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的金丝雀飞走了(124)

作者:江色暮 阅读记录

关诚不置可否。

黄顾问说:“这样,你给我列个单子,从谁开始。我按照人头和你结账,你说停就停。”

这算是看在冯懂面子上的“优惠”。

关诚说:“也好。”

他回忆一番,在纸上写下三个名字。

王建智,张南,窦启然。

都是在此前与宏逸那场“合作”中跳得比较高的人,同样的,也在这个几个月中表现活跃。

黄顾问一哂:“三个?”

关诚说:“你看着来。”

黄顾问琢磨,看来这算是对自己的一次“考校”。他也不急,拿着电脑,按照此前的模板往上填新内容。

等合同打印出来了,关诚稍微看了下,失笑,“看来黄先生果然对我国法律很有研究。”

上面的条文阐述巧妙,以关诚不算专业的眼光看,自己委托对方做的事情,被包装成了完全合法、合理的活动。

这让关诚对对方又多了一点信心。他签字,走私人账户,给黄顾问转了五万,算是一个人的价钱。

两天后,关诚拿到一份结果,上面的调查对象是王建智。

在关诚来看,这是一个比较不出意料的选择。按照黄顾问搜集到的证据,王总最近后院失火,正妻和小三闹得一塌糊涂,关诚也有所耳闻。

但是,在仔细查看了王建智的流水后,黄顾问认为:“他没问题,完全是个当代葛朗台,把钱死死拿捏住。”

姓王的会为了拿到更多利益,和关诚作对。却不至于狗急跳墙,走出灰色领域,直接搞出违法勾当。

关诚对这份结果的详细程度还算满意,签了第二份合同。

等到“张副总”和 “窦总”的调查报告一起出来,黄顾问反倒有点不好意思。接连看了三个人,都没发现不对。

他不想让关诚觉得这笔交易不值当,于是主动和关诚提出,接下来,第四到第八个人,律所这边给关诚打八折。要是在这过程中还没找到可疑对象,再接下来的人,可以打六折。

黄顾问还由此延伸出很多解释,说自己要收买一些人,还要购买一些设备,净利润其实不多。

关诚不以为意。只要对方办好事,他不介意让对方赚点钱。

文有黄顾问的团队深入,武有保镖跟在身前身后,一时之间,高层们若有所觉,竟然齐齐安生下来。

天气一日比一日热,快要入夏了。

四月末,五月初,关诚意外地在自己常看的财经杂志上见到了商羽的名字。

他起先把那一页翻过去,之后又重新翻回来,随意地看起上面的内容。

这个版块上的文章都不是很正式的内容,而是针对某些热点话题,由杂志方进行约稿、刊登。而这一期的“热点”,就在于耀界文化和某娱乐巨头的对赌合约。

看前两段的时候,关诚甚至没有意识到,“耀界文化”竟然和商羽有关。

等到重新翻回来,关诚的目光在公司名上短暂停留。

他知道商羽成立了工作室,却并不知道工作室的公章上刻了什么字。

如今,稍稍琢磨了一下这四个字,关诚的嘴角勾起一点,又露出一个淡淡的冷笑。

商羽啊商羽。

说他“阴魂不散”,在关诚看,都算便宜对方了。

他原本不错的心情逐渐郁躁。等阖上杂志时,关诚略有后悔,觉得自己就应该当机立断,不再去看。但如今,看都看完了,实在没什么好说。

也就是这天,他拿到了黄顾问的第七份报告。

整个董事会快被筛去三分之二。

要是这一次还不中,关诚觉得,自己该去城外寺庙拜一拜,烧烧香。

这么一想,他心头又是一涩。

不知不觉,又快到这个时候。

爸妈的忌日。

关诚转而开始认真考虑,自己是否要去帮父母去庙里供一盏长明灯。

他没有什么信仰,但又总觉得自己为父母做的太少。爸妈还没有到可以享晚年清福的时候,就骤然离世。

一盏长明灯,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供奉,也是对自己的慰藉。

关诚花了很短的时间来做这个决定。之后,他打开手上的档案袋。

这一次,关诚刚看完前面的概述,捏着纸页的手便紧了紧。

A4纸上被捏出一道浅浅的痕迹。

他对档案袋中主人公的印象其实不深。几次股东大会,对方都是坐在边角,很没有存在感的一个人,行使最多的权利就是“弃权”。

在关诚和王建智几人的争斗中,两边仿佛都觉得,这是一个没有必要拉拢、可以直接忽略过去的人。

说来也巧,此人姓管,和关诚的姓一个音,大名叫做管硕。

有时候别人叫“关总”,关诚会看到这位“管总”也一样看过来,然后再挪开视线。

上一篇:小哭包 下一篇:一亩花田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