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于飞(1124)

作者:李写意 阅读记录

香茅子和闵苒安静的听着,连吞吞都没有不耐烦,它采取蹲坐的姿态,挺起身子一动不动。

“既然为了表彰仙尊的功勋,那么对于这段历史的记录必定不能那简略,而是要将清楚原因,经过以及后果都书写清楚,便于弟子们传颂。

可这世界上,总是有那么一群聪明人,他们的聪明和才华,从来不放在正经的地方。”

“随着仙尊们的事迹广泛传开后,在元炁大陆内部,就有为数不多的修士动起了歪脑筋——

既然结界之外的魔尊们曾经用过那些邪术之法,从而快速的提升了收下修士们的境界,甚至能改天换命,那么就说明这条路是可行的。自然如此,自己能不能也用这方式,走一走捷径呢?”

“走捷径这种想法,一旦涌起,就几近入魔了。渐渐的,在封印的元气大陆内部,就有一批修士失踪的案例不断发生,甚至出现了同门相残,手足互刃的惨案。而这些案情追查到最后,都是跟修士们想重新尝试走通魔功的欲望有关。”

“毕竟,正常按照传统的功法灵决,不仅需要根骨好、有大毅力,还要辛辛苦苦的勤修百年以上,才能获得修为上的不断精进。

而按照魔功的方式,无论根骨,不需要苦修,只要想办法抢夺、劫掠他人的功法性命,就能在数年之内,追上百年功法修为。在这样的对比之下,有不少修士都愿意铤而走险的尝试一番。”

“魔功两个字,就像那刀尖上的蜜糖,明明一不小心就会把唇舌弄伤,可还是有无数的人前仆后继的试图去舔舐,他们都觉得自己的技巧高明,态度谨慎,一定会是那个只吃蜜糖,而不会割破嘴唇的人。”

“就这样,不断有人投身的魔功之中,而九大门派联手组成了稽查队,遇到这种修士,不远万里也必定要追杀扑剿。可这些修士,就仿佛是藏在冻土下的青苗,收割了一茬,还有一茬继续生长。”

“终于,九大门派的掌门们坐不住了,认为这样下去,不等十万年结界破裂。恐怕再过一万年,在元炁大陆内部,魔功的势力就要跟道统功法各占半壁江山了。

九位掌门都是有大智慧和大决断之人,他们终于看清了现实,魔功只可怕不在于功法,而在于人心,在于修士们不断膨胀的欲望。既然如此,他们干脆选择了彻底的封印。”

“从道统之争过后的一万年,所有关于道统之争、九大神尊、六大魔尊的消息,都是不能提及的禁忌词汇。

不仅是关于道统之争,魔功的所有相关内容,也一并封印了起来。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口口相传,可九大门派一起发力封印,只要公开讨论,就属于违禁。

渐渐的,道统之争被提及的此处越来越少,而在其后的三万年里,它真的被彻底尘封,成为各大门派核心禁忌中的一个特殊的名字,无人所知了。”

“为了不让门下的弟子们重蹈覆侧,也为了保护元炁大陆内部十二洲的平和,这段历史被九大门派相约永不启封。只有在每个门派核心书阁的封印禁忌宗卷里,才会有相关的记录。”

香茅子轻轻的叹息了一声,原来商参仙君所谓的元气大陆最大的机密,竟然是这么诞生的。

不过,这些跟禺门的泯灭,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忍不住开口问道,“莫非这也是禺门泯灭的缘故吗?莫非禺门的弟子都成了魔修,所以才会被其他门派联手剿灭?”

听到香茅子问起这个,楚仙君露出了一抹讥讽的微笑,“这却完全不是。禺门的魔修数量,既不必其他门派少,可也不会比其他门派更多。不肖弟子各大门派都差不多,谁也不要攀比别人。”

“禺门的泯灭,却牵扯了元炁大陆的另外一场尘封的战阵——义理之争。”

楚藏言终于缓缓的,把元炁大陆最后的那段尘封历史狠狠揭开了。

“我们刚才说到元炁大陆经过了三万年的封印和清洗,终于封禁了关于道统之争的所有消息,而关于魔修的踪影更是一丝也无。

而这个时候,经过了三万年的休养生息,各地的灵脉恢复势头良好。

所以元炁大陆所有的道门都呈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势头,各宗门都频现天赋超绝的精英弟子,或者根骨绝佳的门派嫡系后裔。”

香茅子不解,“这不是好事吗?”

“是好事。经过了道统之争后,又经过了封印内的魔道之争,其实元炁大陆修士的水准和数量,一直没有恢复。

直到了这个时候,才勉强又有了兴旺繁盛的势头。

然而新的矛盾却再一次爆发了——究竟是继续扩大修士的数量;还是限制数量转而重点对精英弟子进行资源的倾斜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