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京有娇娇(141)

作者:霍今霜 阅读记录

幼莲啧了一声:“我还以为陈国公夫人催的那样急,这桩婚事会早早就办呢。”

明明府里那么多绣娘,再不济去外头请就是了,堂堂陈国公府,还能缺那几个银钱不成?非要劳累阿娴替她做事。

温以娴安慰她道:“我本来就是要做绣件送给他们的,做什么不一样。”

幼莲撇了撇嘴,没掩饰心底的不满,转而追问道:“那昌平伯府二房继室的人选定了吗?是哪家的姑娘?”

昌平伯府是皇后的娘家,虽然京中一向有二房老爷疼爱妾室,不肯续娶的传闻,但若是真的相看起来,肯定有不少人家愿意把女儿嫁过去。

“这我倒不知道了。”温以娴想了想道,“不过想必身份不高,否则国公夫人也不必为此事烦心了。”

她在陈国公府的时候,偶然听陈国公夫人抱怨了一句“这样的身份,也配给我女儿做婶母”之类的话,不过很快就被陈羡春给劝好了。

幼莲点点头,倒是有几分八卦。

要说昌平伯府二房的风流艳事,传的人尽皆知,还是因为敬忠侯夫人。

她是个一贯藏不住事的人。不知道在赏花宴上的哪个丫鬟嘴里听说了有人爬上了昌平伯府二爷的床,却发现怎么挑逗都无济于事的传言,转头同其他人聊天的时候就说了出去。

一传十十传百,这事儿就让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昌平伯府也成为了京中笑柄。最后还是皇后出面罚了敬忠侯夫人,才将流言止下来。

幼莲不解:“那位赵姨娘,居然肯让继室进门?”

她还以为她会拿捏着昌平伯府二爷的心,拖到府里承认了她和她一对儿女的身份,由妾室扶正呢。

温以娴:“她倒是不肯,可昌平伯夫人铁了心要帮二房挑人,她也只能听从了。至于她的靠山……早就有了新的心尖上的人,就更帮不上她了。”

因着陈国公府和昌平伯府成了姻亲,对他们家的事,陈国公夫人也算了如指掌。她跟在她身边,也就听了一耳朵。

听了她的话,幼莲倒有些感慨。

当初两人的传言在京中那样汹涌,赵姨娘依旧好端端地掌握着二房的权柄,如今只是冒出一个新人,她就只能灰溜溜地迎对方进门,倒也真是造化无常。

温以娴看了一眼她的表情,摇了摇头道:“娇娇也不必替她惋惜。那位赵姨娘从前仗着受宠,架子大得很,听说她远在老家的亲戚,都借着伯府的权势,强行侵占了好多人家的田地铺子呢。”

“伯府里也没人管一管?”

昌平伯府是皇后娘家,就算为着皇后和两位皇子的名声,也该好好约束族人,更别说是妾室的娘家亲戚了。

“管倒是管了。”温以娴叹了口气,“只是有几家人早就被逼得背井离乡,哪儿还有正义可伸张呢。”

幼莲也叹了口气。

两人没在这个话题上多聊,途经一个卖冰糖葫芦的老妪时,同时停下了脚步。

温以娴看着幼莲笑了笑,眼底露出一丝怀念:“我记得从前咱们出来逛,遇见逃学出来的虞小公子,他听说你要吃糖葫芦,买了整整一束呢。”

幼莲想想还觉得好玩:“可不是!那天乐秋举着回去,路上惹哭了好几个孩子,我赶紧让人分了几串给他们。”

回家以后徐春慧乍一下问起缘由,她一不小心说漏嘴,害的二哥哥被收拾了一顿。她后来变着法儿地道歉补偿了好久,虞青竹才松了口呢。

她们俩一人买了一串,临走的时候,幼莲想了想,另挑了一串又红又圆的。

温以娴笑得促狭:“同我出来,还记着给江统领带一串回去,难道真像惜春小姐说的那样,见色忘义了不成?”

她知道幼莲的习惯,晚上一般不会多吃甜食,是以这串糖葫芦肯定是给旁人带的。

至于是给谁,猜也能猜的到。

幼莲掩帕轻笑,遮住脸上泛起的两片红晕。看不见脸,没了后顾之忧,顿时就变得理直气壮起来:“夫君没有吃过,我当然要带回去给他尝尝啦。”

以江有朝的性格,这种街边卖的甜食,怎么可能入得了他的口。

可这位老妪做的糖葫芦果肉饱满、甘甜微酸,糖稀也甜而不腻,算是街边难得的好手艺了。她不想自己一个人吃独食。

“好好好。”温以娴看她脸都红了,不再笑话她。

出来走走,果然人都活泛了许多。她走在街上,即便周围人山人海,也觉得心情轻松了许多,这么多天都待在陈国公府里头的憋闷感消散了不少。

幼莲看着她轻快的神色,嘴角也轻轻翘起,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她就说嘛,还是要出来逛一逛才好,整日都待在府里头,心性再豁达也要被憋坏了。

上一篇:弃君 下一篇:公主难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