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犬(54)

作者:酒昼 阅读记录

-

陈文正:老婆真是暖心,天热还关心我

-

作者:敲黑板,预计八万字完结的,请你俩发展快点,我要摁头你俩原地结婚,再给你俩一万字,能在一起不?给个准话

陈文正:看他,我的大刀早已饥渴难耐

俞清:……我会忘记他的,讨厌一切让我情绪有波动的人

-

感谢在2023-04-03 22:09:01~2023-04-04 23:08: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43915694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8章 C28

雅加达热带雨林气候,温度比上海低了不少度,交通比上海还堵。

一千多万人口基数让这座城市交通无比拥堵,从早堵到晚,每天路上就得花不少时间。

俞清每天不停地参加用户访谈,又亲自深入当地的线下活动,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每一分钟恨不得都掰成了五分钟,不是在和用户交流,就是在和国内团队视频会议。

印尼的情况和他们在国内看的用研报告时所获得信息很不一样。

一个是别人通过网络大数据去分析输出的信息结果,一个是亲自深入本土去更真实的观察当地情况。

只有代入本土才能更好地去做适合本土的产品。

譬如国内通用的支付形式支付宝/微信能够快速完成支付消费,而在国外,没有支付宝/微信,用的大多数Visa、Paypal、Googlepay等等,其中他们的用户群体很大一部分是青少年,青少年中存在很大一批用户没有银行卡,无法绑定银行支付,这些因素都是与今年年初制定的营收密切相关的因素。

而东南亚地区又存在一些本地的支付渠道,这也是需要再去深入本土去做研究了解的。

俞清出来一趟,对星耀的未来有了更多的信心,现下国内市场已经趋于饱和,13亿的人口光光是抖音就有2个亿的日活,在国内几乎已到达天花板,而国外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市场行情日趋萎靡,各大互联网大厂竟相往海外发展。

俞清更坚定了星耀出海发展的必然性,它必须走出去,只有走出去,它才能有可能有一线生机。

八月中旬,各个项目部都开始着手向总部汇报半年的营收与发展近况,星耀也不例外。

因为这事,俞清已经连着两周每天只睡五个小时,白天与本地专家用户的交流沟通,晚上着手检阅市场部发来的半年汇总PPT。

时间被挤得很满,他坐在车上都在办公,加上饮食水土不服,吃得极少,两个月瘦了有七八斤,偶尔很累的时候他会想起陈文正。

想起陈文正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他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不喜欢互联网的快节奏和狼性文化,不喜欢成日背着几千万的营收指标过活,可他被架在这个位置,肩上的责任使他不得不往前走。

“抽烟吗?”张勇问他。

俞清打完两个字符,从电脑前抬起头,合上笔记本,从桌上拿了包本地便利店买的双爆珠烟。

穿过楼下的巨大喷泉,他们找了个木质座椅。

热带蚊虫多,俞清摸了驱蚊水,但无济于事。

张勇点燃烟后又帮俞清点上,甩了甩打火机:“一晃两个月了,时间真快。”

风吹过俞清的衬衫,丝质的布料被风吹起来,衣服里空落落的,显得他格外清瘦。

俞清:“是挺快的。”

张勇夹着烟,吐出烟圈,眉头蹙着:“感觉今年达标很难,印尼人口虽多,但消费还不高。”

俞清也知道情况,海外是蓝海,印尼基数是很大,如果星耀再有多的时间,他相信肯定可以做起来,但以目前的情况是有些困难。

他自嘲地勾起唇角:“还有得选吗。”

张勇抻了抻肩膀:“尽力吧。”

白雾飘散,俞清眯着眼,他看见了一片海洋,就在眼前,当他往前走,海洋又变得很远。

张勇:“等明年结果定了,不管好坏,我都想回老家。”

俞清抬眼看了眼张勇,印象里他每天都是加班到最晚的,开会的时候也总能给出很多独到的见解,对项目了解也是最深的,是公司里为数不多的元老。

“已经做好决定了吗?”

张勇点头:“我今年36岁,在其他行业按理也是个老师傅,可在互联网,感觉市场并不接受“老”,好像“老”是绝对的贬义词,前两天我一个腾x的同学,都干到技术总监了,还是说开就开了,就觉得这行看不到希望。”

俞清抿了抿烟尾,爆珠在嘴里炸开,冰凉沁入口腔,直至肺腑,按资历张勇确实是个老师傅,对市场风向的觉察也很敏锐,年初星耀本来是整个项目部裁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