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我随身携带物流园(773)

作者:蟹老板的蟹黄堡9 阅读记录

想到这里,再看了看鸡笼里肥嘟嘟的白羽鸡,倪老惊讶之中又带有惊喜,看向江澈。

“嘿嘿……”

“您老猜的没错,这一笼白色羽毛的就是阿美公司培育的肉鸡,全称艾维茵肉鸡。”

“艾维茵肉鸡为显性白羽肉鸡,体型饱满,胸宽、腿短、黄皮肤,具有增重快、成活率高的优良特点。”

“从雏鸡到成年,只有42~45便可以出栏!”

“而咱们国内的土鸡,必须是7个月以上才可能出栏。”

“另一笼则是洛岛红鸡。”

“洛岛红鸡母鸡的性成熟期约180天,雏鸡生后6月龄开产,年产蛋量200个以上。蛋重55~65克。”

“这些种鸡,都是我千辛万苦弄过来用作繁育的,您老可不能真给炖了啊。”

肉鸡,没什么说道,哪怕是后世国内可以自行培育白羽肉鸡的种鸡了,也都是和艾维茵肉鸡同一个鸡种。

蛋鸡,江澈想最要的的其实是原产于‘靴子’的白来航鸡。

‘靴子’士兵在战场上不靠谱,但是他们家的鸡却很强大,一年产蛋数量可达300个左右,平均蛋重为54~60克。

而贾斯汀给他准备的则是阿美本土繁育的洛岛红鸡。

倒不是说洛岛红鸡不好,但是和白来航鸡年产300枚,洛岛红鸡年产200,就少了1/3。

不过,也要看跟什么比较,和国内年产90-100枚鸡蛋的土鸡相比较,洛岛红鸡也算是特别能打了。

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下,洛岛红鸡倒不失为一种选择。

“哈哈!!!”

曾老都是侍弄过庄稼、养殖过鸡鸭的,本土鸡要多久出栏,一年能产多少枚蛋基本上都心里有数。

因此,听到江澈报出的各种数据,先是一惊,再接着便是狂喜。

“嘿……你小子~~~”

“我刚才那么说不是给你小子解围的嘛,你这家伙现在又笑话起我来了。”

“不炖,当然不炖!”

“这可是万金不换的好东西。”

听江澈解释完两种鸡与本土鸡不同之处,倪老看这两笼鸡的目光,比看自己亲孙子还亲切。

“好!~好啊!”

“你这家伙这次干的不错!”

土地承包到个人之前,鸡蛋是农村大部分家庭获取额外收入的来源之一。

在那时农村家庭养鸡下的蛋,自己都舍不得吃,除了家里有人生病或是走重要的亲戚会用掉一些,基本上都用来换钱。

即便是现在改开了,也对农民放开了养殖的限制,农户家里养的猪和禽类也大多都是换钱。

如果广大农民家里养殖的是这种国外的蛋鸡,多产几个蛋,自家小孙子也能吃的上喽。

同样的养殖时间,本土鸡养殖7个月出一栏,都够国外的品种出4栏了。

同样的养殖时间,本土鸡下100枚蛋,国外品种可以多下100枚。

这中间不仅仅是时间成本,里面的人工成本、饲料成本更是天差地别。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养殖时间短、产蛋量高,不仅仅是节约成本,更多的是解决广大人民餐桌的问题。

商品没有市场化的时候,大家凭票购买,那会鸡蛋稍微有些短缺以外,鸡肉还算能够正常维持。

自从改开之后,一部分老百姓先富了起来,收入比以前多了,本就紧张的鸡蛋更加抢手,鸡肉的供应也开始出现紧张。

面对这些问题,曾老他们早就讨论过,是否引进国外的品种用以解决供需矛盾。

倒不是他们不愿意,实在是国外的资本家们太欺负人,只愿意向国内出售雏鸡,对于种鸡他们谈都不谈。

暂时不采购雏鸡,上面也有他们的想法。

想要充分满足国内对鸡肉和鸡蛋的需求,那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即便把一只雏鸡的引进成本算作5毛钱,使用到的外汇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虽然国内有不少企业给欧美做代加工,赚取不少外汇。

但是使用到外汇的地方更多,那点外汇都是掐着手指头花。

而且这些雏鸡不像是大型机械设备,采购一台可以使用十几二十年。

蛋鸡产蛋的高峰期只有两年,两年之后就要淘汰。

肉鸡,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吃肉的。

可以说这两种鸡都能算作‘快速消费品’。

再一个,如果大量引进这些国外的品种,对广大农户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谷贱伤农,经济学中的谷贱伤农现象是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们往往会面临农产品价格下降、收益减少的情况。

这是因为当农产品供应量增加时,需求量并没有相应地增加,导致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同理,将这件事套在鸡蛋上也一样。

养鸡下蛋卖钱,是现在不少农户家庭的额外收入,或者说是重要收入之一。

一旦市场上鸡蛋多了,价格下降,他们本就微薄的收入很有可能支撑不起现有的家庭开支。

因此,曾老他们也不敢盲目引进。

不过现在就不一样了,咱们自己有了种鸡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外汇,还能够自行进行繁育。

待这些新品种的数量扩大到一定规模,完全可以供给到每一个农户的家里。

产蛋多了,农户的收入也相应的增加了。

江澈原本还想着凭借手里的好东西能在大内里蹭一顿饭呢。

可曾老他们嫌弃江澈站在这里碍手碍脚,妨碍他们观察好宝贝,生生的给赶了出去。

第560章 新任务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历朝历代都是当做对内的首要任务。

玉米、土豆和红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使得华夏人口在康熙中期从1.1亿猛增至2亿多,加上长期和平对人口增长的利好,在咸丰前期,人口又暴增至4亿。

在古代,人口代表的不仅仅是劳动力,也是国家武力的保障。

当然,现在国内人口已经超过十亿其中32%为14岁以下青少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5.7亿人占总人口56.5%,显然劳动力不仅不短缺还有着极大的富裕。

‘华夏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是20世纪的一大奇迹。

而这一大奇迹的背后不知道多少人付出了多少艰辛。

毕竟我们政府不仅要想方设法养活这十亿人口,还要解决学习、工作等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面对如此庞大的‘年轻人口’,国家早就已经没有了人口增长的需求,反而希望能够减少人口爆炸式增长的趋势。

这也正是国家在1982年将计划生育政策列入基本国策的重大原因之一。

现在不需要考虑人口增长的问题,但是如何提升人口素质问题也是摆在曾老等人面前的又一大难题。

人口素质,它包含个人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三个方面。

从1952年开始至50年代末结束的扫盲班,极大的改善了老一辈的文化素质。

近些年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以及正在酝酿中的九年义务教,都是对新一代人口素质的提升。

开展道德模范等各式各样的表彰活动、媒体广泛宣传道德之事、鼓励积极健康的书籍发表及推广、打击社会上不健康行为及活动等等举措都是提升国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强有力手段。

提高身体素质,除了积极参与室外活动,营养的摄取也是重中之重。

可想要拥有均衡的营养就要多吃肉、蛋、奶,总不能玉米、红薯、土豆这些农作物里能够提供人体必须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钙、磷、铁等等微量元素吧。

现在国家还在想着如何基本解决所有人民的温饱问题,如何让广大青少年吃得饱还要吃得好这个问题还得往后稍一稍。

保障所有人一天一杯牛奶,这种事情不光涉及到奶牛的养殖问题,涉及到的方面太多,很显然暂时做不到。

可有了这种可以年产200枚鸡蛋的高产鸡,保障每人每天一枚鸡蛋还是有可能做到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