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127)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而一个零花钱都靠向夫君公婆讨要的媳妇,在夫家是没有什么地位可言的。

这就是女子嫁人为什么要聘礼,又为什么要准备嫁妆的根本原因。

钱在自己手里才是真的用的安心,花的舒心。

从此,这些都是新娘的私房钱,只要黄米有一点脑子,她带的嫁妆就完全够她生活,而且活得很好,更不要说在襄阳府,她和姐妹们还有合伙的铺子,这是不纳入陪嫁中的。

曾经黄米、黄桃、黄豆姐妹三个带着黄梨,一起商量过这米巷、桃居、豆田、梨园,四家铺子以后的运作问题。黄豆提出,等她们姐妹四个都出嫁,这四个铺子还留给黄家,给下面的妹妹或者侄女们,让它们在黄家一代一代传下去。

让以后的黄家小姑娘在娘家未出阁的时候,就能有一笔自己可动用的资金,而不是像她们当初一样,为了一点零花钱,去冒着日头割云母草,累死累活十几天,就挣了五十七文钱。

当然,不是铺子给了未出阁的黄家女孩子们,就可以由着性子败弄。大笔的金额,黄家出嫁女是有权利为她们做更好的引导的。

如果她们有魄力,那么这四家铺子的流水完全就可以作为她们在娘家的创业基金,为自己以后挣一份的十里红妆。

少时的情谊,让小姐妹四个感情很深,但是,她们受过的苦,就不希望以后的妹妹或者侄女们来受,这也会是一个出嫁女和娘家未嫁子侄联系感情的一个纽带。

一抬抬嫁妆抬进大船,别说赵大山,就是预备明年和黄桃下聘定亲的张小虎,也不由感受到了满满的压力。

嫁妆多也得聘礼多,并不是说你出一百别人还你一千,那不叫嫁闺女,那叫倒贴,是个真正的男人都不愿意被这么打脸。

看着一抬抬嫁妆,赵大山和张小虎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开始对未来生活有了更高的期许。

新郎一行人吃完酒席,并不进闺房,而是由黄德光几兄弟陪着,喝茶吃零食聊天。等到了时间,就出门放一挂鞭炮,意为催妆鞭。催嫁妆的鞭炮放得越多越频繁,就说明男家对新娘的看中,急着想把新娘子早早带回家。

这只是个意思,其实船什么时候到,新娘子什么时候走,又什么时候进新郎家的门,都是算好时间的。

你放再多的鞭炮,不到吉时,新娘也不会动身。

不管是新娘还是嫁妆,出门都是有时间的,黄米的嫁妆提前上了大船,化好妆,穿好喜服的黄米安静地在床上坐着。

这套大红色的喜服,是黄米姐妹三个联手设计制作的,就连小黄梨都拿了针线帮忙缝了一道边。衣服做好,挂在黄米的房间,每一个进来看过的人都深深为它着迷。

大红色的锦缎,上衣在袖口,衣摆都绣的牡丹图,然后是翻飞的蝴蝶。衣襟用金银色丝线绣着吉祥如意纹。下身是八片幅长裙,裙摆上是大朵的牡丹,牡丹上是飞舞的蝴蝶。

整个喜服留红很多,只在裙摆衣摆袖摆修上牡丹与蝴蝶,寓意着家庭和睦、幸福美满、富贵吉祥。

看见黄米穿好喜服,盖上盖头,娴静端坐的样子,几乎房间里每个女孩都被这样的新娘和喜服迷住了。

这个效果黄豆很满意,她更期待黄米一路从涂家大门走进内宅的那一刻。

第六十六章 尴尬的约会

也就是在黄米出嫁这一日,在襄阳府开出了一家“喜嫁”的婚嫁定制店。店里所有的婚礼用品需要定制,提前预约,不接受临时加单。

黄米的这一身嫁衣就是“喜嫁”最好的广告,而黄豆对“喜嫁”定制的严苛的要求,不是为钱,而是为它的品牌效应而来的。

这家店,不再是黄豆姐妹四个人的私人产业,而是加了黄家的大嫂二嫂的投资。黄豆觉得,一个女孩嫁得再好,也要是要有娘家做为依靠的。

闺房里的女孩子早早被黄桃带回了家,黄豆很想出去湊个热闹,可看着二姐黄桃盯紧她的目光,只能悻悻作罢。

不看就不看吧,反正也没什么可看的,黄豆这样安慰自己。

一场婚礼的热闹一直要延续了三四天,晚上接新娘的船开走,黄家宾客酒兴正浓,黄家五兄弟都喝得面红耳赤。而几个小兄弟,十五岁以上的也上了酒桌,对于他们来说,十五岁是个分水岭,表示着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准备成家立业了。

喝了酒的赵大山,偷偷溜了出来,让赵小雨把黄豆叫出来。赵小雨看着面前喝得面色红润,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大哥,沉默地点了点头,她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如果是她想得那样,那该有多好,她与黄豆认识这几年可算是闺中密友一样的感情了,如果闺中密友能成为娘家大嫂,那这就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

上一篇:良辰美景 下一篇:女尊之恃宠而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