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275)

作者:胡六月 阅读记录

向永福沉下脸,斩钉截铁地说:“这事我已经和向北商量过了,生第一个娃娃就姓陶,第二个娃娃姓向。两家都留个后,这是好事。只是……南风要读书、工作,咱们得多多帮忙。”

梁银珍向来顺从,见丈夫下了决心,只得点头同意。

“他爸,我听你的,姓陶姓向都是我的孙。以后南风生娃我来带,生多少个我都带。”想到未来会有个奶娃娃叫自己奶奶,梁银珍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个笑容。

她喜欢孩子,生了三个孩子、养了四个孩子,只活下来一个,孩子就是她的命。

两人憧憬起未来含饴弄孙的美好画面,越说越快乐。

向北一进门,梁银珍与向永福都站了起来,一个扯衣领、一个弄衣角:“怎么样?”

向北看父母第一次上门实在紧张,便笑着安抚。

“陶叔出门办事刚回家,我在那边等了一阵。听说你们来了,陶叔很高兴,让我们现在就过去。原本南风要跟我一起过来,我让她留在家里等着。”

梁银珍忙点头:“应该的、应该的,让南风在家等着,我们过去。都说抬头嫁女、低头娶媳,咱们是男方,第一次上门礼数还是要尽到的。”

这么卑微的母亲让向北有些心疼。

“妈,陶叔他们家虽然是知识分子家庭,但咱们家也不错。为革命奋斗牺牲了那么多条性命,勤劳耕作种庄稼,农民光荣呢。连领袖都鼓励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改造。您别怕,咱们是上门提亲,又不是抢人。”

向永福咳嗽一声:“是,咱去吧。”

向北拎着一堆土特产、梁银珍右手紧紧捏着个布包,三个人从招待所出来,沿着香樟路往教授楼而去。

大学校园宁静而美丽。

高大的建筑、水泥路、香樟树、花坛里月季开得正旺,看得梁银珍眼花缭乱,叹了一句:“原来,这就是银珠她们说的创造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真的很好,值得……”

向北笑着介绍校园里的建筑,末了加一句:“明天一早,我带你们去院后村看看买的房子。那个村和咱们村挺像,你们要是住下来,也能种菜、种田。”

向永福这才直起腰来。

农民对于土地有着无比的热爱,听儿子说在这里也有田地,向永福顿时觉得有了底气,高兴地说:“有房有地,好!”

从香樟路下来,弯进一条青石板路,沿路一栋一栋带院子、三层的红砖小楼,楼与楼之间都是绿化用地,草坪、花树、假山、凉亭。

梁银珍越看越心惊。这房子比小时候见过的大户人家还气派,咱家可真是高攀了。

等到了陶家,陶守信与陶南风在院子门口热情相迎。

梁银珍夫妻俩来之前都认真洗过澡,换了新袜子、新鞋子,一进屋便弯腰准备脱鞋。

陶守信慌忙拦住:“不必不必,就当在自己家一样,换什么鞋。”

陶南风也笑着挽住梁银珍的胳膊,亲密地挨着她肩:“梁姨,我们平时换鞋就是因为在外面穿久了鞋子脚闷得慌,回家换双拖鞋自在舒服。您和叔第一次来家里,就不用换了。”

梁银珍与向永福同时望着向北。

向北看陶南风如此善解人意,心里很是感动,便说:“那就不换吧。”

梁银珍与向永福同时松了一口气,他们是农家人,平时一双布鞋从白天穿到晚上,哪有什么换鞋的习惯?

陶守信将他们请到客厅坐下,陶南风端来茶水、水果,大家坐下来闲聊。

第一次上门,向永福与梁银珍略显局促,坐在软软的沙发上,两只手扶住膝盖,双眼不敢往旁边瞧。陶守信问一句,他们答一句,恭敬得像两个小学生。

陶南风见他们这么紧张,看了陶守信一眼,示意他缓和一下气氛。

陶守信坐在一边的单人沙发上,清了清嗓子。

“南风在农场,多得你们的照顾。现在你们千里迢迢来到江城,就是我们的贵客。你们不要紧张,这以后都是一家人了,大家自在随意一点嘛。”

他接着开了句玩笑:“你们这么拘束,我还以为是招待不周呢,哈哈!”

向永福努力让自己的笑脸看起来不那么僵硬:“没有没有,您招待得非常客气。”

寒暄几句,双方渐渐进入正式话题。

向永福说:“向北喜欢您家南风,他们两个在农场的时候就情投意合,我们家长的意思呢,是让他们早点结婚。日子我也请人看过了,七月五日,周三,老历六月初一,大吉,您看?”

第100章 新婚

陶守信既然应承了婚事, 对这些细节便不会纠结。

他点点头:“既然你们看过日子,那就定七月五日结婚吧。孩子们的户籍现在都在农场,过几天一起回去, 那天领证、办酒, 可以的。”

上一篇:白泽寄生 下一篇:九零之读心神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