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618)

作者:蟹老板的蟹黄堡9 阅读记录

尽管众人在湘江算是最顶尖的那一波人,可这种场面他们也是第一次见。

自己拼命的在告诉自己,这是江澈弄着玩的,可心中有个声音在拼命的说:“这是真的,这是真的!~”

“各位前辈,这是我正在筹备投资的项目——‘未来城’。”

“大家感觉怎么样?”

看到众人的反应,江澈这才心满意足的说起了项目的名称。

“真是江山代有人才出此话诚不欺我,江生大手笔啊!”

“我在地产行业从事了这么多年,开发的项目无数,可从未想过做一个这么大的项目,这不比一座小镇小多少了。”

“不得不说一声佩服啊!~”详细的看完江澈的规划图,霍英东竖着大拇指感叹道。

在商界摸爬滚打了一辈子,建造的房子自己都数不清,每当和别人商业互捧人家都是捧着他说新建了多少万呎的建筑。

以前还感觉这么被吹捧着说话还挺美,可现在看面前超巨大的沙盘后,几人顿时觉得自己老了,有些跟不上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了。

一个从未接触过房地产行业的晚辈,第一个项目居然是建设一个面积高达数平方公里的社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错落有致的区域规划中包含了商场、学校、医院等等必须的复述设施,这哪里是造房子,这是在打造一个新城啊!

众人感慨归感慨,可心中却萦绕着一个问题,很严重的问题!

第460章 小型屋宇

一个地产项目是否能够成功,取决于项目位置,取决于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性。

配套设施不用担心,沙盘上已经能够清晰的看到学校、医院、商场等设施全都有。

现在他们最担心的便是项目的选址问题。

这么大的项目如果放在繁华的闹市区,拆迁问题绝对是绕不过去的难题。

谈赔偿,有些人觉得方案可以见好就收,而有些人则想着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恨不得把开发商兜里所有的钱都装进自己的口袋。

其实这些人都还好,总归有办法能解决。

可面对那些不缺钱而又有乡土情结的人,即便是赔偿再多人家也不一定能够看进眼里去。

对这些人来说,钱自己不缺,他们却不想失去从小到大生活的记忆。

玩情感、玩追忆,这就要人命喽。

而且,往往这种恋旧且不缺钱的人更不缺势,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也不能用在他们身上否则谁知道会牵出来什么牛鬼蛇神。

一个项目若是在开工之前没有做好背调就匆匆上马,万一遇到一尊这样的大佛,即便有再多的钱也耗不起。

这种事情谁摊上就不是头疼的问题,最佳的办法便是趁着损失还不大之际赶紧把项目转手出去。

这还只是前期的拆迁工作,在建设阶段,各个职能部门和当地的社团都得打点到位。

有道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即便是上面打点好了,下面还会有一些小喽啰过来打秋风。

要的不多,但是比较恶心人。

还有一些不开眼的家伙,还会强行向项目销售自己的沙石商品,这也是问题。

毕竟这个大的项目,谁见了不想上去啃一口。

想要摆脱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只有把项目落地在近郊。

可现在即便是近郊,好的地段早就被人拿完了,别人不说,单单在座的诸位,哪一个手里没有三五块地皮。

剩下零零散散的地块要么太过分散,要么是禁止开发地区。

再远就只能到乡下找,比如新界的元朗、沙角以及屯门等荒凉之地,那边有大片未开发的土地能满足项目的需求。

土地面积满足了,但是交通却是一个大问题,解决不了交通,即便卖的再便宜也不会有人过去买。

毕竟都是要养家糊口的,没有良好的交通怎么出来工作,鬼才要这样的房子。

现在地价几何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做到他们这个层次的商人,有几个缺钱做项目的。

