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风月(36)

“人间……好像也没有那么美好。”她低低说了一句。

北海边上最热闹繁华的城市莫过于云梦,云梦城外有着北地最大的港口,每日无数的渔船在港口出入,运来一船船银山似的云鱼冰蛟。只有最聪明勇猛的捕鱼人才能征服寥廓的北海,从海洋深处挖掘出宝藏。

云梦港富庶得让人惊叹,集市上随意地挂着价值千金的貂裘,大如龙眼的北海珍珠堆放成山,光彩夺目,屏风似的珊瑚红得耀眼,引人围观,来往的商贩买手看似平平无奇,实则都是深藏不露,芥子袋里少说都有万金之数。

云梦港如此繁华,却十分安定,没有人敢在此作乱,是因为道盟七宗的驻地便在附近。十年前,神霄派便在此设下监控法阵,监视阴墟的异动。阴墟许进不许出,而天眼十日一开,因此这监控法阵也是十日一启动,每旬便有神霄派的修士到此巡视。

那些御空而行的修士便是这云梦港的守护神,仿佛只要有他们存在,云梦便能永远祥和。

看到一道身影自空中掠过,甚至有年轻小姑娘发出一声尖叫,大喊:“快许愿!”

晏霄看了看天,又看了看那个紧握双手闭目许愿的小姑娘,一时竟有些迷糊。

——这是人间的什么习俗吗?

此时此刻,凡人们还不知道阴墟之上发生的异动,道盟七宗已经派出了弟子,经由枢机楼传送至北海沿岸的几座主城,暗中搜寻邪修踪迹。

那些逃入阴墟的邪修,本已在人间生活多年,自然知道如何躲避道盟的监视,更好的隐入人群。而晏霄这样的鬼奴,自小到大都生活在阴墟,对人间的所有了解都只来源于书面文字与道口相传。晏霄对人间了解不多,也担心自己举动异常会引来道盟注意,因此一举一动都倍加小心,试图合群,不引人注目。

那传闻中的道尊深居简出,已三百年未曾露面,听闻她是半神之躯,与凡人不同,恐怕生死簿也不能左右其生死。晏霄此入人间另有所图,并不想太早引来道盟的针对。她隐没在街巷之间的阴影里,悄悄观察这个陌生的世界。就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时辰里,她已经认识了许多书上不曾记载过的东西。

半人高的云鱼,通体雪白,是北海海域特有的灵鱼,凡人吃了延年益寿,修士吃了有助修行,一斤便要五十两银子。

银子——相当于阴墟的红硝石,是人间通用的货币,比银子更珍贵的是金子。

但是她刚刚消化了这个讯息,便又看了有人拿了一张纸出来买东西——那又是什么?

晏霄眯了眯眼,但是隔得太远看不清上面的字,纸钱?书上说过,好像只有死人才会收纸钱,可那人分明是个活的……

而另一边贩卖法器的摊贩却是不收金银和纸钱,他们收的是灵石——一种蕴含精纯灵力的石头,可以被炼化吸收,增进修为。

晏霄看得眼睛微微发光。

到达人间不久她便意识到一件事,这里的灵气不如阴墟浓郁。阴墟的灵气并不精纯,充斥着于人有害的戾气,但对鬼奴来说,他们无惧戾气,却能吸收到阴墟磅礴的灵气,修行起来速度远胜人间。而如今晏霄到了人间,却常有乏力之感,灵气稀薄无法支撑她日常的吐纳修行,加上她本身身患重伤,稀薄的灵气让她伤势复原的速度慢上了许多。

若是能得到大量的灵石,炼化吸收之后伤势便很快就能恢复了。

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无法维持最佳的状态,便随时可能面临未知的危险。

晏霄的目光很快便在商贩中锁定了一个拥有大量灵石的人,暗中尾随,只待到无人之处便杀人抢夺。

若非怕引起躁动,她当街就行动了,整条街都纳入囊中——那云鱼好像挺好吃的。

晏霄的目标是个修为不高的年轻修士,圆圆脸蛋,中等身材,正因为修为不高,他还得穿着厚袄子才能御寒,从后面看去便像只熊一样圆滚滚的。

这是附近的小宗门下山赶集,贩卖些门中的低阶法器符咒。如今最赚钱的行当几乎都被道盟包揽了,四夷门管着天下一百零八座枢机楼,势力最为庞大,神霄派开着药房卖灵丹妙药,花神宫与万棘宫贩卖胭脂香膏、奇花异草,悬天寺广修庙宇收信徒,只有拥雪城坚守着剑修万年以来的传统特质——贫穷。

其余小宗门也是有样学样,各展所长,盼着能分一杯羹,毕竟修行之路难如登天,总归是修道者多得道者少,与其盼着一人飞升,不如让全家享福。金丹修士便能绘制符咒冶炼法器,这些东西虽然品级不高,但寻常百姓也能使用,只需经过枢机楼认定没有杀伤力和危害性,便可以在集市上自由贩卖,也无须缴纳其他费用。

随宇而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