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于飞(182)

作者:李写意 阅读记录

回到课堂来,万师缓缓的给大家讲述这引气入体的理念,“你们已经在小筑学习了月余,我已经知晓你们开始学习了昆仑躬行拳,也对什么是灵气,什么是五行都有了初步的理解。那么引气入体,其实是就是在入门修行里的最后一步。”

“好比人在行路之中,你一路行来,观看两边山色青翠、流水淙淙,知晓这里是什么地方,要往哪里去。

然后你终于走到一个大门口,奋进全力推开了大门,远望门后有大千世界、层峦叠嶂的宫殿屋脊。你等心中知晓那层峦叠嶂的最高峰的大殿,就是你要抵达的目标。”

“你双目已经遥望远方,有了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双足却依然在山门大门的外面。大门有一个半尺高的门槛。你待要提脚跨入这个门槛——这个跨门槛的动作,就是引气入体。”

“修行大道万千,归一却是问道。而问道的伊始,则在引气入体。引气入体,就是感应天地间的灵气,并跟它们发生共鸣,将它们吸纳到自身来,转化灵力周天,不断淬炼身体突破境界,直至大道无藏。”

万师讲的清晰浅白,这个道理,却是人人都听懂了的。

万师见他们没有疑惑不懂之处,就继续说,“天地灵气其实遍布大陆,只是或有密集,或有稀疏而已。在灵气密集之处修行,自然是事半功倍,在灵气稀疏的地方,就要辛苦一些。

这就好比你在河里捞鱼,倘若一条河只有一尾鱼苗,你可能要辛苦几年才能有一点收获。但倘若在鱼苗成群的地方捕捉,轻轻一网下去,就会收获满满了。”

这个道理也好懂。只不过哪里才是灵气密集之处?这是很多人第一个想知道的答案。

万师立刻就说,“大陆的灵气密集之处,当属各个修真门派的山门所在。譬如我们昆仑的七十二云浮峰,那就是天下一等一的福地洞天。

其余的各个大小宗门的所在,也都是灵秀气韵之地。那么其它隐藏起来的灵气充沛之地,我们就称其为秘境或隐泉,是非常稀罕难得的修行之地。”

“你们此刻所处的云瑶小筑,也是昆仑精选的灵气充沛之地。作为启蒙入门阶段的灵气感应,是足够的了。”

万师这一说,大家就都有一种放心且骄傲的感觉。

“引气入体的最难的地方,在于它无法摸得见,也看不到。灵气无处不在,但你们却无法感应。

而所谓引起入体则是通过修行突破这种障壁,让灵气成为能为你所控,更为你所用之物。”

“灵气无形,你们无法察觉。但相信你们都曾经用手拨水,还记得用水划水时候的感觉吗,闭上眼睛,回忆一下。”

大家都闭目,冥想自己用手划水的那种轻柔、舒适,却又有所阻碍的感觉。

“灵气纳体,好比身体浸入水中,轻柔却有所阻。只不过这种感应不是通过身体,而是通过灵根。为何说凡人无法修行,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灵根,没有灵根,就无法感应天地灵气。”

万师说,“你们要学会不再只用眼鼻耳口手去感应世界,要用灵根去感应。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不要用眼睛,不要用鼻子,不要用你们的身体,而是放开心神,用灵根去感应灵气!”万师缓缓的说。

大家此刻都端坐在座位上,无心朝上,闭目冥想。

努力按照万师的说法去用灵根捕捉灵气,可这个说法总是太过玄妙,一直没有办法真的捕捉到所谓的灵气。

不少同学甚至急的有些气喘。

“不要急躁。天、地、人,是为三才。你们平日衣食住行都在天地之间,然而灵气却是在天地之内,三才之外。它在门外,你们要想着灵气无处不在,而你们身处妙处却不在此山之中。”

“只有跨过这个门槛,你们才能进入到灵气的世界。譬如你们现在的世界,其实是在一副画中,画中自有大千世界。但灵气是你们要从画中站起来,跨出来!”

画?!画在哪里?大家一面冥想,一面绞尽脑汁的在想象自己是扁扁的一副画,可是要怎么站起来呢……

引气入体,本来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正常来说,要不断的去感应,去练习,去捕捉那些灵气的契机。

倘若能三个月突破认知障,跨到那个门槛内,已经算是不错的成绩。

所以万师并不着急,他缓缓的歌颂引气歌诀,“灵根自存,双手抱虚,虚而实之,圆润无极。以纳天地之灵气,体转自如滚珠灵动……”

蓦地,万师感觉在这个学堂的一角,灵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作为九阶抱朴的修士,灵气的微弱变化都会引起他的觉察。在大殿东北角,均衡分布的灵气似乎微弱的向着那个方向缓慢的移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