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你的距离是零点零一米(4)

作者:煮夜雨的小韭菜 阅读记录

一个令花才看了极度厌烦的脸。

面对灯牌上那英俊阳光、露出一口大白牙的完美笑脸,花才:我yue了。

房光霁的火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爆,但他确实爆了。他出道的第一部 电影就是知名导演王夫的小众文艺作品,无宣发,无推广,导演静悄悄地请了业内一种好友参加电影首映式的那天,微博上热搜的还是明星穿西装明星打领带明星吃了冰淇淋之类毫无营养的热搜。

谁都没想到《山》能爆。因为这部电影的口碑,不是爆炸式地突然扩散开,而更像是一颗小石子儿丢进水里,激起涟漪。这涟漪首先只有一圈,小小的一圈,可水波在被石子击中后没有很快停息,反而一波一波地,扩散出去。参加首映礼的人,矜持而小范围地,向他们的熟人称赞了这部小众片子,这个时候的观众可能更多的是从艺术角度和人文精神来讨论。而后,这一小圈涟漪扩大,更多的人去看,交口称赞,引发更大的一圈涟漪。

最后,直到房光霁的大名带着《山》上了微博。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场面出现了。

“这帅哥是谁!Awsl!”

“三分钟,我要知道这个主角的全部信息。”

“帅哥好惨,结局好令人难过,我哭得好大声。”

“鸡笼子我放在这了,你们自己钻。”

最热的几条评论,被赞了六七十万次,而点赞数还在持续增加。

第一部 电影就爆了,而且还是爆冷的文艺片。导演王夫凭借此片一举拿下最佳导演、最佳配乐和最佳剧本,一时间风头无两。从这点来看,作为领衔主演了此片的房光霁,起点不可谓不高,趁热打铁,一款名叫《哥哥去哪儿》的国民综艺,令房光霁阳光的性格被广大人民群所悉知。房光霁的微博粉丝数成指数跳涨,从六万变成六千万,只花了小半年时间——当初公司为他买的六万僵尸粉,可以瞑目矣。

此后,房光霁步入稳定的事业上升期,当人们期望他在一片赞誉中沉下心来,再回去接个苦情文艺剧本打磨打磨演技时,剑走偏锋的他接受了来自某商业贺岁大片的橄榄枝。

制作方固然是希望用他的流量来冲击票房,却没想到他愣是把一个煽情用的工具人男二号,演得直叫观众们肝肠寸断,虐得嗷嗷直叫。这部影片的大爆,直接奠定了这个新人的影视一线当红小生地位。

事已至此,一开始对他持批评态度的部分学院派自媒体,忽然有一种可怕的感想。

这个他们写了无数通告拉踩嘲讽、一会儿“德不配位”,一会儿“空有人气”,一会儿“不知道打哪儿冒出来的非科班出身”、“不过是昙花一现”的家伙,搞不好是真正的天才演员啊……

无数的粉黑大战还在互联网上争论着房光霁,但无论是黑还是粉,恐怕都有一个自然而然、不约而同冒出来的想法。

那就是——

这人,到底打哪儿冒出来的?

这个问题对花才来说很好回答。

房光霁是他妈从肚子里把他生下来的。他小时候尿床被他妈揍得溃不成军,一度对亲妈产生心理阴影。一路野蛮生长到要读小学了,被村支书强制押到学校去,再后来,靠着花才的补课,房光霁勉强完成高中学业,最后高考光荣地拿了二百多分。

“我尽力了。我做题目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你。我想起你和我讲函数时亮晶晶的眼睛,可真美!两百分也不错了,孩子真的努力了。”

当年房光霁厚颜无耻地发言犹在耳边,峰回路转,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却渐行渐远,用渐来形容还不准确——应该说,是彼此正在以宇宙第一速度相背而行。

曾经最近的距离是零点零一米。

现在呢?隔了几个光年,谁又说得清?

房光霁从去北京后就没了消息,花才左右没等到他男朋友的电话,忧心忡忡之下第一次旷课,带着两个馒头,坐着硬座,北上寻人。

第3章

他下火车的那一瞬间,北京繁华的大千世界让他感觉陌生而害怕,他鼓起勇气走进最近的派出所,没过几分钟又被人赶出来。

“你连你朋友住哪儿都不知道,我们怎么给你立案?咱们这是分片区管的,知道吧?”大盖帽不耐烦地挥挥手,示意他别捣乱。

花才没气馁,他按照房光霁曾经吐露的寥寥数语,硬是根据自己的推论,将可能的汽修店缩小到了十几家。

旷课,外带周六周日,整整三天,他靠一双脚和公交车,跑遍了那十几家汽修店。

可是没有所谓南方乡下来的老板,没有所谓投奔二叔的打工仔,每个人都面目模糊而冷漠地告诉他,不好意思,我们正在营业,请出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