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纪事(41)

作者:苏未寒 阅读记录

诊所招牌上那枚纳粹标志是安德烈医生亲自画上去的,就在日本人开始在南京城内烧杀抢掠的第二天。他一时找不到纳粹党旗挂在招牌上,只能仅靠手绘。安德烈医生不是纳粹党员,他在德国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组织,画这枚标志纯粹是图个侥幸,没想到竟真的起到了作用,保住了他的诊所一直未被日本兵侵犯。

诊所下方有个宽阔的地下室,本来是安德烈医生用来藏酒的,现在收容了大概二十多个平民百姓,还有两个受伤的中国士兵。

安德烈医生给了方无隅一块面包和半瓶威士忌,并和方无隅开玩笑地说他收藏了很多年的好酒,在这食物紧缺的时候,都拿来灌饱肚子了。

威士忌很烈,在方无隅的肚子里火烧火燎。安德烈医生给他检查伤势,重新消毒上药包扎,他皱眉告诉方无隅,伤口没有养好,恐怕将来要落下后遗症。方无隅喝饱老酒,一路而来的心惊动魄,把此刻的疼痛都变得微不足道,他醉醺醺地问,会死么。安德烈医生连忙摇头,安慰他,那倒是不至于。方无隅一笑,低语,那怕什么。

哪怕只有一条腿,他也要好好地活下来,走到孟希声的面前。

方无隅就此在那间地下室躲避战火,成为那二十多个人之一,依靠着安德烈医生以及那枚卐字在阴云盖顶的南京城里苟活。

他们的食物不多,每次都是安德烈外出寻找粮食,运气不好会遇到一两个日本兵,他便依靠着自己显而易见的洋人外貌和一口德国话浑水摸鱼,日本兵吃不准他的来路,不敢随便得罪他这个“盟友”,通常便会对他放行。

经常安德列不止带食物回来,还会带伤员回来。救死扶伤的天职使然,让他无法做到无动于衷。他救平民百姓,也救中国士兵,反正已经做到这一步,便无所畏惧,救一个是一个,即便明天日本兵会来破坏他的诊所杀死地下室里的所有避难者,但至少,可以让他们多活一天。

有一次安德烈抱着一个重伤的士兵回来,踢开手术室的门,要给伤者动手术。他把方无隅从地下室叫了出来,让方无隅来帮他的忙。

方无隅看着那具伤痕累累的躯体,说:“我不会。”

安德烈头也不抬,面孔严肃:“没关系。我叫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那台手术进行得很成功,事后方无隅和安德烈一起去洗手池冲刷手上的血。方无隅看着不属于自己的鲜血流向下水道,耳边安德烈夸奖他,你做得很好。

这成了后来一切的起因,可以说是改变了方无隅的人生轨迹。

安德烈开始教方无隅医术。一开始,仅仅是让他学习救护知识,以便他不在的时候,方无隅能代替他的位置帮伤员换药。后来安德烈从方无隅身上看到了一个奇异的特点,从而导致他有了收徒的心思。

那就是方无隅的冷静。那天,安德烈抱着伤员回来,打开地下室的门,想找一个人帮他,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方无隅,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对方无隅而言,那是他第一次上手术台,面对触目惊心的伤势,安德烈没在他脸上看到惊恐,他冷静地按照他的要求做着从未做过的陌生动作,手没有抖,整个人是绷紧的,但异乎寻常地平稳。

方无隅人聪明,脑子灵活,他不怕血,面对再可怕的伤口也能直视过去,背人体神经系统只用了很短的时间,面无表情给病人换药的时候会让病人觉得他不好招惹,因而觉得他一定医术高超从而生出仰仗之感。

一切迹象都让安德烈认为,方无隅天生该是一个医生,他必须学医,否则就是浪费天赋。

方无隅那时候对安德烈说,你读过鲁迅的《藤野先生》么。安德烈饱览群书,他点点头,深深地看着方无隅,以为对方要让他失望。

“你也要学鲁迅先生吗?”安德烈问。

方无隅笑了笑:“不是。就是突然想到而已。”过一会儿他说,“我学,安德列先生,你教我吧。”

安德列闻言,非常高兴地笑起来。

方无隅以前读藤野先生,没读出强烈的救国情怀,读完便扔到了一旁。他自然也学不成鲁迅先生,也不想学。当医生不错,能有一技傍身是好事,如果他有幸能在战火里活下来,总不能后半辈子天天在古玩市场里摸爬打滚。学医是个正当途径,能救人,关键能救自己。

有一回,方无隅和安德烈喝醉了酒,靠在手术室的大门前聊天。安德烈对方无隅说,他第一次上手术台的时候很紧张,第一次看开膛破肚的时候差点要吐,他转过头,盯着方无隅,终于问他,你怎么好像一点不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