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旧时光/玛丽苏病例报告(36)

坏消息是,她的宝贝儿子的放学路上明显不够“独立”。

“你说……我要不要跟杨杨谈谈?上次我跟他们班小张老师提过那个小姑娘的名字,后来可能老师把这事儿给忘了,我觉得有必要了解一下那孩子家里的背景……”

林杨爸爸笑了笑,“背景?了解那个干什么?”

“万一那个小姑娘不是正经人家的孩子怎么办?就像当初对面楼上那个小子,上次要不是我恰好下班赶到,他就要领着杨杨他们一帮孩子上游戏厅了……”林杨妈妈提起以前的事情,又有些激动。

“你想多了,”林杨爸爸搂着妻子的肩膀,看着远处两个小小的背影,继续笑,“那个孩子看起来就很懂礼貌,你儿子不把人家带坏了就不错了。”

“那你说,杨杨是不是喜欢上人家那小丫头了?”

“这还用说吗?”

“那怎么行?你看你老是这个样子,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他还这么小……”

“你自己都说了啊,”林杨爸爸笑容渐渐有些无奈,好看的眉毛像八点二十的时针和分针一样耷拉下来,“他才7岁啊……”

7岁的矮小身体,迎着夕阳肩并肩的影子却在身后被拉得有17岁那么长,。

余周周的平静生活一点点有了起色,也许是因为他们终于结束了拼音的学习。只可惜她到最后也不曾得到过一块画着白兔的圣橡皮。

第一篇名为《秋天来了》的课文就像一个迟来的谜底,望着汉字上面标注的拼音,一年级的余周周和一年级的江户川柯南一样,脑后划过一道闪电,电光石火间,她悟了。

于老师也好,李晓智也好,甚至包括林杨——他们只是告诉她她必须记下这些字母的写法和拼读规则,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告诉过她,拼音是用来给汉字注音的啊!!

脑海中纠结的谜团豁然开朗,那些拼写与组合突然看起来也不那么费解和无规律了。余周周突然有种大势已去为时已晚的难过,她咬牙切齿了好一会儿,终于还是安分地坐在座位上独自黯然销魂。

上课的时候老师带领大家朗读课文,然后从左前方第一个小同学开始,一个一个站起来对照拼音朗读课文。

余周周愕然发现很多人都结结巴巴,发音诡异,好像紧张得不得了。偶尔有朗读流利的,却也都会得到一句“要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你读得太快了”。

她小声地对着书桌洞读了一遍,嗯,挺简单的啊。

资深女演员余周周对自己的台词功底向来充满自信。

自己前两排的孩子已经站起来开始朗读了,余周周感觉到自己手心冒汗——并非紧张,而是兴奋。

很兴奋。

她站起来的时候,甚至朝于老师慌乱地笑了一下——得到的是于老师愕然的眼神。

“秋天来了,

天气凉了。

一片片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

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

啊!秋天来了。”

那个“啊”格外响亮,饱含柔情。她坐下之后就张大眼睛充满期待地看着于老师,那几秒钟的时间仿佛全宇宙至此剧终。

“大家听见了吗?余周周这才叫有感情的朗读,不仅要流畅,还要有感情,大家说对不对啊?”

余周周看见久违的玛丽贝尔和格里格里公爵一起朝她举高了酒杯向她致意,她抿紧嘴巴,没有笑,作出“我还差得远”的谦虚表情,然而心里已经乐出了十万朵怒放的鲜花。

再绚丽多姿,都比不上人生中第一朵四瓣小红花。

好事成双,下午第一节数学课的时候,当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一片花园和六只蝴蝶,然后问,“花园里有六只蝴蝶,现在飞走了三只……”

余周周相信,全班没有人不会做这道题。

然而于老师的问题是,“你们猜,我现在要问你们什么?这道题,求什么?”

小朋友们踊跃举手。

“求减号!”

“求花!”(作者终于忍不住乱入:呸,我还求砖呢)

“求……”

兵荒马乱中,余周周一直托着腮安静地看着沸腾的教室,上小学到现在,她好像从来没有举过手。

“余周周?你说求什么?”

余周周一愣,带着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说,“求……还剩多少只蝴蝶啊……”

班里很多人脸上霎时有了“原来如此”的神情。于老师笑容温和地说,“大家说,对不对?”

上一篇:登天的感觉 下一篇:我们

八月长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