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骗到缅北的那些年(305)

作者:破金 阅读记录

于老师连回答都不敢,看向了我。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如果不是我今天把话唠明了,她绝不可能给出任何回答,而且一辈子都不会提及。

那,就干脆再唠明白一点。

“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

于老师低下了头,用低沉的嗓音说道:“你想站在前面一手荣誉勋章、一手钞票的引领所有人往前走,最需要的是有个人在后面一手持枪、一手持鞭,谁落后了就给谁一鞭子,走不动了就直接开枪击毙的往前赶人。”

她终于有了情绪:“可我怕的就是这个。”

“到时候所有人都对你感恩戴德,却对我恨之入骨……我……”

我望着于老师:“那你怎么不走呢?”

“从山里回来以后,我没给你关监狱里吧?”

“把你从学校调出来,你不是兴致勃勃的组建了肃正局么?”

“看看你们定制的制服,个顶个一身黑色小西装,和拎着镰刀的死神一个颜色(shai),上哪一查案子,不也威风凛凛的么?”

于老师不说话了,又一次低下了头。

我在她看不到的角度露出了坏笑:“说不出来话了?”

“那我说说你听听。”

“你其实是想走的。”

“勐能一战,我就不信有哪个女的不害怕,就连我看见布热阿持枪和东掸邦的兵对射,心里都他妈哆嗦。”

“可你走了以后你是啥?”

“在仰光你就是个普通大学生,找工作最多就是去哪家公司的办公室当文员,过着朝九晚五没准还得让领导责骂的挣‘窝囊费’生活。”

我端起了酒杯,想起了曾经工地上的自己,那时候的我,还不如人家。

一口烈酒下肚,整个食道的火烧感让人极度舒爽,这才再次开口:“可在勐能呢?”

“你是被我另眼相看的高知;穿上制服以后,是替老百姓鸣不平的执法者;只要我能继续赢下去,哪怕我最后输的惨烈一点,在史书上,都会有一笔……”

“人家得说,当初在勐能阵营里,有四梁八柱,迎门梁是谁谁谁、白玉柱是谁谁谁,早晚能说到你的名字。”

“对不?”

于老师没回话,低着头端起了酒杯,一扬手直接泼在了地上,抢过白酒酒瓶给自己倒了小半杯一饮而尽:“嘶~哈!”随后大口大口喘着粗气。

“你想要机会,却在我给你机会的时候瞻前顾后;”

“你想要名垂青史,却在能够奋勇向前的时候调腚就跑。”

“你们老师就是这么教你们的?”

“他告诉你的,人能在没有任何危险的环境里建功立业啊?”

“那你不是拿历史书里的名人都当成电影看了么?除了人人都会说的那一句‘我去我也行’,你别的也不行啊。”

于老师非常不服的抬头看向了我,眼珠子里都瞪出了血丝。

“我说错了么?”我询问着说道:“在山里,我需要有人扛事儿、吸引火力时,你扛不下来,抢车逃跑;”

“行,你是文官,上不了战场。现在不是战场了吧?”

“你不还是畏畏缩缩的么?”

我眼看着于老师抓起了我的酒瓶,再次给自己续了小半杯一饮而尽,而后开始不间断的重复着这个动作时,默不作声的起身,走向了屋内。

我知道,这天晚上我已经将她的月光和理想一起揉碎后,共同揣进了她的心里,告诉了她高尚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尚、低劣其实也并没有那么低劣的话语,轻而易举的撕毁了她的三观。

还告诉她,如果一个低劣的人去秉持高尚理想做事,那就叫力有不逮;高尚的人去做低劣的事,那就叫眼高手低……

其实,我什么都没告诉她,却真心实意的期待着她能悟出点什么。

都和领导谈过话吧?

就是那种在办公室里撇着大嘴数落了你一通后,还得来上一句:“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

对,就是这种。

第359章 文化人都怎么害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司法委大会议室人满为患,勐能所有官员齐聚于此,而我,穿着西装坐在了主席台上,在聆听于老师的演讲。

几位仰光大学法律系教授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法律体系出炉了,小到小偷小摸、大到谋杀绑架,所有刑事、民事责任划分的都很清晰,可我越听越觉着耳熟,好像当年在进大狱之前,在法庭上听到过这一段……

但,我没搭茬,任由于老师逐条逐句的宣读,哪怕有些许整改也无所谓。

今天,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明白于老师宣读的这些法律不过是个幌子而已,在如今的勐能想要把这些条条框框全执行下去,第一个得把我崩了。

可还是没人吱声。

为什么?

因为我都没吱声,他们操那份闲心干嘛?

只是,这些条条框框真的就永远都发挥不了作用么?

想想古代吧,几乎每一朝每一代都有大臣逛青楼违法的条例写进了法律,但谁会真的去青楼屋里把光着屁股的大臣给逮出来?

关键点就在这儿,你要是有一天不顺着皇帝的意愿了,那对不起,个人风纪向来都是他们攻击大臣的最佳着手点。

当然,相比这些,所有人最关注的,还是即将要公布的‘勐能各部门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也就是说,以前那一套行不通了,以后想要继续在一个锅里搅马勺,得换个玩法。

比如治安营将再不参与勐能县的巡逻工作,将这一摊彻底交还给警察局,同时,于老师还建议将警察局的二百来人,扩充至五百人。

是建议。

那治安营干什么呢?

安心训练,只要不出现重大危机,他们一般不会到场,除非有挟持人质、持械拘捕、袭警等等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出现。

听着像不像是为警察局扩权了?

这件事还得再往下听。

于老师站在讲台上冲着话筒侃侃而谈,说完这件事,台下的佤族头人双眼烁烁放光,就跟眼看着要发达了一样,意得志满。

“但是!”

于老师一句‘但是’将所有人的视线都拉了回来:“警察局在拥有了足够多的人手之后,必须解决勐能县内的重大隐患,那就是枪械登记不到位的问题。”

“目前的勐能县,可以说全民携枪,可自从司法委颁布了‘枪械登记法案’后,却始终无法执行到位……”

那怎么可能执行到位么?

这儿是勐能,即便治安变好了,老百姓平时放松了警惕,你要把他屋子里的枪拿走,也根本夺了他的魂差不多。

那么,于老师这是在干什么?

接下来,她的目的就出现了。

“通过这一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勐能官员的懈怠。”

“眼下的勐能,流民人来人往,商贩日渐增多,但任何政府职能部门都没有拿出一个合理的章程来解决勐能县混乱不堪的事宜,这让司法委刚刚清理出来的勐能再次变得污秽不堪。”

“我想问问,如果勐能又变成了之前的样子,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这小娘们……

厉害啊。

她知道我想用她来牵制佤族,也知道我还想通过这件事来刺激一下整个勐能那些懈怠的官员,可关键问题在于这件事怎么在维稳的前提之下,不动声色的做下去。

你要是直接动了佤族头人,那势必会引发无法承受的反扑,事情闹大了我肯定不管她,到时候怎么办?可你什么都不干,以后在我眼里将失去一切地位。

所以她想出了这么个办法,那就是给警察局扩权,先表达一个低姿态的同时,再用斥责的态度扯出‘枪械登记’不到位的事,以此,拉出整个勐能官员懈怠的事实。

这话,在勐能头人听起来:“这说的也不是我,我才当了几天警察局长?”

在其余官员听起来了:“又是放在大面儿上的空话。”

上一篇:回档06 下一篇:看病吗,男朋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