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于飞(170)

作者:李写意 阅读记录

这些内容就像一个人的日记一般,详细得近乎啰嗦。确是香茅子完全能看懂,甚至有共鸣的部分。

然后,作者就把这个润水符的画法详细的拆解了,几乎是一笔一拆。所以这一个最最简单的润水符,他也写足了半本。

后面的燃火符也跟润水符同样,是烈焰符的精简版。

作者还列举了这两种符箓的重大意义,不如在荒郊野外,有了它们,就可以洗刷野兽,炖煮食物,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备良品。

倘若这本书让任何人看到,都会嗤之以鼻。

修仙之人,谁没有一些法宝道具,对他们来说润水符和燃火符实在是鸡肋的不行的东西。

可香茅子不这么想,她觉得这两个符箓特别好,多方便啊。

而且能通过这种符箓去体验沟通天地法则,简直一举两得有没有。

香茅子简直如获至宝一般去登记,把这本书借了回去。

拎着昏睡不醒的吞吞,香茅子匆匆回到自己的房间,坐在书桌前仔仔细细的把这本书,一个字都落的从头看到尾。

在书的最末端,香茅子看到了这本书作者的自述,这才知道他的名字——丁香根。

第64章 :落笔成形

明夷于飞!

“丁香根?”香茅子看到这个名字楞了一下,这倒是跟她的名字有点像,不由大起相惜之情。

香茅子看这本书的收益其实十分巨大,丁香根的资质大概很不好,估计他也没想到这本书会有人阅读。有时候,他甚至把这本书当成一本日记。记录了很多心情和过程。

“夏日炎气已经升起,最近把符箓拆分成百余笔。却被清鸿取笑,说这样画符箓一万遍也不成。

可我已经蹉跎了半年,却始终无法感应到天地灵气的引导之意,天地之道纳于纸上,当中的关联总是隔着一层油膜一般,让人无法寸进。”

“符箓拆解之路迷障重重。不知是应该断到哪里,是拆成百笔,还是千笔。拆出无数条路,却没有一条走得通,我,我好恨自己。”

“骤雨忽至,心中烦闷,顾在雨中徐行。看山溪顺势而下,急流涛涛,芭蕉垂叶,山河草木无不依天地之脉络而书。符不是画,却画的是天地,哈哈,哈哈,我悟道了,我悟了!”

当丁香根忽然悟出符箓的本质的时候,那种欣喜若狂的心情简直跃然纸上,破壁而出。

然后他就开始详细的拆分润水符和燃火符,每一个笔画都有详细的讲述。

香茅子在看着这些笔画书写的时候,手指忍不住跟着进行描绘。

丁香根的讲述对于很多修行的人来说,过于啰嗦,他甚至连每一笔的呼吸方式,顿提按压都详细罗列了出来。

在很多年后,香茅子自己也沟通天地灵气,并会绘制符箓之后,一定看不上丁香根的这种啰嗦的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罗列上来的写法。

因为里面杂芜的信息太多,反而会干扰到真正有用的内容——天道的脉络。这就是符箓的基础。

可此时,对修真一无所知的香茅子,对天道毫无察觉的香茅子,却可以跟着这本书,照猫画虎的去描绘天地灵气。

香茅子看得很细,每一个字都不放过,一面看,她的手指就慢慢的在桌面上勾画,隐隐的,她甚至察觉到手指和桌面上有一股凝重的阻力在不断生成,压抑着她的动作。

香茅子从头到尾看了三遍这本书,恨不得把每句话都刻凿在脑仁里去。

她忽然有一种冲动,她想试着用笔纸绘画这个符箓。

香茅子已然知道,符箓的笔和纸张都是特殊的材料制作的,它们或者坚韧牢固,或者灵气充沛,当以这些为媒介跟天地法则沟通的时候,才能把无形的法则拓印下来,录刻到符箓上,并最终具有效力。

而普通的纸笔,是没办法录刻天地法则的。

这点,丁香根在书里说的很清楚,但他还是记录了自己大量在普通纸笔上练习笔画的过程,并说这点对他后期正式的符箓书写是非常有帮助的。

至少熟悉度和习惯都养成了,只要注意灵气沟通就好了。

香茅子的手指痒痒的,她已经反复看了三遍这本书,此刻她就想开始书写,尝试一下丁香根所说的那些感应和落笔。

香茅子是个想到就要做的人,她立刻拿着书到桌案前坐好。给自己磨了一池墨。

然后把书就摊开放在身前,脑子中默默的想了一下刚才记住的笔画。

她拿起笔,先深呼吸一口气,然后眼睛微微闭起来,在脑子中完整的回忆着刚才书中写的笔画,当她确定自己已经可以背诵下来之后。

终于落下第一笔。

那是一个转折的笔画,落笔后要向上反提,配合吸气,脑中要放空,冥想云朵凝聚的状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