了。

许骄将思绪从齐长平身上收回。罗友晨是吏部尚书,这次朝中官吏调任,要以吏部为主,此事必须提前和罗友晨通气。

“相爷急事,下官听说便来了。”

许骄在东宫的时候,罗友晨就是宋卿源的人,宋卿源登基前,吏部就牢牢攥在自己手中。

许骄同罗友晨无需铺垫太多,“罗大人,陛下要动朝中的官吏,这次动作很大,暂定分两批,和春末增开恩科同时进行,届时,可能会有一部分职位暂时空缺,能者居之。”

罗友晨意外。

许骄叹道,“罗大人坐,此事要从长计议。”

***

明和殿外,子松见了齐长平,快步迎了上来,“齐大人。”

齐长平是翰林院编修,本身官职不算显赫。

但翰林院编修多在御前走动,都是陛下跟前长期露脸的人,今日还在翰林院,明日可能就在其他地方居要职,所以翰林院的人,宫中都多恭敬。

齐长平是相爷手下最得力的编修,奔走的多是相爷的事,子松是大监的徒弟,大监叮嘱过相爷的事在陛下跟前都是优先的事,齐长平是相爷手下的人,所以子松会先问一声,“齐大人有事?”

齐长平看了看明和殿苑中,还有不少官吏都在等候宣召。

还要一部分官员跪在明和殿外,脸色阴晴不定,也有

战战兢兢的。

齐长平没有多看,轻声朝子松道,“是增设恩科的事,相爷让下官送告文来陛下处过目,让今日下发到各州郡去。”

“齐大人您稍等,奴家去通传一声。”

齐长平点头应好。

子松越过前面等候召见的人,径直入了明和殿中。

上一篇:姻缘令 下一篇:我与丞相和离了

求之不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