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生欢喜(136)

沈靳看向他,笑了笑:“李总的心思大家心知肚明就好。我也是不喜欢为难人的人,既然李总觉得难办,我也不强人所难。”

与周少辉道了声别,和夏言一块离去。

回到公司时沈桥已拿着白藤检测报告回来,含糖量远远低于其他藤条,韧性却要高得多。

“原材料全部替换成白藤。”沈靳当下拍板,品牌当初搭载江熠品牌是以情怀和理念为卖点,没有在原材料上做过任何文章,杜绝了替换原材料所带来的可能的信任危机。

老六也被派往乡下,加大采购力度。这种白藤还未被发掘,安城储量尚算丰富,周边村民深谙这类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分布区域,安城实业出资采购,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周边居民的收入问题,争相进山砍伐的村民不少。

但采购只能作为短期策略。国内棕榈藤资源向来匮乏,优质藤条尤甚。产品一旦大批量面市,涌向这一原材料的大小厂家必定不会少,沈靳决定聘用当地农民进行人工种植,并另设原材料加工厂,满足公司需求只是一方面,抢占原材料市场也是目的之一。

而在这之前,沈靳让法务部正式起诉青艺违约。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公司陷入异常忙碌状态。

老三和老六的采购工作进展得很顺利,沈遇负责设厂事宜,曹老负责原材料加工和工艺制作,夏言和沈靳负责主设计,整个公司渐渐步入正轨。

第73章

真收到律师函的李力起初还没放在心上, 只当沈靳在借此施压, 捂着那批货说不发就不发。

宋乾那边的意思,是沈靳有求于他李力不是他李力有求于沈靳,沈靳公司的命脉掐在他李力手上,还怕沈靳跟他硬碰硬不成?

李力自己想着也有道理, 他家的原材料在这个市场几乎是一家独大,海外厂商都与他这边合作密切,别说沈靳一个新公司没有足够的资本和精力跑海外寻找货源,就是去了, 他打声招呼, 哪个厂商敢给他,就算没他这招呼,他一新公司能有多大订单量,扣除长途运输成本和员工成本,几乎没有利润可赚,谁愿意接他这生意,再退一万步讲,沈靳的大名在业界谁人不识, 他当年那点事更是人尽皆知, 除了他,谁还敢与一个信誉有问题的人打交道。

再者沈靳也不是蠢的,就为那点货千里迢迢从海外进口, 这成本他扛不扛得住都是个问题。

心思这么一转, 李力淡定了, 律师函搁置不理,但明面上还是想着要与沈靳维持着友好。

他没想过要放弃沈靳这笔生意,只是相较于刚起步的安城实业,紫盛才是他最大的金主,他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货都销往紫盛,宋乾以终止合作为要挟,逼他压着沈靳的货不发,他不敢不做。

紫盛是大公司,是并购了当年最大的软宸集团才有现在的规模,一同接手过来的还有还有软宸所有的技术人才和进货销货渠道,它不同于安城实业的小打小闹,多的是海外进货渠道。沈靳得求着他,他却得求着紫盛,自然是不敢得罪,更何况宋乾那边还以略高于沈靳的价格悉数拿下了沈靳那批货,他不亏反赚,权衡之下自然是以宋乾站一条船上。

再推己及人地想,紫盛是他的金主,他得求爷爷告奶奶地供着他家,什么时候敢和他们横过,现在他是沈靳的金主,掐着他的命脉,沈靳再硬气,敢真和他横?

不过沈靳这订单量他吃得下,怎么说也是一笔钱,他就想着先拖着,拖到沈靳发货时间过了,宋乾不理会了,再把货发过去,沈靳即使有气,但他能不收这货?不收他去哪里再弄批这么好的原材料?

他和宋乾认识多年,宋乾什么打算李力心里门儿清,不过是怕沈靳真东山再起了,掐着股劲儿要把他摁死在摇篮里,不能让他有起来的机会。

沈靳这一波复出闹得声势浩大,一炮打响,这于沈靳就是柄双刃剑,如期交货了,安城实业和“遇鉴”趁势而起,交不出货,直接把自己坑死。

李力也不赌沈靳能不能起来,有时候人生就看点时运,谁也说不好,但沈靳这笔钱他是非挣到手不可,宋乾那边也不去得罪,因此在收到律师函后,李力一边搁置不理,一边压着货不发,一边试图联系沈靳,没想着一次也没联系上。

从那天在工厂里沈靳撂话不强人所难后,李力就再也没打通过沈靳电话,打私人手机不接,打办公室电话助理永远是歉然的回话:不好意思,沈总在开会;不好意思,沈总出去了;抱歉呢,沈总不在……总之就是没一次能将电话转到沈靳手上,不止沈靳电话打不通了,老三电话也不接了。

上一篇:假装暧昧 下一篇:狩之以禽

清枫语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