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130)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黄三娘懂得大嫂的心思,连忙把几个小丫头都赶出了房门:“走走,等会再来陪你大姐姐,容你大妈陪大姐姐说话话。”

屋里,黄大娘拉着女儿的手,还没说话眼睛就湿了,害得黄米也泪眼朦胧。黄三娘一看,急忙走了进来:“大嫂,你看你,得了一个好女婿就高兴成这样了,真是让我嫉妒了。”

跟在后面的黄二娘虽然老实,却也不是个傻的,也接上话茬:“你们这是故意的吧,知道我没生有闺女,再这样,我可下手抢了。”

说着,走过来一把楼着黄米的肩头:“傻丫头,你知道二婶有多羡慕你娘吗,你这个贴心的小棉袄,以后也记得暖暖二婶。”一句话把黄大娘和黄米都说的破涕为笑。

黄二娘结婚早,十五生黄德明的时候是难产,身体就亏空了,等到好不容易生了黄德忠,又大出血,差点连命都丢了。她有了两个儿子,不说多子多福,也算给黄家二房留了后代。

只是,没有个闺女,她还是一直很遗憾的。黄家妯娌四个,她是最宠黄米她们的,小时候黄米姐妹闯了祸,就知道去找二婶,必定会护着她们。村里来了货郎,只要去找二婶,总能得一两文钱买糖果。

黄豆对二妈的感情来自于那年走山,一场大水冲了农田,爷爷带着叔伯爹爹回家种地,是二妈每日不怕辛苦来回走几里地,给他们爷几个做饭洗衣,帮忙下地。

一场秋收秋种结束,爷爷叔伯爹爹和哥哥们都累的不轻,却还没瘦脱了形。她看见很多黄家湾的老少爷们都不成了人样。

这都是二妈的功劳,她自己反而累得又黑又瘦,整个人苍老了许多。

三个小姐妹被黄三娘赶了出来,就转身去了隔壁二伯家。黄老二夫妻带着儿子去了大哥家,帮忙招待新女婿,家里只有许彩霞带着四个宝贝在玩耍。

那边人多,四个孩子又小,总喜欢往人空中间钻,一不小心就会嗑着碰着。许彩霞就把他们带回家,清出一张床铺上被子,让他们脱了鞋在上面搭积木。

“二嫂。”黄豆边喊人,边推了院门走了进来。许彩霞答应着,穿好了鞋走出房门,三个小姑子已经到了堂屋门口。

“进来吧,外面冷。”说着许彩霞就去拉了黄梨的手,把她们小姐妹往房里让。

屋里的大宝二宝三宝听见黄豆的声音,已经站起来跳着要下床,四宝也站起身摇摇晃晃想往床边走。

慌的刚进门的黄豆几步冲了过去,一个一个拦着,按了回去:“都坐好,让四姑姑陪你们玩积木。”

孩子们很喜欢四个姑姑,最喜欢的就是三姑姑黄豆和四姑姑黄梨。因为三姑姑花样多,会说故事,而四姑姑有耐心,会陪他们玩积木。

黄豆也喜欢陪着小孩子玩各种玩具,不过喜欢是一回事,耐心是一回事。她自己兴致玩上来能陪着他们玩一天,有时候没耐心了,就会胡乱敷衍他们。

就连黄桃都说她,根本不是真的陪侄子们玩,纯粹是拿他们当玩具。喜欢了就抱抱,不喜欢了就撒手丢一边。

好像确实是这样,不过四个宝不介意,他们还是挺喜欢这个三分钟热度的三姑姑的。

黄梨脱了鞋爬上床开始陪着四个侄子玩游戏,黄桃黄豆和许彩霞坐在一边,边看着孩子边讨论“喜嫁”的事情。

黄米出嫁那天的嫁衣确实惊艳了当天的宾客,大家纷纷打听,这一套喜服是如何做出来的。那天涂华生的喜服其实也是“喜嫁”做的,不过男的喜服花样不敢过于花俏,就是为了配合黄米一身嫁衣而设计的。

开始涂华生穿着去迎亲,大家只觉得涂华生这一身喜服好看,花纹式样都不错,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等到涂华生一根大红绸牵着黄米一路进了涂家大门,两人并肩而立站在堂上拜天地的时候,大家惊艳于黄米嫁衣的美丽,也发现了涂华生喜服那种毫不失色的小心机。

“喜嫁”当天就有很多人去围观了店里的样品嫁衣。

其实,“喜嫁”里只有三套新娘和新郎的喜服,每三日轮流在店里T台上轮流展示。这三套各有特点,款式手法各不相同。

“喜嫁”店里喜服定制受众比较小,它的出现,只是一种品牌效应,让人感觉出“喜嫁”的高大尚而已。

因为定制喜服价格高昂,一般人家接受不了,而大户人家基本都有自己的针线班子,家里嫁女娶亲喜服是很少去外面定制的。

不过,“喜嫁”定制出来的嫁衣,肯定不是家里针线班子做出来可比拟的。

“喜嫁”真正主打是婚礼用品,一屋子满满当当放的都是红色的婚礼用品,小到一把木梳,一面镜子,大到一扇屏风,一个子孙桶。

上一篇:良辰美景 下一篇:女尊之恃宠而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