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旨(25)

等确认岑女士的脚步声离远了,许骄才松了口气,将早前几页废纸挪开,目光重新落在桌案上的梁城水利图上。

爹早前官至工部侍郎。她从小就在爹的书房里打转,不说这些设计图认识她,她就是看也看多了,耳濡目染了。有时候还会帮爹一起画图,是真的画,因为她知晓比例尺概念,也知晓同等缩短延长,标识也学得快,所以她是爹的小助手,这也是他们父女二人的小秘密。

这幅梁城水利工事图是从工部拓来的,以前爹还在的时候,还是一份未完成的残稿。他很清楚得记得爹去梁城之前曾拿着那份残稿说过,再好的工事也有过时的一天,要因地制宜,根据当时的情况调整防治策略。

穿越之前,人类在天灾面前就

很渺小;穿越后的这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更多。

诚如爹说的,没有工事会是完善的,即时眼下看起来完善,也不一定几年后,十几年后还会完善。这份水利图确实凝结了前人的心血,照此铸成的水利工事,应当可以抵挡很大程度的洪峰……

许骄认真看着,也翻阅着从工部取来的副本资料。

历史的,人文的,地形图,还有常规的卷宗。

江河改道不是没有可能,倒灌也有可能,但自古以来水里工事都是最有利可图的,真正的答案在梁城……

十余年了,她一直没敢去梁城,因为爹死在那里。

梁城是她和娘心中的那根刺,拔不掉,就一直在。

爹执意疏散了当地的百姓,让不少人免于在洪灾中丧身,但是爹自己没回来。

梁城若是清白干净,娘为何冒着她被发现的危险,还送她去东宫做伴读?

因为除了宫中,东宫是最安全的地方。

东宫可以保全她的性命。

谁会要她区区一个孩子的性命?

只能是斩草除根,问题出在梁城……

***

明德殿内,大监快步入内,恭敬道,“陛下。”

宋卿源正好提笔批阅折子,没有抬头,口中淡声道,“说。”

大监拱手道,“相爷从宫中离开后,去了政事堂,而后又去了翰林院,从翰林院出来后,原本是回家中了,但中途又掉头去了工部,从工部拿走了梁城水利和相关的案卷的拓本走……”

听到此处,宋卿源悬笔。

稍许,清冷的声音又道,“还有吗?”

大监应道,“相爷他……”

宋卿源抬眸看他,“大监,你今日怎么了?”

大监叹道,“相爷,还去拜祭了许侍郎……”

宋卿源目光微微滞住。

***

翌日早朝,宋卿源果然擢升沈凌为工部侍郎,连同户部的人一道前往梁城赈灾和主持梁城相关事宜。工部员外郎和工部侍郎天差地别,宋卿源让沈凌全权负责,是要借沈凌的手做事,雷厉风行。

梁城事态紧急,沈凌明晨就要出发,工部,户部,吏部,和京中禁军都要做最后的准备,所以早朝很早便结束。

昨日惠公公让人搬来偏殿的三大摞折子,许骄其实七七八八都看完了,她熟

悉宋卿源的字迹,也能从字里行间推断出事情在宋卿源心中的轻重缓急。

今日她是让翰林院来了三个编修到明和殿偏殿同她一道处理折子。宋卿源的批阅很简练,她将宋卿源的批阅转化成各部需要执行的操作,节点,翰林院的编修按照她的批示,将任务逐次分发下去。

朝中之事,许骄了然于心,胸有成竹所以轻车熟路,等到午时前,这三大摞折子,她已经全部批示好,就等翰林院跟进。

许骄来了明和殿外,大监见了她便迎了上来,“相爷,陛下今日事忙,还不知什么时候得空……相爷要是将折子的事处理完了,可以先离宫了……”

在宫中,大监是最了解宋卿源的人,也是风向标。

大监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仔细斟酌的,稍稍细想就知深浅。

“今日事忙”就是没有具体的事,“还不知什么时候得空”的意思,是一直不会有空见她,换言之,是宋卿源不想见她,所以让大监知会她先行离宫。

大监言罢,仔细看向许骄,确保他的意思许骄是听明白的。许骄是听明白了,却沉声道,“大监,我真有事要见陛下。”

大监为难,见她眼窝子都稍稍陷了进去,怕是昨晚通宵达旦没有歇息过,大监上前,轻声叹道,“相爷回去吧,陛下说了,今日不见相爷。”

大监给她交底。

许骄眼巴巴看他。

大监恼火叹了叹,你真是我祖宗!

大监只得入内,片刻,灰头土脸出来,“相爷,陛下让相爷回去……”

大监言罢,许骄撩起衣摆,径直在明和殿外跪下,“陛下不见,微臣就在殿外长跪不起!”

上一篇:姻缘令 下一篇:我与丞相和离了

求之不得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