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权势滔天(117)

作者:君年笠 阅读记录

贺攸宁将脸靠在卿太后手上,如今距景成帝离世不过几月,一年里她痛失双亲。

丧钟在皇宫中响起,小皇帝心中默默数着,27声,也是意料之中,只不过他心中还想着一件事。

“新出生的小皇子可还习惯朕给他找的奶娘?”

伺候着的太监弯着腰不敢看他,低声应答,“说是啼哭声不止,想来怕是不太习惯,不过刚出生的孩子都这样,约莫过些日子便会好。”

小皇帝看着不远处燃尽的蜡烛,隔空吹了口气,“那便快些去办吧,别委屈了我这刚出生的阿弟。”

那太监应下,刚要转身便被叫住,“等等,事情办得隐秘些,这等小事无需惊动皇姐。”

这皇姐自然指的是贺攸宁,主仆二人心知肚明。

淑慧长公主此刻已赶到未央宫,也是双眼通红,想必路上哭过,姐妹二人相依偎着,贺攸宁靠在淑慧长公主肩膀上,闭着双眼。

过了半晌,便起身催着淑惠长公主回去,“阿姐不必担心,母后的后事还需你帮忙,天色刚亮想来你昨夜也没睡好,快些回去吧。”

淑慧长公主知晓贺攸宁此刻想一人待着,便也没多留,宽慰几句便带着人离去。

贺攸宁踱步至那只长颈瓶前,问起在卿太后身边伺候的嬷嬷,“母后似乎很喜欢这只瓶子,你可知什么缘由?”

嬷嬷并未多说只说这是卿太后的陪嫁,自入宫时便带着。

卿太后陪嫁的单子早就拿给贺攸宁瞧过,里面并没有这样一只长颈瓶,这样的花色一般出自泾窑,是很早之前时兴的,并不算名贵。

贺攸宁蹲下细细察看,见瓶口还有微微裂痕,是个瑕疵品,卿府断不会拿这样的瓶子做卿太后的陪嫁。

嬷嬷显然在撒谎,贺攸宁回头瞧她一眼,却没着急戳破。

瓶身底部都会有各窑的款识,贺攸宁拿起瓶子,调转瓶身底部果然有泾窑的款识,嬷嬷瞧见她的动作,有些心虚向后退了退,却不慎撞到一旁摆着的青玉尊。

青玉尊落地,碎成一片,却叫贺攸宁发现其中端倪,那青玉尊中间竟是空的,掉落出细碎的粉末。

顾不得一旁站着的嬷嬷,贺攸宁一把将其推开,唤来太医。

她心中有个可怕的念头,母后身子一直硬朗年纪也不大,那次险些小产之后身子一直不大好,她总以为是未调养好,如今怕是有人有意为之。

贺攸宁立马下令封住未央宫,所有人只进不出,又调来年棋把守宫门。

这边刚安排妥当,偏殿又闹出动静,淡竹提醒道:“国公夫人一直被关在偏殿,听到丧钟怕是知晓太后娘娘……”

偏殿被收拾得很好,未央宫中热也并未苛责国公夫人,贺攸宁进去时,国公夫人端坐在桌前,脚下是碎了一地的瓷器,殿中能扔能砸的都在地上了。

贺攸宁绕到桌子另一旁坐着,国公夫人睁开眼看着她,讽刺道:“如今你满意了吧?卿家被你送上断头台,连你的母后也被你逼死,难道这样你就觉得你们贺家的江山稳了么?”

贺攸宁并未将国公夫人的冷言冷语听进心中,只是说起卿太后临终前的话,“母后说,卿家不忠不义,而她不孝。”

卿太后是卿国公一手教出来的,她一出身,卿国公便为其铺路,誓要她成为未来的国母,是以她从小耳濡目染的并非只有家之兴旺,更有国之大义。

可当家国利益发生冲突时,这样的矛盾足以叫卿太后陷入两难,可她最终选了国。

更为讽刺的事,这全是卿国公一手教导的结果。贺攸宁能明白卿太后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国公夫人自然也能懂。

“母后临终前要我立下誓言,保卿家上下性命无忧,我应下了。”

卿太后心中还是记挂着家人,她知道在那样的时刻贺攸宁必定会答应。

国公夫人猛地站起身,要冲出门外,却被人拦住,“让我见见我的女儿,让我见见她!”

贺攸宁走出门外,定定看着她,“你既心中念着母后,又何至于叫她临终前还惴惴不安,她从不欠卿府,倒是卿府上下亏欠她颇多,我不会让你见她。”

说罢,便让人将门锁好,隔着门对国公夫人道:“待母后的灵柩送出京,我便会放你出来,让你们卿家一家团聚。”

全然不顾国公夫人的叫喊,逐渐走远后,国公夫人忽然不再叫唤,而是唱起那首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遮窗棂,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儿声,琴声儿轻,调儿动听,摇篮轻摆动,娘的宝宝,闭上眼睛,睡了那个睡在梦中……”

贺攸宁忽然记起,卿太后曾说过,这首摇篮曲是外祖母在她幼时唱给她听的,待贺攸宁长大,嫁人生子便可将这首曲子再唱给自己的孩子听。

上一篇:福运娇妻 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