不光国人,鬼佬也是追涨不追跌。

现在正是湘江经济上行的时间段,房价每年都是一个台阶。

拿400呎小型住房,来举例。

1975年,每呎,均价2476港纸。

到了1976年,同样大小的房子,均价涨到了2852港纸。

到了今年更不得了,这才翻了年,均价一冲而上,涨到了3810港纸。

只要有项目说缺钱,大把的人争着抢着给项目塞钱。

就这,还是那种他们这些大老板瞧都不瞧一眼的项目。

可江澈的‘未来城’项目太大胆,虽然他们相信一旦这个项目建成肯定会卖爆,但是前期的投资就能吓退90%的投资者,恐怕银行都未必敢接这单业务。

那么就只有找偏僻一些地价低的地段开工。

原以为江澈会选在顺天邨或者大围这种虽离市区有一段距离却又不是太远的地方,没想到江澈居然说选在新界的天水围!

苍天啊!

天水围是什么地方?!

那可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从六十年代开始因为丁屋的事情当地人和港府一直闹到72年港府出台了《小型屋宇政策》才结束。

当地还是族长制,这都什么年代了,家庭事务居然还要看族里的眼色?!

对他们这些久居繁华大都市的大老板来说,新界仿佛到现在还停留在封建王朝时期,根本没法沟通。

湘江哪里不好,江澈居然要选在这里。

若正建设着,某村的族长说这栋大楼不利于家族风水,停工!

不用第二天,当天工地就得停!

即便是不考虑交通道路的情况,单就这种家族气息如此浓郁之地谁敢来买楼,被人欺负了都没人会帮忙。

“各位前辈对我的选址不是很满意啊?”看到众人微不可察的摇头,江澈微笑着问道。

“贤侄,如此好的项目放在深水围确实不是一个好主意。”

“你在香港待的时间短不知道,新界好多村落还保持着族长制度,当地人为了家族命都敢拼。”

“红花双棍是社团里最能打的打仔,来了这地方连个老太太都不敢招惹,你就想想多可怕吧。”邵逸夫规劝道。

“哈哈……”

“各位前辈原来是心存这个顾虑。”

“可你们只看到了它的坏,没有看到它的好。”听到江澈这么说,手里暂时没项目的郭得胜焦急的问道:“这种鸟不拉屎,穷山恶水之地也有好?”

“坐下来喝喝茶,听我细细和大家讲其中的门道。”见众人都被勾起了好奇心,江澈这个坏家伙没有回答,反倒卖起了关子。

看着江澈摆弄了一番工夫茶,又给大家分了烟点上了火,江澈还在一直说着这个茶叶哪里好,香烟又是从国内带来的精品,却对刚才的问题只字不答,郭得胜心急了,尽管香烟确实很好抽,可哪里有赚钱来的舒服:“江生,刚才的事情可以说一说了吧?”

“哎呦,瞧我这个记性,光想着显摆手里的好茶好烟了,倒是把这件事给忘了。”

“哈哈……莫怪莫怪。”

众人看着江澈做作的样子,压根儿都快咬碎了,可现在‘人在屋檐下’又不得不看他那拙劣的表演,只能歪着头,装作看不到。

“好处嘛,大家都知道新界的《小型屋宇政策》,我看上的就是当地村民的丁权!”江澈只解释了这一句,便开始给诸位倒茶:“前辈,饮茶。”

新界小型屋宇政策,是在一九七二年十二月起实施。政策的目的是让新界原居村民一生一次向港府申请,在其所属的乡村范围内兴建一所又称作小型屋宇或简称丁屋的新界豁免管制屋宇。

新界原居村民是指父系源自一八九八年时已为新界认可乡村居民的成年男子。地政总署署长备有经核准的「新界认可乡村名册」,册中载列了全港新界认可乡村的名单。每条新界认可乡村都规范了其认可乡村范围。认可乡村范围是该村落在一九七二年时,其边界以外三百呎内的范围,原居村民可以在认可乡村范围内或其他在规划图则被划为「乡村式发展」地带的地方兴建小型屋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