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方言大学【CP完结】(22)

作者:抒余 阅读记录

隔了一会,我抬起头,发现他又转过身来看着我,笑得神神秘秘的。

我被他笑得毛骨悚然:“同学你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他摇摇头,“我是一只潜伏在你身边的猎鹰。”

(二)

打了上课铃,老师抱着电脑走进来。

是个男老师,穿着西装打着领结,头发还用发胶抹得一丝不苟,灯光底下泛着油油腻腻的光。

他把电脑放在讲台上,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三个字。

我听到前排的猎鹰低低说了声:“……冉苟或?”

“我叫冉荀彧,”老师双手撑在讲桌上,看着我们,“和三国谋士同名,是你们精读课的老师。”

同学们在下面齐齐接道:“老师好。”

冉老师点点头,拿出花名册:“第一堂课按例点个名,大家彼此认识下。”他顺着花名册开始念:“关阴。”

下面没人应答。

他又叫了一遍:“关阴?”

下面还是没人应答。

他抬起头看看我们,有点不可思议:“第一节 课都敢翘……挺猛的啊。”

他低下头,正准备念第二个名字,突然听到有个女孩小心翼翼地开口:“老师……我觉得你可能叫的是我。”

冉老师抬头看向那个女生:“那你怎么不答’到’呢?”

“那个啥……我叫郑月。”

(三)

“下一个……玩我鸟?”

“到。老师,我叫王元鹅。”

“再下一个……木棍?”

“到。老师,我叫林昆。”

(四)

“都9102年了,”冉老师把花名册往讲台上一摔,“教务处那些龟儿子还在手写花名册。”

(五)

“不点了不点了,”冉老师打开电脑,把课件投映到屏幕上,“我们直接上课。”

我翻出笔记本开始记笔记。

“语言学习其实是为了进行文化的沟通,我们虽然是方言,但也是为了进行文化间的交流。”

“方言学习也讲究信达雅,尤其是对于官话学院的同学来讲,方言和普通话过于相近,以至于你们往往忽略这一点。”

“我这举了个例子,这是一七年专四原题,’把面汤倒干净’这句话翻译成重庆话,语序一样,动词名词在重庆话里都有,好多学生都以为用重庆话的音调照着念一遍就可以了。”

“但其实要翻译成地道的重庆话的话,要把’倒’这个动词换成’吡’才对。”

“再比如说’蹲’这个词,重庆话里也有,但如果把它翻译成’苦’,那就会含有一种缩手缩脚的含义在里边,意思就不太一样了。”

“大家也来试一试,你们现在不会重庆话,所以我找的英文。”

我看了眼PPT,上面硕大一个人名:Tiger?Wood。

……这不就泰格?伍德吗?

“谁能把这个名字翻译得接地气,具有中国特色?”

全体沉默。隔了会,前排的猎鹰同学举起手。

“这位同学你来。”

猎鹰同学站起身:“我觉得,应该翻译成这样。”

他拿起了桌上的草稿本,一字一句念出来。

(六)

“林彪。”

(七)

“好,”冉老师满脸写着“孺子可教也”,“鼓掌!”

第二十四章

(一)

中午和小百灵约了食堂。

我俩买了一份麻辣香锅,一边吃一边聊。

小百灵说:“感觉怎么样,第一天上课?”

“还行,有趣的人和老师。”

小百灵说:“你下午有课没?”

“没,专业课就上午。”

“那去参加百团大战吗!”

(二)

百团大战是中方院一年一度的全员狂欢。

所有的社团会聚在操场上,进行一年一度的社团招新。

我们刚走进操场便收到了厚厚一叠的传单。

“咱们先去哪个社团?”我翻了翻手里的传单。

“边看边说吧。”小百灵说。

(三)

路过的第一个社团是二胡社。

有社员在摊位前拉《千本樱》。

小百灵站着看了一会,啧啧称赞。

“艺术家就是不一样,”小百灵说,“你看看,二胡和二次元,原本多么不搭界的东西,现在能这么和谐地配合在一起,”他看了看我,摇摇头,“你要拉二胡,画面就没这么好看了。”

我好奇:“那画面应该是怎样的?”

“铁门铁窗铁锁链,饭里没有一滴油。”

(四)

路过的第二个社团是篮球社。

小百灵似乎很有兴趣,走过去问:“加入篮球社需要基础吗?”

招新的学长说:“有最好,没有也行。”

小百灵蹦蹦跳跳地跑回来,对我说:“我有点心动了。”

我怀疑地看着他:“你还会篮球?”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