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3)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因为这个弹弓,黄豆分享了老叔大半个月的零食。

老叔觉得,三丫头还不错,不哭不闹,听指挥,以后就带着玩吧。

老叔去村里私塾,黄豆也跟着。开始先生还不愿意,毕竟孩子小,怕闹腾。但是黄豆又乖巧又安静,就在老叔脚边坐着,不吭声。

私塾回来,老叔写大字,黄豆就拿个树枝在院子里地上写。后来先生要交功课,老叔贪玩,来不及写,就让黄豆帮忙。

黄豆觉得,自己投胎的时候肯定喝了稀释过的孟婆汤,不然,为什么她的记忆里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存在呢。

不过,随着年龄越大,记忆中的东西褪去的越多,慢慢黄豆就习惯了现在这种生活。

不过,黄豆骨子里还是带着一些上世残存的东西。比如,对钱的热爱。

早上,老叔来喊黄豆去私塾,黄豆就不肯起床了,抱着被子哼哼唧唧说:“下午去。”

老叔也无所谓,喊上黄德磊就走了。

黄家男孩子基本都要去私塾识字,考不考功名不重要,黄老汉要求,必须得识字,不能做睁眼瞎。正常七岁去,跟着先生念个五年,不想念了,十二岁下来,回家种地也行学手艺也好。

老叔一走,黄豆立刻从被窝里爬出来,自己穿上衣服蹬上鞋,先去灶房洗脸漱口吃饭,吃完了拿起篮子喊黄桃:“姐,走,摘花去。”

黄桃也习惯了黄豆的小大人架势,拿上篮子带上刀,跟在菜园里忙活的娘招呼一声,小姐俩就出门了。

黄桃家在村东第一家,往东走是一片旱地,都是黄老汉家的,种着大豆高粱这些。再往东就是一条大路,一头通县城,一头通小镇。小镇上有码头,有河,河里行船数日可入海,所以,大路上南来北往的车辆行人还不少。

黄豆黄桃出门左拐向西,先经过二伯家,二伯家俩个哥哥,大的叫黄德明,在镇上酒楼做伙计,小的叫黄德忠去了私塾。

小姐俩拎着篮子走到了大伯家,隔着篱笆就看见大伯家的大姐黄米坐在门口纳鞋底。

黄豆隔着篱笆就喊:“大姐,我和二姐去山边摘花,你去不去?”

听见妹妹喊,黄米连忙放下手中的鞋底,转身去灶房拎了个篮子出来:“'走,我也去,采花回来卖钱买丝线。”

黄米最近正在学女红,对这些绣花绣朵的丝线非常着迷。

三姐妹一路走到山边,南山不算太高,却林深草密,山势蜿蜒几十里。

她们要采的花是云母草,天气热,云母草刚刚开始开花。把花连株割下捆好背回来,再晒干,等父母赶集的时候带去药店卖了,就有或多或少的铜板进口袋了。

夏天庄稼地里活多,又要浇灌又要除草,大人们根本没心思去弄这些。村里孩子多,来赚这个钱的也少,男孩子能下地的都下地了,女孩子要在家里洗衣做饭看管更小的弟妹。

有几个有空闲的也不出来,她们即使辛苦割回去,卖了钱也落不进自己口袋。

不像黄家,地多还惯孩子,男孩子都送去识字学手艺,女孩子也舍不得让下地吃苦,最多在家帮忙做饭,学针线活。黄家还有一条规矩,谁挣的钱就是谁的,大人一分也不贪。

不是大人不想贪,关键是黄老汉不允许。黄豆不得不从心里感叹,碰上个这么英明神武的爷爷,是她多大的造化。

黄豆力气小,割不动云母草,只能在大姐姐的指挥下去割了茅草来打成草绳。等两个姐姐割倒了云母草,有一小捆,她就屁颠屁颠地跑过去给捆起来。

日上中午,割好的云母草,几捆靠在一起,站在田野里,远远看去,像几个小孩子,伏在草丛中窃窃私语。等晒到晚上再背回去,也轻很多,乡下人纯朴,也没有人会去惦记几个孩子割得这点药材。

下午,日头毒,两个姐姐是不许出门的,小黄豆却要陪老叔读书。

村里没有女娃娃读书的,黄豆算是个例外。现在的黄豆,天天去私塾也没交钱,但是先生挺喜欢这个又漂亮又乖巧,嘴巴又甜还很聪明的小丫头。

先生是黄家村唯一的童生,也是黄豆没出五服的本家,按序排行第七,黄豆就叫他“七爷爷”。

七爷爷以前家境不错,考了个童生再考秀才却次次铩羽而归。

混到儿子都能娶媳妇了,心也就死了,回来安心种几亩地,顺便教教村里的孩子,混点零用。

原本七爷爷还想在儿子身上找补点希望,可惜七爷爷当初读书太费钱了,娶媳妇的时候只考虑老实能干,结果生的几个儿子都不是读书的料。

真是爹挫挫一个,娘蠢蠢一窝!

第二章 一盘香辣蟹

上一篇:良辰美景 下一篇:女尊之恃宠而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