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你的花掉了(41)

作者:速效救心糖 阅读记录

“我知道。”他笑了笑。

到家时正巧碰上傅君守也刚从外面回来,他心中一动,叫住了人。

“哥。”

傅君守回头:“你这又是上哪儿玩儿了?”

“昨晚去看了双雀楼的戏,后来跟他们多喝了点儿,怕扰着你们就没回来。”

傅君守往他肩膀上砸了一拳,笑道:“我也懒得听你编,出去玩便玩罢,自个儿把握着分寸。”

傅九思故作受伤状:“哥你别搓磨我,早上起来脑仁儿疼到现在还没过呢。”

“让人去给你煮碗醒酒汤。”

傅君守约了人谈事情,一回来就直进了书房。客人还没来,傅九思便跟了进去。

傅君守一边点烟一边看他:“有事儿?”

傅九思点点头:“哥你上回说的那几个口岸,我想让你交给我。”

傅君守有些惊诧:“上回跟你提,你不还死活不乐意么?这才几天,怎的就转了性了?”

傅九思笑得谄媚:“那不是成熟了么,就想着找点儿正事干。”

傅君守咬着烟笑:“你是该找点儿正事干,看你成天光顾着玩也没见玩出个花来!”

顿了顿,又道:“不过你没经验,跟底下人又不熟,这几天我让袁总经理先带你去地盘上走走,别当了主子还两眼一抹黑。”

于是事情便这样说定了。

傅家盘踞众多港口,做的是外贸生意,洋烟洋火等产业国内厂商众多,不在其的交易范围内,他们的主业是做航运。

其时航运业多为外国资本所控制,中国人自己的市场占比反而少,政府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也为掌握运输渠道这一战时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遂于背后支持傅君守在继承傅家原有产业的基础上大举进军航运业。

与之相对应的,傅家同时拥有明面上的茶叶、制药、银行、房地产等产业,以及暗地里依托航运渠道的吗啡与军火走私,其中后两项傅君守一般不亲自做,只提供运输渠道,以此参与利润分成。

他与陆免成的合作便是此种形式。

傅九思说要接手口岸,倒也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连着一个礼拜每天跟着袁总经理出门考察,间或参加些场面上的应酬,虽然尚没什么实绩,至少样子做足了。

这一个礼拜他和陆免成一次面也没见,电话倒是打过三四次,然而两人均不是爱煲电话粥的人,总觉得不当面就没那么多话可讲,因此实际上真正说话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超过一刻钟。

两人是在一周后的一个饭局上偶遇的。

说是“偶遇”,其实不甚准确。那日做东的人是杜春秋,下帖时只说有些误会想当面说清楚,还望赏光。

凭实话讲,杜春秋的人缘其实不差,要不也不能从籍籍无名的一个打手挣出头,一路坐到□□头子的位置,这其中除了他自身的能力之外,“得道多助”自不是一句空言。

就连跟他有过冲突的傅君守,也由于红馆的产业重心在于农矿和文娱,以及双方在鸦片军火走私上的合作空间,而一直将矛盾固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并未当真撕破脸。

面对杜春秋的邀请,傅九思虽是捏着鼻子赴约,但真到地方后倒也没当面给人没脸,场面话一来一往不失分寸,直到见了陆免成,这才露出个真心实意的笑容。

“听说九哥儿现在也管事儿了,”杜春秋一副长辈语重心长的口气,“生意先不论,□□人最要紧。”

傅九思一脸不在乎——陆免成在这儿,他的心思更无从分给杜春秋——只嘴上附和:“四爷说的是,我还年轻,总有的学。”

相较之下,陆免成毕竟经过事,跟老狐狸打太极丝毫不落下风,言语机锋一套套下来,比傅九思那点儿心思高明了不知多少,以至于最终还是杜春秋忍不住先进入正题。

“我前日听闻陆司令听信风言风语,觉得我杜某人跟上回袁府那枪击案有关,这使我不禁要做一番辩白——此事绝非我杜某人所为。”

陆免成微微一笑:“杜四爷这是说哪儿的话。”

不说信,也不说不信,直把皮球又踢回给了他。

杜春秋神色恳切:“若是我所为,是何缘故呢?想必陆司令也知道,杀了你和九哥儿,于我并无好处。”

好处先不言,当初受伤后傅九思虽同陆免成分析过此事与杜春秋有关,却没下定论,事实上事情过去这么久也确实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案子与红馆相关,更不论该逻辑链中其实有一个明显的漏洞:为何一向注重平衡各方势力、行事作风谨慎的杜四爷,要冒这被扣上“反政府”帽子的风险?

傅九思一直未言语,今日这馆子是潮汕菜,桌上有道清炖乌耳鳗做的不错,鱼肉肥美,鱼骨酥软,他一边下筷一边竖着耳朵听那两人你来我往。

上一篇:在秋天 下一篇:他对娇气包真香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