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风云(119)

作者:二点六一 阅读记录

离皖县城北三十里处是居巢,皖水流经居巢西面,沿着皖水的是一条官道。官道上走着一支军,约一千人。先遣队打着“严”字旗幡,看军士装束,应该是朝廷派来的军队。原来这支队伍的主将姓严,名象,字文则,他受朝廷委派出任庐江太守。天寒地冻,又兼天色入暮,严象令军队在皖水边一背山处扎营。这山不高,名龙川山,山背后是皋亭庄。初更时候,几个短装打扮的人进入皋亭庄后的一座庙里。这庙里供奉着皋陶大帝,原来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大帝的后裔被封在此地,当地人建神庙祭拜皋陶帝。刚交戌时,又有短装人靠近皋陶庙。天太黑,看不见人多少,听脚步踏雪的声音,不下五六十。

这夜天阴,无月,但山野有雪,雪反射微弱的白光,山松影影绰绰,四下寂静无声。雪地上时有吱吱响,似冬眠的虫兽的呼吸声。龙川山不高,但松林茂密,山背后有一道缓坡,站在缓坡上,可以看见严象的军营。营帐旁有篝火闪烁。

夜深了,军士们已入睡,独一个营帐内烛火明亮,营中人就是严象。

严象坐在灯前,执一兵书,是《尉缭子》,正读到:“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严象想举笔润墨作批注。忽然烛焰一闪,烛心瘫倒在烛油中,帐内顿时一片漆黑。

严象叫声:“不好!”只觉一阵风过,有刀在背后闪来,严象忙矮身一躲。这时,帐外狗吠,接着刀兵相撞,脚步声混杂起来,营帐起火,军士皆惊起。顿时,火光照耀着雪光,漆黑的原野如同白昼一般。皖水河边有几骑马如同离弦之箭向南驰去。

龙川山松林里也灯火通明起来,还传来打斗声。

忽然有一人恨声说:“错了,错了!”

“什么?”又一人问。

原来打斗双方分别叫雷绪和陈兰。此二人在淮南拥有几万匪兵,与刘备相厚,听闻朝廷派严象任庐江太守,就想在途中截杀严象,不想在乱中自相打起来了。两人忙纠合自己人马向山下奔去。

这时,严象的军营中火光正猛。雷绪和陈兰忙突火奔向中军帐。见帐内行军器物抛扔了一地,一部《尉缭子》还铺在桌面,人不知去向哪里,很明显帐内有打斗过。雷绪陈兰对视惊疑,各发一声哨,召集手下撤出营帐,向山林隐去。天亮时分,营中将士遍寻主将不见,只得收拾行装,回许都复命。

雪开始消融,大地渐渐湿润起来,人们渐渐出来走动。皖县城门口聚集着许多百姓,城墙上张贴着一张告示,有识字的人念着告示上的话。原来朝廷派李术任庐江太守,这是李太守到任,出榜安民。于是就有百姓聚集到衙门口喊冤,说官兵捉走家眷,在衙门监狱里关着,已有月余,不知生死,要求释放。衙役上报太守,太守又派人贴告示在城门口,大意是要求百姓先回家等消息,官府一旦查实犯人无罪,就释放回家。县衙大堂上正在审问犯人,这些犯人大多是被乱兵所抓的无辜百姓,官府里的师爷们在问案,无辜者当堂释放。县衙大堂口东侧有一甬道,道口也聚着许多百姓,他们在等亲人被释放回家。天气实在太冷,人们等得不耐烦,都挤在一起,跺着脚,缩着身,吸溜着鼻子。

近几年来,皖县战乱,盗贼猖獗,皖县的监狱由原来的一排房扩建成一个大仓库。近来这个大仓库不关押盗贼了,却关押着犯了法的老百姓。没进过监狱的百姓不知道里面是什么情形,进过一次的人,要是能活着走出来,一辈子做噩梦都做不完,嘴里是绝不敢再提起。

监狱北面有两堵矮墙,砌成直角,上面盖着草棚子。里面关着女犯人。女囚牢里只有一间房,不管罪行大小都在一起关押,当然所有人的吃喝拉撒也都在这里。积水的地面上也不知是泥是水还是屎尿,还好天冷,各种气味混合凝固在一起,并不扩散。女犯人靠墙坐着,或相互挤靠。这些女子大多数是兵乱时被抓过来。这些天也没人供应吃喝,全靠着雪水活着,也有人嚼食草棚上的枯草,饿冻死的人就被拖放在一角堆着。

也不知上天发了什么慈悲,有一个牢头提着粥汤过来,可犯人们都挪不动脚,眼望着热粥就在咫尺,就是没力气去吃。有几个力大的相互帮扶着挨到桶边,趴在桶沿吃喝起来,又有几个来喝了。喝完了一桶,牢头又提来一桶。热粥汤似仙药,点醒了女犯们生的欲望,让她们有了力气,两眼放出贪婪的绿光,开始抢吃。有的犯人一次吃太多,肚腹开始绞痛,猝然倒地而亡,这时有人怀疑粥汤有毒,但女人们不怕被毒死,仍然抢着吃,宁可饱死也比饿死好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