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风暴:郑成功与大明王朝(出书版)(48)

作者:日]陈舜臣 阅读记录

“少了我二人带头,只怕底下的人就心不齐了。”

“多虑了,哪有你这般自作多情的。”吉井抹了把汗。

犹记得五年前离别时,吉井还对阿兰尊称“老板娘”,如今竟直呼起“你”了。五年光阴已彻底磨去了这对男女之间的客套和生分。

“这世间总有人不识好人心。你听说了没,泉州的大人们说咱俩是受了‘红毛’的指使,来此诱骗人去台湾的。”吉井不悦道。

“就没人能想到,我们的意图正好相反吗?”阿兰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这俏皮的小动作让她看似年轻了些许。言罢,她亲昵地依偎在吉井身旁。

“我看玄,就连台湾的‘红毛’都沾沾自喜,以为我们在替他们办事。”

“我和荷兰人缘分已尽,梅姐不在人世了,卡朗又娶了‘红毛’夫人续弦,回国去了。”

“别说缘分了,‘红毛怪’何尝把我们当过人?在他们眼里,有红毛的是人,没红毛的,猪狗不如!”吉井愤恨道。

“‘红毛’的郎中要是友善些,你哪里还会有这么多怨言?”阿兰调侃道。

“你这就把我看扁了!”吉井越说越较真,“我对荷兰的医学的确有那么点兴趣。但我吉井多闻的鸿鹄之志,远非治病救人这般肤浅。我要拯救的是百万人、千万人!”

“好志向!我就是中意你这点。”

阿兰言罢,将头靠在男人的肩头上,吉井自然而然地将女人揽进怀里。躲在暗处的林统云不由地挪开了视线。

“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虽同样是善举,但于我性格不合。我厌恶所谓的水滴石穿、积少成多。拯救千万人于水火绝非一人之力可为,却可凭滔天的财力实现!所谓‘雄财大略’,欲成大事,必先积财。海上遍地是黄金,海贼搏命换钱财。不说笑,我是真打算入伙海贼,去海上闯它一闯。”

说到这里,吉井或许觉得自己多言了,闭上了嘴。

“没必要以身犯险去做海贼。从海贼嘴里套出财宝的下落不就成了?”

“你倒是一语道破天机!所谓的‘财宝’,莫非是你那老爷子的遗产?”

“如今的海贼根本不知‘颜大将’还有一个女儿,在他们看来,‘颜大将’的后人只有画师统太郎。”

“据传,颜思齐生前将财产托付给了一名和尚,在日本土生土长的统太郎不可能知晓遗产的下落。那帮歹人坚信受托的和尚会主动联系统太郎,都在虎视眈眈。”

“是呀,说来不凑巧,正好撞上中原的逸然大师东渡日本,去长崎的兴福寺修行,统太郎还兴冲冲地登门拜会,让那些歹人误以为他便是那受托的和尚。”

回忆起六年前的往事,阿兰不由感慨地仰望天空。

躲在阴影处的林统云一动不动,内心却激荡万分。纠缠了他六年的疑惑终于解开了。林统云早就怀疑那日遭遇的无妄之灾,八成要归咎于他的生父,威震南海的大海贼颜思齐。其后,他得知了神秘宝藏的传闻,心中的疑惑解开了七分,但还有三分细节未知。

阿兰和吉井的这一番日文交流彻底给了他答案。

“歹人心想统太郎不会老实交代,还特意施了一些手段。”吉井继续道。

“这何止是‘一些’!统太郎就是一文弱书生,身子骨弱,哪里禁得住这样的虐待?”阿兰恼怒道。

“那可是一辈子都享不尽的财宝,一般人不吃些苦头,哪里肯吐出来。”

“别说吐出来了,统太郎可是喝了一肚子的泥水!”

“他们可舍不得要了统太郎的性命,顶多就是送他去鬼门关走一遭,再把拉他回来。这一来一回,或许统太郎就感念这些歹人的不杀之恩了……”

“然后关统太郎一阵子,软硬兼施,等他开口?”

