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237)

作者:胡六月 阅读记录

到底要怎样,才能让这颗砰砰急跳的心平静下来?

多么羡慕向北能够与心爱之人牵手,多么希望陶南风能够分一丝心神在自己身上。

虽说看着她与向北卿卿我我,内心会痛。可是只要能看到她的笑脸、听到她温柔的话语,苗靖宁可忍受这份酸楚。

一片一片的雪花,自天空飘落。

苗靖缓缓抬起手,托住一片飞舞的雪花,听着陶南风的欢呼:“啊,下雪了!”

他的面部表情变得温柔,眼中露出几分欢喜。能够和她共赏同一场雪景,也算不枉此行。

苗靖在山上住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司机便上了山,转告艾荔的话。

“你在省城待了两年,平时陪父母、爷爷的时间少。你若暂时不想成家,家里人不会再逼你。难得过年,请一定要回京都过年,大家都盼着你回家呢。”

转告过后,司机可怜巴巴地看着苗靖。

“离除夕只有五天,夫人一直等在德县招待所。回京都路上还得开三天,再拖下去就赶不上年饭了。”

豪言壮语说要在农场过年的苗靖,终归还是拗不过家里人,和向北、陶南风告辞之后,带着两箱农场产的秀峰山茶油,坐车与司机一起下山。

雪花飘落,整个秀峰山变成白色世界。

在这样的冰雪世界里,陶守信第一次陪着女儿在农场过年。杀猪饭、打糍粑、熏腊肉、煮年糕、送恭喜……

愉快而热闹的鞭炮声中,龙年过去,蛇年到来。

1977年,是农场最为忙碌的一年。

第一件大事,秀峰山农场烟厂完成报建流程,得到工业厅拔款两万元,按照陶南风的设计方案开始建设,到六月底竣工,设备入场,技术员入场。历经两个月的研制,第一批秀峰牌香烟正式上线,独有的茶香味令人沉醉,得到香烟研究所的高度赞誉。

第二件大事,电线拉上山,农场所有区域通电,道路两侧有路灯闪耀。十月一日那一天,当所有灯亮起来时,整个农场一片欢呼。

第三件大事,邮局在农场设邮政所,信件、电报、电话都上了山,自此农场与外界联系更为紧密。

最后一件大事,那便是发生在陶南风梦里,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

陶南风在大学里第一时间便收到消息——全国恢复高考!

而在秀峰山农场,正在工作的人们全都停下手中工作,走出车间、教室、办公室,站在开敞地带,仰头看着高悬的喇叭。

收听不到广播的人,也都守在收音机跟前,聆听着播音员字正腔圆地读着《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个个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一个字。

一视同仁——凡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符合条件者都可报考。

条件优越——招生和毕业分配按照国家计划执行,一律实行人民助学金制度,入学时满五年工龄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在学期间工资由原单位照发。

听完,所有人都激动地跳了起来。

知青点的两百多名高中毕业生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停止了这么多年的高考制度,终于恢复了!

“终于等到了!”

“我要报名参加高考!”

“十二月考试,距离现在只有两个多月的复习时间,我得抓紧时间复习。”

萧爱云匆匆赶到六号知青点,与江城知青们会合,兴奋地讨论着未来的打算。

“幸好陶南风留了两套高中课本,咱们也组织了复习小组,如果报名参加高考,成功率一定会很高。”

“咱们都报名吗?按照国家政策,咱们来农场还不到五年,如果单位不发工资,我怕考上了生活会成问题。”

“不要紧,陶教授以前说过,读大学不要钱,学校还会发助学金、奖学金,基本生活有保障。”

“那咱们都考!乔亚东和陶南风现在都在读书,咱们也不能落后。江城大学多,我要报名考回家去。”

讨论热烈得似有火烧,每个人的眼睛都亮晶晶的。

这世间,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最好的。

萧爱云说:“我要考江城师范学院,将来当最好的语文老师!”

李惠兰说:“我要考江城医科大学,将来当最好的医生。”

叶勤说:“我要考江城农业大学,将来当最好的烟叶栽培师。”

……

陈志路、魏民、胡焕新这几个男生都在农场担任科长、副科长一职,读高中的时候成绩也一般,对考大学并不热衷。

陈志路搔了搔脑袋:“我只喜欢做生意赚钱,现在采矿科的工作简单规范,向场长说把我换到烟厂去负责供销,我觉得挺好。考大学、读大学要花四、五年的时间,没有必要啊。”

上一篇:白泽寄生 下一篇:九零之读心神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