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同人)璀璨星路[娱乐圈](745)

“你这边倒是计划得很精明啊。对了,你那个餐吧计划是不是打算拉我的玉膳坊一起做?”周晓问道,“你也知道,我这边一直致力于在北美打造一个快餐品牌,但是目前基本还是集中在亚裔区域,如果要拓展到全国的,你这边的计划倒是值得我投资下。”

“没有问题啊。”李玮笑着答应道,“如果收购完成之后,我会将公司拆成门店和院线两家实体公司。届时你可以注资到院线公司,这样合作还不错吧?不过我建议我们这次最好是将公司彻底本土化,也就是高管和主要员工都是北美这边的人,我们住派遣财务、法务和人事等核心部门的监管人士过来即可。这样对于本地扩大就业率很有保障。”

第367章 度假日常(四)

周晓立刻听明白了李玮建议中的内涵, 对于花旗国和枫叶国这样的政府和政客们来说,所在选区的就业率无疑是压在他们身上最大的责任之一。如果能吸引到投资拉动本选区的就业率, 那么自己蝉联席位或更进一步都是有可能的。以往很多外资进入北美市场都爱将本国员工带过来, 这样不仅冲击了当地的就业形势,而且还造成了本地人群对外来人群的积怨。

李玮一直觉得公司本地化是一个跨国公司能够在当地生存下去的根本,如果大量聘用本国员工去对方国家工作的话,那么绝大部分政客都不会欢迎这样的公司来投资。而如果自己和当地人的利益一致之后,即便政客或工会组织想来找麻烦, 也要看当地的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

李玮这次打算做的是零售和餐饮行业,这可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对于提高一个地方的就业率那是非常有帮助的。只要李玮拿着投资额和就业率两个数据去当地政府, 当地政府从市长到市议员都将愿意为李玮服务。毕竟这两个数字可是实实在在的政绩。

李玮一边和周晓聊着彼此公司如何进入北美市场,一边享受着米其林餐厅提供的海鲜美味。等两人用晚餐, 已经晚上九点的时候。对于花旗国人来说,这正是一天夜生活的开始时间。李玮和周晓也挑了一家清吧进去坐了会, 听着极富当地民族风味的音乐, 一边喝着酒。清吧提供的酒精饮料一般度数不高, 只要不是想刻意喝醉的话,绝大部分人都能头脑清晰地离开清吧。这家清吧除了有当地特色的音乐之外,自然也少不了花旗国最流行的爵士乐和乡村乐。

花旗国的流行音乐主要就是爵士乐和乡村乐(摇滚乐)两个大流派, 爵士乐是黑人音乐, 诞生自黑人灵歌;而乡村乐和摇滚乐则是来自白人文化,主要是由民谣开始慢慢演变的。北美是一个庞大的音乐市场,而且相较于东瀛国和高丽国那种国土狭小的市场, 北美无疑能支撑起一个更庞大的正版音乐消费市场。因此随着音乐制作技术的普及化,北美有越来越多的独立音乐人。这些独立音乐人在酒吧等地方演唱来赚取生活费,然后再将自己的音乐透过数字发行平台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及吸引关注,最终希望成为某个音乐节的嘉宾,然后再在这里被专业唱片公司的制作人所发掘。

除了庞大的正版音乐消费者之外,北美还拥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正规音乐演奏场合,让不少音乐人得以实现自己的巡演梦。对于北美的一线歌手来说用一到两年的时间攒一张自己的专辑出来,然后随着各首主打歌拆分成单曲开始派台、发售,一般就要伴随着巡演的开展。只要自己的专辑还能热卖,只要自己的歌曲还在榜上,那么演唱会理论上可以无限制地办下去。对于很多一线歌手或乐团来说,一次巡回演唱会持续一到两年是很正常的时间。而一年的巡回演唱会唱下来,单单是门票收入可能就是千万美元。如果再算上唱片等版权收入,那么一个歌手几乎可以从赤贫到富豪。

正是因为北美市场有如此良好的流行音乐自我循环体系,因此造就了北美流行音乐市场的极度繁荣。相比较国内,随着实体唱片市场的没落,尽管正版保护促使音源下载或数字唱片发行等新载体的出现,但是国内音乐圈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李玮记得自己还是偶像组合的时候,一张单曲如果没有破百万,那么基本上就表示这个歌手已经糊了;那些一线歌手的单曲销量都是千万起步,甚至5000万这种近乎神迹的销量也是有的。

而等李玮自己涉足流行市场的时候,E.V.A算是赶上了黄金时代的末期。前三张专辑还是保证了百万销量,但是随后的专辑基本都是60万左右。饶是如此,E.V.A也还是专辑销量年榜的冠军,成就了“畅销天团”的美誉。至于李玮公司后来推出来的组合或歌手,单曲能有50万,专辑能有30万就谢天谢地了。而且很多艺人只是将发唱片当作自己进入娱乐圈的敲门砖或身份证,仿佛只要发行了一张唱片就算进入娱乐圈,以后就靠拍广告或赶通告来赚钱了。正因为流行音乐圈的泥沙俱下,导致了国内音乐市场的进一步萎缩。其实不可否认的是,李玮自己的公司就是加剧这一进程的推手。

上一篇:赤爱杀手 下一篇:一虐到底

Aaron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