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于飞(1969)

作者:李写意 阅读记录

反而磊落大方的任凭其他修士随意去尝试。

那么最为关键的第二次感应的时机,则由很多弟子自行把握。因为能感应到的人不多,不如随便尝试。

大部分人,会找一个自己觉得瓶颈的时候去尝试。

万一成功了,也算是再次突破的机缘。

只有少部分精英弟子,且极具恒心大毅力的人,才会到自己下一次大境界突破的时候去开启这个尝试的机会。

一般来说就是,金丹大圆满突破到元婴期的那个阶段。

毕竟,元婴大圆满后的突破,是虚无缥缈,万中无一的几率。

但鸾钧仙君任行易是正一年轻一代弟子中,极为有恒心毅力的人。他能一直忍住,忍到自己元婴大圆满的境界后。

原本任行易在那几日就隐约有了心潮澎湃的感悟,觉得是时机去叩察竖一碑,看能否让自己摘取这十万年的大机缘。

当初正一负责接待的执事弟子则好心告知任行易,在那几日已经安排了其他宗门弟子的游学交流,估计正门口会人来人往,不好单独设一个结界。

任行易听闻,就觉得缓两天再说,反正竖一碑在那里,又不会跑掉。

然后就出事了。

昆仑来游学交流的楚藏言,误打误撞的唤醒了竖一碑。

甚至让它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白色荧光。

见此情状,任行易也没有想那么多,直接以神识探入了竖一碑……

后面的事情,就是大家传言那样,他们都在这次的顿悟中,获得了天大的机缘,甚至双双突破了化神的境界。

所有人都在诟病任行易得到突破的机缘,来历不正。

可怎么就不正了?

竖一碑是正一道门的竖一碑没错吧,他是正一道门嫡系内门弟子啊。

他早就为这一天,准备了数十年了。

而且原本就打算要好好的去静心感悟竖一碑的。

不过是因为礼让游学的小弟子们,这才拖延了几日。

所以,当看到楚藏言撼动了竖一碑后,任行易本能的就用神识去查探,然后也被竖一碑拖了进去。

是的!

是竖一碑主动「拖」他进去的。

可这个理由,几乎没有人相信,大家都认为,是任行易在抢夺或者偷窃楚藏言的机缘。

当初在场的修士那么多,当看到竖一碑被惊动,有几个人能忍住不去探查一下?

其实除了任行易,在场的修士都曾经尝试去用神识感应竖一碑。

但他们都没有触发竖一碑的机缘。

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对符道的认知,或者说理解,没有得到竖一碑的认可。

倘若这个解释说得通,那么任行易当初能进入竖一碑,就不是在所谓的抢夺偷窃,乃是公平的竞争。

竖一碑认可了任行易的符道认知,然后才机缘巧合也进入了竖一碑,就这么简单。

明明是大家公平角力的事,到最后,反而嫡系内门弟子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之人,备受诟病。

这口恶气,鸾钧仙君任行易忍了太久了。

偏偏,掌门数次压制,不许他跟昆仑闹事,更不许他去跟楚藏言一争高下。说是要顾及到两大宗门之间的情谊,更不可挑起事端。

凭什么?

论对符道的传承和理解,任行易觉得自己不输于任何人。

甚至自己有感应的日子还在楚藏言之前。

只不过是一念之间,错失了先机,就变成了有口莫辩之人。

这么多年以来,任行易一直念念不忘,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荣光。

这件事,几乎成了他的心魔。

所以当极堃殿的星御仙君在游说他的时候,任行易开始动心了。

昆仑,他看不顺眼很久了。

而且,掌门师兄他也忍耐很久了,什么都要忍让,什么都要顾全大局,也不看看现在正一道门成了什么样子。

不仅被昆仑处处压一头,甚至连魂寰那种宗门,也能翻身压在正一的头上。

下面众多弟子都在抱怨,明明是正一道门费劲心力琢磨的符纹符箓,可人家魂寰直接拿了去,破解了符纹之后,铭刻在灵器之上,就变成了魂寰的灵器法宝。

正一弟子早就对此心存不满,仍旧是什么所谓的九大仙门,理气连枝的狗屁道理,正一就要忍下这口恶气。

可是掌门师兄就没想过么,这样的事情长此以往下去,门派弟子的修行和资源,都会被压榨下去,门派会逐渐式微。

甚至变成二流、三流宗门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要想重振门派,首先要跟昆仑讨要更多的灵脉资源,其次就要魂寰按头承认。但凡借用、化用了正一的符纹,都要分三成的利润交给正一。

只有这样才能维系正一道门的资源不断上涨,弟子们的修为不断加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