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74)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水烧了吗?”稳婆边走边卷袖子,卷好,拿个细带子系了起来。

“好了,好了。”黄二娘连忙端着一盆水走了过来,放在前屋门口的一个洗脸架子上。稳婆就着热水,仔仔细细洗了手,就进了屋。

黄奶奶看家里三个姑娘带着小雨都在院中站着,连忙走过来赶她们:“去玩吧,你们小孩子待这里不合适。”

黄米有点脸红,连忙拉着妹妹们去了灶房门口的棚子下。一边拿块破瓷片给土豆去皮,一边侧耳听着前屋的动静。

大家都很好奇,也不说话,都帮着黄米去土豆皮。

并没有电视上所表演的那样大呼小叫,疼应该还是疼的,只是因为是第三胎,所以下来的很快,大概小半柱香时间都没到,就听见一声婴儿响亮的啼哭响了起来。

黄豆大喜,不由站起身子,跑出去几步,想想,又回头丢下土豆碎瓷片,洗了洗手,又往前屋跑。

正撞见黄大娘抱着孩子出来给黄奶奶看:“娘,您看,是个大胖小子,整七斤。”

黄奶奶分外高兴,笑得合不拢嘴:“好好好,快抱进去,外面有风。”

对于黄奶奶来说,添丁进喜无疑是最好的事情,在他们心里,生男孩和生女孩的喜悦是完全不一样的。

黄豆只来得及伸头瞅了一眼,其实瞅不瞅她都知道不好看,她见过刚出生的黄德仪,头挤得长长的,脸上皱巴巴的,像个小猴子一样丑。

长个几天就变了,越长越好看,越长越可爱。

第三十八章 弟弟的名字

黄家添了新丁,这是一件大喜事,别说黄四叔和黄老爷子黄奶奶进进出出喜笑颜开,就是黄家一大家子这几日谁见都是心情格外不错。

黄老汉又跑了一趟先生处,又替孙子取了四个字回来“智勇双全”。

黄梨看看已经快要抱孙子的大伯,又看看马上要娶儿媳妇的二伯,和时刻准备着做公婆,自己的亲爹娘,感觉还有三个字确实对他们还是有点压力的。

刚想到有压力,老叔和黄德磊几个进了屋,黄豆不由一笑,老叔太小,老把他和哥哥们当同辈人了。算上老叔,下面再添三个弟弟,完全无压力,就怕还不够,爷爷这次失算了,应该再请先生给取八个字回来,四个太少了。

转眼秋天就要过去,黄家备石头砍树已经基本告一段落,大家开始砌房了。

新黄家湾很忙碌,到处都是人,忙着整地基的,忙着盖房造屋的,像黄家这样用青石砌墙,乌瓦盖顶的房子还是很少。

大部分人都是在自家地盘上,先用泥胚建起一栋栋茅草屋再说。

黄德明的亲事也说好了,那天去相看的时候,黄老汉不放心,特意派了黄豆跟着黄德明一起随许媒婆去了许家庄。

路过许秀霞的院子门口,黄德明头都没抬就过去了。黄豆还是有点心疼自己二哥的,小少年情窦初开,却遇人不淑,还好及时止损,也算是运气。

许秀霞家也不知道是知道还是不知道,反正院门是关得紧紧的,一丝声音都没有。

许彩霞家就在许秀霞家隔壁,中间不过一个一米多宽的空地。

见到许彩霞第一眼,黄豆就觉得满意,这个大方爽朗的女子很适合二哥。

二哥太仔细了,过分仔细就容易小心眼,他就适合找个大气的女人,这样也算互补。

许彩霞并不比许秀霞差在哪里,论外貌各有不同的美。论家庭,许秀霞的猴子爹可比不上许彩霞的老实爹来的本分实在。

最让黄德明欣赏的是,许彩霞对他的态度,不卑不亢,说话自然,笑容和缓。

如果黄德明不是黄豆二哥,黄豆私心都觉得,二哥配不上许彩霞这样的女子。

亲事商议的很顺利,换了庚帖,定好十月初六小礼,十一月二十八成亲。

小礼这一日,黄家送来细银镯子一对,银耳环一对,喜饼64只,福团64只,四式糕点各12包,老酒两坛,礼金六两,衣料六件。

当黄家聘礼搬进许家小院,邻居亲眷不由哗然。这是太贵重了,镇上聘媳妇也很少有这么高礼金和银首饰的。

要知道许家庄历年娶媳妇嫁女儿礼金就没有超过三两的,别说还有这些银首饰。

黄家并没有特意为打许秀霞的脸而故意出这么多聘礼。而是黄家在娶第一个孙媳妇的时候,就是这么多的聘礼。

黄德光是黄家长孙,娶得是邻镇吴家的女儿,吴家家业大,吴家四兄弟就一个女儿,自小是当儿子一样养,也是读书习字的。

并且吴家早说好,他家嫁女儿陪嫁良田十亩,嫁妆八挑。黄德光屋里的床,箱子,柜子都是媳妇的陪嫁

黄德光跟着三叔去吴家庄做活,被吴家老大一眼看中,得知是黄家湾黄老汉长孙,亲自上门说的亲事。

上一篇:良辰美景 下一篇:女尊之恃宠而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