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漂亮泥瓦匠(98)

作者:胡六月 阅读记录

终于,牵着母亲的手走进江城建筑大学教授楼,陶悠心里想: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会比那个娇气的陶南风更爱爸爸、更懂事、更招人喜欢,我……才是陶家的主角!”

陶悠、陶南风、陶守信!

这竟然是一本书?我与家人的名字竟然出现在一本书里?

一阵金光闪耀,陶南风眼前一花,整个人陡然被抛出这个白茫茫的世界。

窗外晨曦微露,天亮了。

一整天,陶南风都有些心事重重,在修路队干活显得魂不守舍。萧爱云担忧地看着她:“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陶南风抬眸看向萧爱云:“我们有没有可能生活在一本书里?”

萧爱云愣了一下,忽然大声笑了起来:“太虚幻境?你是读红楼梦读糊涂了吧?似梦非梦,似真似幻。”

萧爱云的笑声清脆,引来修路队队员的注目:“笑什么呢,萧知青,说来也让我们开心开心。”

萧爱云白了他们一眼,“嘁!”了一声。

修路队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挑的挑土、挖的挖泥,热火朝天中,有人领头唱起了劳动号子。

“太阳出来么,墩啊墩

小半边呀,火呀火火

挑起那黄土,墩啊墩

上山坡呀,火呀火火”

(改编自:湖北大冶方言民歌《打硪歌》)

朴实的语言、简单的音律、嘹亮的歌声,给了陶南风一份真实感。

不管是不是生活在一本书里,至少眼前这个尘土漫天的热闹工地、认真劳动的人们都是真实存在的。

或许,这只是梦境的另一种提醒,告诉她要小心陶悠,她充满野心,觊觎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明明她本姓王,却还妄想成为陶家的主角呢。

我和父亲,都不是傻瓜,我们……只是善良。

想到这里,陶南风微微一笑,撸起袖子,挑起一担黄泥,腰部微微发力,稳稳迈开步伐,加入到挑土的队伍之中。

泥尘飞扬,简单而重复的体力劳动让她的思想渐渐变得轻松,熟悉的暖流让全身上下充满力量感。因为五音不全,陶南风不敢扯开嗓子唱歌,只能悄悄哼着不成调的曲子,昂首走在这条渐渐平整的道路上。

接下来的日子,白天劳动,晚上做梦,书中故事一点点清晰起来。

1975年1月,寒气逼人。

当通往曲屏镇的道路最后一米铺成,与镇上马路相连时,所有修路队队员都扔开工具、帽子、外套……疯了一样欢呼起来。

“修通了!”

“我们的马路修好了!”

“秀峰山的路修通了——”

第一辆汽车披红挂彩开进秀峰山农场,停在场部空地,那长长的喇叭声引来所有农场职工的围观。

“我们秀峰山终于能通汽车了!”

“以后邮递员直接开车上来,天天都能收信、寄信。”

“我们的玉米可以用车拖下山,多方便!”

“再也不怕大雪封山了——”

是啊,再也不怕大雪封山,过年可以回家了。

陶南风站在人群之中,听到向北大声宣布:“三天之后,秀峰山与曲屏镇正式通车!”

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响起。

陶南风双手背在身后,脑中闪过自己梦中所见。

陶悠是书中女主,而陶南风却是一名炮灰女配。

在报名上山下乡之后,陶悠察觉母亲意图,当冯清娥故意推她之时顺势摔倒,摔断锁骨。母女俩合演了一出戏,哄着涉世不深的陶南风同意下乡当知青,而陶悠顺理成章留校当了一名图书馆管理员。

命运就从这里开始发生变化。

书中陶南风没有带走母亲留下的玉扣,而是将它放在父亲书房抽屉里。

因为身体柔弱,书中陶南风在农场吃了不少苦头,茅草房垮塌那一天被雨淋湿、受到惊吓,自此缠绵病榻,没有撑过第一个冬天,她死之时还没有满十八岁。

因为陶南风的早亡,陶守信沉默而自责,瞬间老了十岁。陶悠跪在他面前流泪、道歉,但陶守信依然冷漠,搬出宿舍独自居住,五年后溘然而逝。

陶悠很有韧性,当陶守信生病之时用心陪伴、照顾,得到所有人的夸赞与认可。而陶守信的人脉资源、一屋子字画古籍全由陶悠接手。

1977年高考恢复,陶悠顺利考上大学,在校园邂逅乔亚东。乔亚东自责在知青点对陶南风疏于照顾,将一腔情意转移到陶悠身上,两人相爱相知,一起读书、创业,成为九十年代著名的房地产商,自此走上人生巅峰。

她创业的第一桶金,便来自陶守信书房里的那一枚倾城玉扣。

……

由愤怒到平静,陶南风在梦境中渐渐成长。

——是时候返家,看清楚那对母女的嘴脸了!

上一篇:白泽寄生 下一篇:九零之读心神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