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497)

作者:胡六月 阅读记录

向北再难控制不住内心的情绪,展开胳膊一把将父亲抱住,哽咽着唤了一声:“爸!”

钟沐阳原以为梁银珠带着肚子里的孩子离开这个世界,他用一生追悔,恨敌人残忍,恨自己苟活,他孤家寡人一个,一心扑在事业上。

现在失而复得,知道这个世界还有自己的血脉传承,那份欢喜、庆幸、满足难以言表。平生第一次动用手中权力维护一个人,只因为这个人是他的儿子。

父子终于相认,钟沐阳紧紧抱住向北,泪水顺着脸颊流下。这个世界并没有忘记梁银珠,向北就是最好的见证。

梁银珠的儿子,亦是个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的勇士。

--

向北被放出来的消息迅速传开,院后村每天络绎不绝地有访客前来,汇聚与一片欢乐的海洋。

钟沐阳回到京都之后着手推动土地制度改革。

三年之后,1987年12月华国土地第一桩土地使用权拍卖正式举行,随后从法律层面将土地权属一分为二,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出让或转让。

借着这一股改革开放的春风,向北与陶南风注册南北房地产公司,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南北公司开发建造的住宅项目从深市到京都,从京都到江城,住宅质量优良、环境优美、物业管理优质,业内口碑良好。

1985年南北公司进驻港城,竞标拿下一块土地,贷款3500万,建造两栋高层,整栋出售,售价1.4亿。1986年在M国注册,招标十万平方英尺土地,由陶南风团队设计的华国传统风格的商业大楼屹立于M国的土地上,投入1700万美元,获利1000万美元。

这一栋传承着华国厚重历史的建筑成为M国唐人街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于1988年获得世界建筑设计大奖。

当这个消息传到国内,钟沐阳内心十分欣慰。

曾经的华国羸弱可欺,现在的华国已经崛起。向北与陶南风的房地产公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无数温暖的家,还走向世界,将华国历史、华国文化呈现在全世界眼中,这样的大格局、大气度,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京都著名的大会堂里,陶南风接过钟沐阳递过来的奖杯,笑靥如花。

无数镁光灯闪过,陶南风捧着奖杯,看向台下观众,眼前闪过15年前自己与19个江城知青一起跋涉千里前往秀峰山农场的情景。

——摇摇欲坠的茅草房,提示会倒塌的恶梦,初到异地的惶恐,突如其来的梦境,送给她力大无穷的异能;

——分配到修路队,第一次见到向北,看到她显露神力,他没有多问多说,递过来一把铁铲:力气大,来修路队就对了。

——暴风雨,茅草房垮塌,她带着知青们一起盖房子,与黄兴武打赌胜利,大家一起快乐地享受劳动的成果。

——发现磷矿,在向北的带领下修路、开矿、斗焦亮,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建设农场。

——万事开头难,此后的发展迅速越来越快,秀峰山农场办茶油厂、建小学、盖医院,带动着南北坡的村民,日子越过越好。

——1977年高考恢复、1978年研究生招生恢复,她与向北相恋、相知、相守,成家后生儿育女,向北开烟厂、她开设计公司,夫妻俩一起开商业运营公司、房地产公司……

经历过无数风雨,终于见到彩虹。

从修路队队员,到基建科科长,再一路向上,成为全国明星建筑师,凭着一栋充满华国历史底蕴、突显华国传统文化的建筑拿下世界级设计大奖,站在眩目的聚光灯下,曾经的“泥瓦匠”陶南风举起奖杯,对着话筒,说出一直藏在心里的感谢。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执着、清正、对建筑充满热爱,在他们的影响与教育下我选择了建筑这一条路。

我要感谢我的爱人,他勇敢、坚定、尊重我的选择,默默地付出,为我扫平一切困难。

我要感谢萧爱云、李惠兰、叶勤、乔亚东、陈志路、胡焕新、范至诚、范雅君……感谢所有伙伴,和我一起成长。

我的梦想,是建造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正是这个梦想,让我不断向前。可是,这个梦想只凭我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实现,得有政府的支持、有设计者参与、有资金支持,更重要的,需要有千千万万在工地施工、建造的建筑工人。

正是有了这些伟大的泥瓦匠们,才成就出无数伟大的建筑。感谢你们,感谢所有建造者,谢谢大家!”

陶南风抬头看向台下,每张熟悉的面孔上都写着激动与欢乐。

父亲陶守信欣慰地笑着,眼中有泪光闪动。

上一篇:白泽寄生 下一篇:九零之读心神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