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她权势滔天(54)

作者:君年笠 阅读记录

贺攸宁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人,他明白这世间的大多事,懂得为自己谋取更大的生存空间,却又行得坦荡,这般清醒地活着。

洒脱和世故构成了他不同的两面,至此贺攸宁才开始与他交心。

他们说春天的融雪,说南边商队带来的新鲜玩意,说着世家的蛮横无礼,说未来的人生,谈天论地无话不谈。

在和他相处的点滴中,贺攸宁才一点点明确自己人生未来的路。

才能那般真挚郑重地同他许诺,长大后定要同父兄一起变革旧制、振兴皇室,到时候温应淮便可站在庙堂之上施展抱负。

贺攸宁说得真切,那时不过十岁,温应淮也不当作孩子的玩笑话,郑重其事点头。

时过境迁,两人再次见面,温应淮仍是能猜出她心中所想。

“你如何知道我要去江宁?”

“想要猜到有何难,江宁如今可不是太平之地,你这个时间偷偷出宫定然是有急事,又是这样的行走路线,那便只有江宁了。”

贺攸宁敏锐地捕捉到他话中的重点,“江宁不是太平之地,莫非你知道点什么?”

温应淮耸了耸肩,“卿家做事可不遮掩,只不过京都不知道罢了,我们这些走南闯北的消息灵通些,但也是只知个大概。”

贺攸宁推推他手臂,示意让他别拐弯抹角快说。

“前段时间,商帮中有人在江宁运货,瞧见官府施粥给百姓,但却是些霉米。”

贺攸宁心中一沉,暗暗咬牙,这卿家竟胆大如斯。

景成帝在位时也曾遇见一年大旱,为着以后所想,便于各大重要州府设粮仓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粮食都是官府收来的,绝无可能出现霉米,除非被他人置换。

官粮成了霉米,这般大的事,竟是一点风声也无,她的人也未曾知晓。

“你商帮中的人是如何知晓的?”

“商人嘛,自然三教九流都认识些,那些百姓吃了霉米也不敢多说,只是这霉米吃多了难免坏肚子,有位游医心肠好,肯给这些百姓免费看病,又与我商帮中那人有些交情,私下喝酒就多说了两句。”

贺攸宁怒火中烧,卿家仗着天高皇帝远,竟于江宁一手遮天,勾结官府、妄动官粮,简直胆大包天。

事不宜迟,她此刻便想立刻前往江宁。

温应淮却拦住了她:“你要如何去?江宁的局势并非你所想的那般简单。”

她自然是知晓江宁局势复杂,不只是卿家的缘故,江宁是连同大昭南北的重要之地,大大小小世家无数。

祖祖辈辈世代联姻,利益相互纠缠,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样一张复杂的关系网不是说破就可破的。

表面上是卿家做着“土皇帝”,但其背后却站着江宁所有的世家。

江宁就是个泥潭,谁进去都不可能白着出来。

贺攸宁心中似明镜,但她不能不管。

瞧她意志坚定,温应淮也没再阻止。

“你既心意已决,那我自然不可能拦着你,只不过,就你一人上路那是绝不可行的,不若跟着商帮一道,也好替你遮掩一二。”

贺攸宁思索一番,如今没了淡竹在她身边,她连路都不知,怎么前去江宁,跟着商帮,人多些目标便也分散些,不至于那样惹人注目。

她点了点头,还想托商帮找到淡竹。

一件小事,温应淮未加思索便应下。

二人赶到下一个小镇,商帮已在此处等候许久,待二人换了件衣衫收拾好便马不停蹄前往江宁。

此刻的江宁已乱成一锅粥,倒不是知晓贺攸宁要来,而是原定着只有卿大夫人要回老宅,不料如今得了消息,卿嘉述竟陪着一道。

这可叫留在江宁的卿家人乱了阵脚,若是平日倒也罢了,如今江宁到处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卿嘉述一来便知他们自作主张将此事满了下来。

卿嘉述若是知道倒不打紧,若是他不知好歹要将此事捅到卿国公那去,只怕是要降下雷霆之怒,让他们这些人不得安生。

留在老宅的大多都是些没有官爵在身的,在江宁虽是风光,但面对位高权重的卿国公心中难免发虚,也是此次篓子实在捅得太大。

卿二老爷恨不得将不成器的儿子打一顿,只他夫人拼命拦着,让他无从下手,只无奈道一句慈母多败儿。

卿二老爷是卿国公胞弟的嫡子,虽说血缘上也算亲近,但卿国公常年都在京都,除了逢年过节也不怎么往来。

是以得知长子胆大包天,竟将官粮倒卖出去,卿二爷下意识竟是将此事瞒下来。

在卿二老爷心中,这是大事却也不算大事,谁知这买不起粮食的百姓越来越多,官府开仓施粥这才出了事。

上一篇:福运娇妻 下一篇:失忆小皇后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