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布里丹之驴+番外(106)

作者:夕小暗 阅读记录

“李工,打印开会的资料呢。”

隔壁部门路过的同事在李循身旁停下,朝他打了招呼。

“徐工。是,一会儿的会议你参加吗?”

“参加,必须参加。上周的周例会上,梁局还特地提了一嘴,让大家都记得空出时间来,这谁还敢不参加呀。”

李循收起打印好的会议资料,在打印机平整的地方将硬币厚的纸张码放整齐。

“那我先去整理,把材料准备一下,一会儿见。”

“这些准备工作,你说你让下面的人做不就好了…”

李循拉平嘴角,露出了一个礼貌的笑容,拍了拍同事的肩膀,往自己的办公位走去。

自奥城回来,城建部跟夜大的合作项目正式交到李循手上后,这两三个月,他几乎把一半的工作时间,都放在了这个暂定名称为《城市未来计划:城建部携手夜大合作项目》上。

今天下午的会议,李循作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召集了部里的规划部门、工程部门、市政设施部门、社区参与部门等项目相关部门一起,把最终定下来的合作方案与各部门汇报、沟通,希望在实行期间能得到他们的配合、支持和帮助。

每个座位前都放有一份李循刚刚打印装订好的资料。

会议正式开始,李循只花了十分钟不到,就把项目合作背景、项目介绍、团队成员都介绍完,把时间留到了合作方式的重点介绍上。

“这次和夜大的合作,是城建部的一次新尝试,优势和好处刚刚也介绍过,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这次,我们选定了三个匹配度较高的专业:建筑系、地理系、计算机系,每个专业四个名额,最终会有十二名夜大学生参与到这次的项目合作中来。关于这十二名学生的评定和选拔流程,城建部完全交由夜大独立负责和决定,根据夜大上周给到的评选流程方案,他们会通过四轮选拔,最后一轮的面试,邀请了城建部作为评审共同参与。”

李循按下手中的投影遥控器,切换到了演示文件的下一页。

“本次合作的建筑设计,在夜城音乐大学附近,我们需要为之打造一个全新的音乐演奏厅。最终方案如果能得到认可,也可能会成为夜城的一个新的地标性建筑,当然这是后话了。夜音大相关领导对音乐演奏厅交由城建部和夜大共同合作表示了认可,也承诺会派出教授、指挥家、演奏团队等专业人士来作为本次项目的声学和演奏顾问。”

梁康生坐在最前排,从建筑物的选定,到跟夜大、夜音大这些单位的沟通,都是李循负责的,他几乎没有插手过问过,此时听着李循的汇报,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合作的具体落地方案。这十二名学生,将会分为四只队伍,每个专业的学生各有一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四只队伍各自完成设计方案,最终由夜大教授团、城建部评审团、夜音大评审团从方案的艺术性、观赏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打分,分数最高的小组方案,将作为全新音乐演奏厅的最终落地方案。”

李循话落,会议室里响起了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其中一位入职二十年的老员工,摇头皱眉道。

“哪有让学生来参与城市建设的,又不是在过家家,哪怕是夜大的学生,再厉害,理论知识再熟,没有实际的项目经验,终究是纸上谈兵,做出来的方案,有几分是能看的?”

与李循同部门的郭曼利,也在这个项目负责团队中,忍不住想要出声反驳。

李循朝她伸出手掌,示意她不着急,用不卑不亢、不急不缓的声音说着。

“王老说的确实是个问题,所有这次请各个部门一起过来,也是希望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们方案的可行性。”

李循切换到下一页。

“在座的几大部门,在项目合作期间,需要分别抽调出两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每人带两个小组,担任‘顾问’的角色,当然,最终最高分的方案,肯定不会原封不动地照搬照用,该有的评估,该走的流程,一样都不会少的,更多的是参考学生们的一些创意思路和设计想法。”

梁康生转头,扶着座椅靠背,看着后面几排的员工。

“最近几年,一直都说要输入新鲜血液,要有创新,要与时俱进,要紧跟上年轻人的步伐、时代的步伐,我看这方案不挺好的么?创新性也有了,落地实施性也有保证,各位不能在还没开始前就自己先打了退堂鼓…”

一锤定音,会议结束。

与会人员三三两两散去,李循无疑成为了大家会后谈论的焦点。

茶水间里,曹敏端着水杯,跟一旁的郭曼利打听。

上一篇:迟来的初见 下一篇:人间马戏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