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风云(23)

作者:二点六一 阅读记录

辛浩和夏侯惇等人入城时天已经全黑了。宋益在衙门口听到马蹄声就开门出来,见众人回来,松了一口气。宋益说:“主公在内院等着你们。”辛浩说:“有要紧事吗?”宋益轻声说:“洛阳来人了。”一听说洛阳来人,夏侯惇上前一步,问:“谁?”宋益附在夏侯惇耳边说:“主公的老朋友,袁绍。”他们几人转过大堂,牵马去马厩,发现马厩里多了三匹大红马在嚼食草料。夏侯惇把马交付给宋益,招呼辛浩去后院。

丫环和奶娘们正在西厢房里哄着孩子睡觉,铜卿端了一托盘羊肉和酒正往内书房走。夏侯惇跑上去,接过铜卿手中的酒食,说:“嫂子为何亲自端菜?”铜卿指指内书房方向,低声说:“他们在谈要紧事,等着你和辛浩去呢?”辛浩向铜卿施了礼后,紧跟着夏侯惇进入了密室。室中昏暗,袁绍和曹操正端着一烛台在一羊皮地图前指指点点。曹操见辛浩和夏侯惇进来,就招呼他们走近地图。曹操叫辛浩指着地图给袁绍讲解。辛浩对袁绍施了礼,借着灯光,指着地图上的标注说:“伏牛山东西绵延上百里,以伏牛山为界,南面是顿丘,北面是阴安。阴安和伏牛山之间都是平川沃野,我们的人就寄顿在这里查探伏牛山的地宫。那里有一条隐僻的小路通向山间,王福买断了伏牛山阴安面的地盘,在那里建了一个神庙,说是为王家祭祖用,据阴安百姓说,山上的神庙里夜间常有亮光闪动,那是神火,所以阴安的百姓不敢上山。我想那里夜间应该有人防守。如果我们夜间进山,就要远离神庙进去。伏牛山的南面和顿丘的中间地带,看起来是一带沼泽,人马不能通行,然我们今天往西行去,大概六七里路程,那里有一高地,过了高地,有一渡口,那里有船只穿过马颊河,进去伏牛山。今天日晚,我们没有进去。”听了辛浩报告,曹操与袁绍对望一眼,曹操望向夏侯惇。夏侯惇说:“王家院子里养着家丁五百左右,还有一些散在各处,白天耕种,晚上练武。王家部曲少说也有三千人。”

原来王家本就是顿丘人,自从王甫进宫以来,王家势力在顿丘日益强大。王福当县丞将近二十来年,这二十年来,朝廷派来的县令一届换了一届,谁在这里都讨不了好,最终都是灰溜溜地离任。袁绍在五年前曾当过濮阳令,当时就耳闻顿丘县虽然贫穷,然唯独县丞王福家富有,还养着部曲。当时王甫曾担任过三年将作大匠,贪污受贿的钱财不可计数,但王甫生活却极其简朴,直到大前年有一次南宫着火,袁绍的兄长袁术任刑部官吏前去调查,发现王甫私藏特别丰厚,王甫为了堵住袁术的嘴巴,答应给袁术好处。那时袁绍因母丧闲居洛阳,就特别关注王甫,发现每隔一段时间,王甫就转移财产回顿丘。再说十几年来,王福在顿丘独大,顿丘县既不用交税,还享受朝廷补贴,同时还接受着百姓的感恩。顿丘的所有收入都纳进王家的腰包。王福的家底富可敌国啊。

曹操指着地图说:“王家的宝藏就埋在伏牛山里面,只是进入地宫的通道隐蔽,洞口又有机关设置,想要进入需从长计议。”袁绍说:“国舅在狱,王甫一意要制他于死地。宋家的案子无人能辩白,如若宋奇案定,你们曹家必遭牵连,孟德在顿丘要早做准备。”良久,曹操说:“我的人马不多,一部分安插在阴安,身边人常在顿丘出入,多被人认识。本初兄拨一支人马过来,先驻扎阴安,我也到谯县调些人来,混入顿丘,只要时机一到,马上送信给你。”几人如此这般商讨起来,直至三更左右。第二天清晨,袁绍等人趁着天晓离开顿丘。

作者有话要说:

伏牛山在东郡和冀州邺城之间。曹操后来靠东郡发家,袁绍后来在邺城称霸,这与伏牛山底下王福的宝藏有关,或许就是两人较量的开始。

第11章 王福之死

夏天的雷阵雨在午后噼里啪啦下一阵,然后天就开始放晴。这样的雷阵雨声势大,雨势猛,高处的水不能一下子渗入泥土里,而是形成水流或瀑布向低处倾泻,地势低处在一瞬间就蓄积成潭,当雨停后,水再慢慢地渗进土里。然而这年却不同,夏季的雨水不多,甚至偏干旱,到了夏秋交换之时,连续阴雨,雨势不大也不小,下起来没完没了,天空总是灰云密布。顿丘城的地势稍高,城外地势低洼。连绵阴雨十来天,马颊河和濮水的水面就开始平岸。滴滴答答的雨下个不停,城外的民居开始进水。

顿丘城年年都有水灾,有时大,有时小。水灾一来,百姓也有逃去他乡的,也有躲到高处的,也有在水里泡一段时间,熬过去的,水灾一过,百姓的生活照样。家无余粮,草棚一间,只要不死人,相当于没什么损失。有家里死了人无钱埋葬的,就卖身为奴。今年不一样,曹县令贴榜劝说百姓往高处搬,也可借住城内亲戚家,甚至开放城中的仓库,供百姓暂时安居的。曹操组织县衙人马为百姓抢灾,衙门里的人大多看县丞的颜色。县丞王福既不反对也不赞成。曹操看在眼里,想:我差不动你们,那就困住王福在衙门里。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