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06(698)

作者:独钓长江雪 阅读记录

若真是他们康永分部一年拿到12亿销售额,那真是放卫星了!

不过,按照12亿折半算一算,6个亿营业额,一年能得利润3500到4000万,他们王家投入的资金差不多两年就能回本了。

按照这个态势,即便不靠他的那些财富,他们一家子靠着这家超市一半左右的份额,也能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哎,本该享福的年纪,他却是选择了奋斗,真是没地方说理去。

“儿子,你爸想把婺州南站的超市拍下来,你觉得怎么样?”

说完了永辉超市的火爆,张娴跟儿子说起自家新投资的方向。

作为婺州交通中心的火车南站,超市的经营权向来是同行眼中的大肥肉,没有点实力的人连参加招标都没资格。

若非自家投资了永辉超市,前景喜人,他们也没有这般的底气。

儿子有钱是儿子的事,她们夫妻俩打拼可得自己努力。

“我觉得可以,南站那边的人流量倒是不少,生意不会差。不过接下去几年,网购行业肯定会加速发展,TB和其他连锁商超都会开通线上购物渠道,实体超市的生存空间会被不断压缩。除了人流量密集的区域,其他地方不适宜开超市,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

对于父母开拓进取的精神,王永仁自然是举双手赞成。

但是,普通实体超市的黄金期已经过去,网上超市的崛起势不可挡,王永仁可不想父母盲目扩张,导致后续出现亏损。

或者来说,有时候没有利润,抑或是十几年才能回本,那样拖着比亏钱还难受。

“永辉也要开通线上购物?”

听了儿子的话,王有梁没有觉得危言耸听,而是好奇地问了出来。

身为永辉超市康永分部的第二大股东,他自然想了解更多相关的发展动向。

另外,王有梁更想知道,那样子会不会对自家投资的永辉超市会不会形成冲击,继而导致销售量下降。

要知道,他们可是把大部分身家都投入到这永辉超市康永分部里去了。

“目前还没有,主要是智能手机还不够普及。不过,再过两三年,也快了。”

说起这事,王永仁给出了一个模糊的时间。

“那还好,两年就足够咱们家回本了。”

得知还得两三年才会有变化,王有梁心里松了口气。

至少,按照现在的情形来看,两年怎么也能让他们家3000余万的投资回本了。

之后嘛,影响有一点也没关系,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儿子这么优秀,不用他们留什么家产,这让王有梁少了大部分的生活压力。

只是,感到欣慰的同时,略微有一丢丢的失落。

思考完毕后,王有梁就定下了‘家族事业发展’的方向:“其他几家超市就不看了,咱们重点去参加那个火车南站的超市投标。”

原本,银行的贷款不同急着还,王有梁夫妇还想着再投两家超市,扩张家里的事业版图。

听儿子这么一说,那得好好斟酌,不能盲目。

以儿子现在的地位,那眼界肯定比他们这小县城没怎么出去的中年人宽得多,好话就得听劝。

何况,他们这么拼都是为了儿子,可不能把给儿子准备的彩礼钱给败了。

人到中年,安稳为主!

“行。”

对于丈夫的决定,张娴也是表示大力支持。

见老爸老妈如此听劝,吃完面条的王永仁也甚是欣慰。

……

“爷爷,爸妈,建德那边有点事要处理,我到时候自己回京城了。”

大年初二早上,风清熙准备跟家里的长辈分道扬镳。

“清熙,你在外面做生意,注意点影响。”

听到女儿的话,风阳磊眉头微皱,教育了一句。

他本想说女孩子不要在外抛头露面,安心找个合适的年轻才俊结婚,但想到女儿的性格,风阳磊还是吞了回去。

“爸,有谁跟你打小报告吗?”

面对老爹的指导意见,风清熙径直反问一句。

像她这般循规蹈矩做生意的,整个四九城能找出几个来。

除了投资Sheling方面借助了一些关系,但那也是她从帅哥情郎那边得到的机会。

“清熙做的还不错,你这个当爹的在后面看着就好啊,能帮衬就帮一下。像你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还在哪里种田呢。”

见到小儿子说起自己的宝贝孙女,风老爷子直接开怼。

“爸,您就宠着她。”

面对老爹的偏袒,风阳磊满脸的无奈。

若非自家老爷子从小宠着他女儿,他现在也不会管不了。

但是,他却不敢违逆老爷子,免得气着了老爹。

“我宠自家孙女怎么了!”

听着小儿子的话,风老爷子敲了敲手边的拐杖,气质十足。

“爷爷,到时候我帮您带几盒好茶过去。”

此时,风清熙笑着凑了过去,平息了爷爷的火气。

“好,还是乖孙疼我这个老头子。”

在孙女面前,风老爷子的语气瞬间柔和下来。

“……”

对于老爷子偏袒孙女的行为,其余众人都默默地权当没看见。

在苏家老宅吃完早餐后,风家一行人则是到杭城分成了两批,一批回京城准备工作,一批陪风老爷子去鹏城过冬。

独自留在丽都的风清熙,独自朝建德方向开去,中途却拐向了婺州下面的康永。

而在家里刚吃完面条的王永仁,刚要出门逛逛,却是被两位冒昧登门的不速之客拦了下来。

第637章 想白票我们家的钱,没门

“爸,来客人了。”

“主任,德福,你们这一大早的,太客气了。”

迎着两位手拿水果饮料的拜年客进门,原本准备出门的王永仁喊了一声,就见老爹从二楼下来,嘴上客气地招呼着。

原本不太熟悉的王永仁,也认出了那个有几分面善的是老家王宅村的村主任,另外一个算是村干部。

在老爹招待客人的时候,他也是乖巧地倒了三杯茶。

此时,他总不会直接离开,基本的礼貌还是要保持的。

“没想到你家阿仁这么大了,几年不见,都成大作家了。”

坐在真皮沙发上的王主任,笑着夸了句这个优秀的‘村·后起之秀’。

“主任说笑了,我家永仁也只是比一般年轻人努力一点。”

这两年,听多了外人夸奖自家儿子的话,王有梁倒也没有最初那么客气,显得太假了。

毕竟,算一算整个康永,能在同样年纪有这般成就的年轻人,没有第二个。

偶尔谦虚还好,过度谦虚就不合适了。

“那是那是。”

对于王有梁的骄傲,主任两人都是配合地笑了笑。

有这么一个让人骄傲的大作家儿子,即便是整个康永县城的人,都没有一个觉得对方不谦虚。

“永仁,这位是王主任,这位是你德福叔,小时候还抱过你呢。”

猜到两人的心思,王有梁借着给儿子介绍的机会,示意儿子留下来压阵。

“王伯伯好,王叔好。”

心领神会的王永仁,也随之坐了下来陪同。

大年初二上门,这两位老家村里的客人,可是来者不善。

“……”

闲聊了几分钟后,喝完一杯茶的王主任见村里的大作家给自己续水,连忙起身假客气地摆手:“不用不用,我们等下就走了。”

“大过年的,来都来了,多喝两杯。”

本性好客的王有梁,客套地说了一句,就见对方重新坐了下来,忍不住挑了挑眉。

看来,这真是来打秋风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啊,你家的茶叶可比我以前喝的那些香多了。”

有些不好意思地坐下,王主任喝了口茶,嘴里满是恭维的话。

另一边,提前得到过主任吩咐的王德福也是假意问道:“有梁,你家这茶叶什么牌子?这么香,肯定不便宜吧?”

上一篇:有德 下一篇:我被骗到缅北的那些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