“多半是如此。我和统太郎朝夕相处了一阵子,对他还是有三分了解的。我可以断言,他绝对不知道财宝的下落。就说那逸然大师,但凡做点调查,就能知他和海贼毫无瓜葛。那帮歹人这回可真是吃瘪了。”

“哪有我弟弟惨,他可是无端挨了一顿毒打。爹的部下真是半分情分都不讲,竟忍心对过世首领的后人下如此毒手。”

“恶人自有天收,他们整日做一夜暴富的美梦,改日梦醒,已是废人。”

“这是他们罪有应得!话说回来,郑芝龙的报应似乎还没到,不知他在北京如何了?”

“怎么就扯上报应了,你就这么确定郑芝龙就是你的杀父仇人,不是还没确凿证据?”

“不必有证据,他使诈霸占了我爹的基业,这就是十足的罪过了!老天爷多少得让他吃些苦头!”

“其实报应已到。他表面上在北京加官晋爵,实则是处处受限的人质。他儿子国姓爷还在厦门招兵买马,反抗清朝,浑然不顾老爷子的死活。”

“说起国姓爷,统太郎在他身边效力,不知是否顺遂。”

“顺遂得很。据说统太郎至今已多次去日本采买武器,你不必替他操心。”

“但愿如此……”阿兰还是很担心她同父异母的弟弟。

“‘大耳’这么说,断然不会错。”吉井安慰道。

“大耳”是郑家首席间谍林一祥的绰号,此人南来北往,替郑家搜罗情报。他用手头上的郑军情报,换取了等价的台湾情报。等价交换,这便是谍报的本质,但林统云对此不敢苟同。

“这‘大耳’值得信任?”阿兰狐疑道。

“信或不信,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大耳’。眼下,此人对我们而言还有利用价值的,毕竟他是国姓爷之‘耳’。”

“何意?”

“现阶段,我们可不能让国姓爷关注到台湾。当务之急是尽量吸引更多的人渡台,但又不能太过火,否则会招来荷兰当局的警觉。待时机成熟,人数够了,我们就一举推翻荷兰人的统治!台湾岛不亚于九州,我早就想做一做那儿的岛主了!若让国姓爷盯上,可就是煮熟的鸭子飞了。”

“煮熟的鸭子?”阿兰被这比喻逗笑了。

“别笑,大意不得!”

“你杞人忧天了,国姓爷眼里只有大陆,哪里看得上台湾。”

“你错了,台民常年受‘红毛’压榨,恨不得国姓爷立刻来救他们逃出苦海。对他们而言,岛主只要不是‘红毛’,谁来当都好。这可不成,这岛主之位,非我吉井多闻莫属!”吉井言罢,再次用随身的汗巾抹了把脸。

“野心勃勃的吉井多闻,不愧是我看中的男人。”阿兰将头埋进男人的怀里。

“这些年,先是只顾着寻你爹的宝藏,又是企图做台湾岛主,我的确是野心勃勃!”吉井大笑道。

“可不是吗?”

“岛主夫人,我们回后宫去!”吉井抄起阿兰的腿,将她打横抱起。

“哎呀……”阿兰一声娇呼,抱住男人的脖颈。

“还有谁,愿随我们渡台呢。”

即便有佳人在怀,吉井仍在思量自己的“霸业”。

第21章 备战

1658年,五月,郑成功终于迈出了北伐的第一步。这一年是清顺治十五年,明永历十二年。在日本则是四代将军德川家纲掌权的万治元年。

七年前(1651)的四月,厦门遇袭,施琅降清。同年同月,三代将军家光过世,由比正雪、丸桥忠弥等人主导的“庆安事件”爆发。

而这七年对国姓爷来说,是韬光养晦的七年。他志在收复中原,故而得先攻略南京,再以南京做基点,北伐夺回京师。

厦门之役的翌年(1652)三月,甘辉和清将“王老虎”王进交锋,未分胜负。同年,国姓爷攻占位于厦门对岸的海澄,清守将投降。

清朝总督陈锦率军反攻,郑成功在江东桥与其交战,获得大胜。陈锦撤回泉州,郑成功趁势攻取长泰,围漳州。漳州攻防战可谓惨绝人寰,自四月始,直至十月才解围返回海澄。双方僵持了半年,城中存粮用尽,饿殍满地,死难者多达七十余万人。

上一篇:提瓦特的探究者 下一篇:返回列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