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有娇娇(100)

作者:霍今霜 阅读记录

“娘!”在小辈面前被揭了短,梅氏连忙喊了一声。

江老夫人轻哼,随即笑着看向幼莲:“这段时间伯英忙于政事,没时间照应你,你回国公府住几天也好。最近不年不节的,你也不用怕误了什么事。”

她说的真心诚意,让幼莲刚刚想打消的回家念头又冒了出来,站起身给江老夫人行了个礼:“祖母心疼我,孙媳自是感激您的。”

江老夫人摆了摆手:“你和伯英好好的,我就放心喽。”

她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懂得小姑娘家的这些心思。刚嫁到陌生的地方,最亲近的夫君又不在身边,肯定会惶恐害怕,回家住住也好。

幼莲笑着点点头,乖巧应声。

*

她回令国公府那日,只收拢了一点东西,就迫不及待地坐着马车走了。徐春慧收到她的传信,早就派人替她将荷风院仔细收拾了一遍,就等着她回来。

虽然只隔了十几天,幼莲却觉得荷风院处处都不一样了,躺在松软的小榻上时,还隐隐有些久别重逢的感觉。

也不知道夫君在做什么……

想起早上江有朝突然变得絮絮叨叨的模样,幼莲无奈地摇了摇头。她是回令国公府,也不知他在担心什么。

此番回来,除了一个人待在明方阁实在无聊之外,倒是还有徐春慧拜托给她的一件事。

——大哥哥虞青松今年已经二十有五,比江有朝还要大两岁,却连个妻妾都没有,实在是不像话。徐春慧特意办了赏花宴,遍请京中女眷,想为虞青松相看一二。

筹备了好几天,赏花宴才算是办了起来。如同徐春慧所料,这种带着男女相看性质的赏花宴,每次都是人满如云。

广济伯夫人就带着自家两个庶女来了,虽然身份上和将来要承爵的虞青松不相宜,但能和其他家的公子说和一下也是好的。

“你们家大姑娘才和昌平伯府定了亲,怎么今儿都来了?”徐春慧笑着问了陈国公夫人一句。

陈国公夫人叹了口气:“儿女都是讨债鬼。羡春定了人家,惜春和阿娴却还没定下,再说我的楚琦和青松一般年纪,如今也没着落呢!”

陈楚琦就是陈国公世子。

听着她一个个细数过来,任是徐春慧都忍不住替她叹了口气。又要娶儿媳又要嫁女儿,可有的陈国公夫人忙呢。

“况且,昌平伯府那位二爷,也准备再娶个续弦呢。”两家人正在议亲,陈国公夫人对他们家的事儿也知道几分。

和陈羡春议亲的是昌平伯的嫡子,今年刚好二十一岁。他们家二爷,即昌平伯亲弟弟的妻子五年前去世了,这么些年也一直没再续娶。

徐春慧挑了挑眉,望了身后默默听着八卦的幼莲一眼,低声同陈国公夫人说道:“我怎么听说,那位偏疼妾室,才一直不肯再娶呢。”

幼莲站在后头,见她们俩避着她说话,默默地叹了一口气。

二婶婶早上还同她说,她如今已经嫁了人,便该像世家宗妇一般持正有为,不要带着一帮小姑娘花枝招展地胡闹,怎么听到最要紧的关头,又把她当成小孩了呢。

罢了。幼莲摇摇头,转身去找自己的小姐妹。

陈羡春忙着在府里绣嫁妆,温以娴看不过眼,自请留在府中帮忙,反倒是陈惜春懒得动手,跟着陈国公夫人来赴宴。只是幼莲找了半天,都没看见她在哪儿。

不知不觉走到澄澈的湖水边,幼莲懒懒站在树荫里头,百无聊赖地丢了个石子出去,接连点了六七个涟漪才落入水中。

“夫人打水漂的技巧越发干脆利落了呢。”迎春笑着赞了一声。

幼莲摆了摆手:“不如小时候了。我记得每次二哥哥不想背书,就偷偷溜出来带我打水漂,赢了还叫我帮他抄书。”

“奴婢也记得。”苦夏促狭地笑了笑,“您帮忙抄书的事儿被大公子发现了,罚着二公子站在湖边扔了五百个石子才准走呢。”

幼莲眉眼弯弯,想起来还觉得好笑得很。

主仆三人站在树荫当中躲太阳,正笑着回忆往事,忽然听见两道争执的声音。幼莲愣了一下,就要带着迎春和苦夏避开,却在听到虞青松的名字时停住了脚步。

两道身影,一个是户部尚书之女简静初,算是宥阳公主在京中为数不多的朋友;另一个身穿薄柿色窄袖常服,瞧着容貌有些陌生。

此刻,正是简静初在说话。

“施芮,你不会真的以为虞夫人会看上你吧?一个五品官的女儿,也妄想嫁到令国公府,真是好笑。”

简静初讥讽地嗤了一声,看不惯她这副自命清高的傲劲儿。

施芮站在她对面,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拳头:“我对嫁人没兴趣,反倒是你,少在我面前耍那些小把戏。下次再让我看到你害人,小心我打你。”

上一篇:弃君 下一篇:公主难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