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八零九零年代+番外(36)

作者:一山复一水 阅读记录

“要死要死,你穿这样的裙子去吃喜酒,是准备去抢新娘子的风头么?”

女孩们嘻嘻哈哈笑成一团。

“各位,我这衣服不是从外地买的。”

双凤走到更衣室中间,学着香港电影里女明星的样子,把蛤蟆镜箍在前额刘海上,一手叉腰。

“难道是外国进口的?”

人群里传出惊呼声。

“也不是进口的。”

“双凤,不要卖关子了。”

“是我的师父巧娣她亲手做的!”

双凤说着,带头鼓起了掌。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巧娣一手扶着酡红的面颊,婷婷袅袅地走到双凤身边,露齿一笑。

……

就这样,在双凤的资助和巧娣刻意打造的宣传效应推动下,她俩的“姊妹裁缝店”迅速建立了口碑,并且得到了第一笔订单。

本来双凤是怎么都不答应的,她是巧娣的徒弟,从进厂子头一天开始巧娣就手把手地带她。古话里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现在虽然没有那么封建了,但师父总归是师父,怎么可以做“姊妹”,那不就乱了辈分了么?

倒是巧娣想得开,她说伟人说过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我没有那么伟大的觉悟,我就想让我认识的小姊妹都联合起来。

双凤问:联合起来做什么?

巧娣说:联合起来过好日子。

双凤说:原来你说的“姊妹”不是和我呀。

巧娣说:是和你,但也不全是和你。全天下的女子都是姊妹,都应该联合起来一起过好日子。

双凤拍手笑道:果然师父就是师父,觉悟比我高一百倍。我就想穿好看的衣服,想赚钱而已。

就这样,在巧娣家的二楼,一间既没有门面也,没有招牌的裁缝店悄然开幕了。

厂里有规定,在职员工不能随意兼职。虽然大家都不把这条规矩当回事,不过表面的功夫还是要做到的。哪怕是车间主任的老婆来巧娣家做衣服,也只是说买了块衣料请她帮忙裁一下。做生意什么的,绝口不提。

那块白到弹眼落睛的墙壁现在被嵌入了一个新的大衣橱,里面放着客人定做好的衣服。

巧娣真心觉得,好日子真的来了。哪怕不嫁到国外去,她也能在上海闯出一片天。

第十七章

巧娣的“姊妹裁缝店”生意好得一塌糊涂。

双凤出钱给她买了一台飞人牌缝纫机作为投资,巧娣原来结婚时买的那台缝纫机被沈庆生带来的人砸坏了。只要是巧娣在家的日子,弄堂里面就能听到她脚踩缝纫机的声音,哒哒哒哒哒哒,像是一首欢乐的交响乐。

老邻居笑着跟巧娣妈说,巧娣这个是女传父业了,当初还说什么沈家的手艺是传男不传女的,现在知道生男生女都一样了吧。巧娣有一技傍身,以后就有饭吃了。巧娣妈说这算什么本事,最多也就是个女裁缝,还能成名成家开公司不成?关键是早点嫁个男人要紧。

反正不管跟巧娣妈讨论什么问题,哪怕问她早上鸡毛菜为什么涨价了,她也能够归结到是因为巧娣没有再婚这个原因上去。

不管巧娣妈怎么想,巧娣现在就想靠着自己的双手把日子过得好一些。每逢她休息的日子就是女孩子们聚会的日子。而巧娣的家二楼的卧室,就是女孩子们聚会的客厅。

她把原来的猩红色的窗帘摘下,换成了白色的遮光布配上粉色的落地帘。窗口枯萎的茉莉花被搬走,花盆里种上白色的铃兰。这是亚非告诉她的,铃兰花的花语是“新的开始”。

巧娣的手工很细致,所以出品的速度不是很快。她听从双凤的建议,不接受来图定制,这样对她来说工作压力太大,而且采购布料和配饰也很麻烦。巧娣决定每个季节就做固定的两三个款式,她先选好几个图样带到厂子里问过女孩子们的意见,把呼声最高的那几个圈出来,然后在去轻纺市场批发布料,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成本。

那几个第一批穿上巧娣衣服的姑娘们成为了她免费的模特,走在路上都有人好奇地跑上来问是哪里买的。不过巧娣并不想把生意做得太大,她每个月只帮人做五六件衣服,再多就不接单了。

这是巧娣的姆妈跟她说的,当年你爷爷和爸爸都是这样,虽然杨家的店没有了,但是口碑不能掉。

对此双凤表示非常赞同,她说她最近学习外国人的经商理念,明白了一味的薄利多销是不可取的。要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而且物以稀为贵,大家知道巧娣的衣服难得,才会愿意出高价买。

巧娣衣服的价格确实高,布料加上加工费,一条裙子要一百多块,等于普通职工两个月的工资。不过想到双凤去年花三百块从黄牛手上买的风衣,似乎也就不那么贵了。

上一篇:痊愈 下一篇:过期暗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