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断后遗症(4)

作者:千载之下 阅读记录

隔天,陈西瑞在学校小超市买了牛奶和橘子,八点五十提前站校门口等。

人情有来有往,别人帮你忙,你也得有点表示。

吴濯尘认为她这种“到哪儿都要拎箱牛奶”的做法纯粹属于无效社交,天真中透着愚蠢,求人办事儿真要能一箱牛奶解决了,那这事儿本身就不难办。

管他呢,他有他的判断,我有我的思想。

大约九点出头,一辆黑色库里南停在了她面前。

傅宴钦降下车窗,侧目朝她看去,陈西瑞东张西望了几圈,冷不丁瞧见面前的俊脸,笑容很快摆到位。

她凑到车窗边,语气真诚:“大老远的折腾您跑一趟,给您添麻烦了。”越过窗沿,将手里拎的东西搁到了副驾上,“现在满城飘柳絮,对呼吸道特别不友好,您得多吃水果多喝牛奶增强免疫力。”

几句日常交流,说了八百遍“您”,专挑马腿拍马屁,人才。

“我看上去年纪很大?”他问。

“啊?”陈西瑞被问愣了,“不大啊,您看着就很年轻有为。”

傅宴钦目光微偏,注意到了那敷衍至极的方便袋,上面印着某某超市的粗糙logo,一股子廉价感,“上次去你老师家,我记得你手上拎的是水果礼盒。”

被人拆穿图便宜买散装水果,陈西瑞的脸唰的一下变得通红,干笑了两声,解释道:“我在我们学校小超市买的,没看见礼盒,上次是正好路过水果店……”

“行了,东西我收下了。”傅宴钦打断她,从中央扶手盒里拿起那粉壳手机,一抬胳膊递了出去,“拿好。”

陈西瑞接过手机揣兜里放好,退后两步,想着机会难得,以后再想碰到这种大人物指不定猴年马月了。

于是冲人呲出一口白牙,问了句:“您开的是什么牌子的车啊?”

第3章 社交

目光炯炯,语言真挚,眼底藏几分笨拙的世故,不知是真蠢,还是段位过高。

傅宴钦并不想深究,这姑娘长得就不符合他的审美,性格也不是他所欣赏的沉静内敛。

他抬抬下巴,示意她去前面看车标。

陈西瑞听他话,绕去车头查看,很快绕了回来,满眼流露出羡慕:“这车标我认识,劳斯莱斯的小金人,我在网上经常看见有人晒,今天是第一次离这么近见着实物。”

傅宴钦没做声,拿起中控杯架上的苏打水,拧开喝了两口。

男人骨子里的倨傲令她望而却步,也许吴濯尘说得对,自己真是脑子进水了,陈西瑞勉强维持微笑:“劳斯莱斯真好看,就适合您这种气质的人开。”

傅宴钦撩起眼皮看她,要笑不笑:“我什么气质?”

语调低缓,再配上那双凉薄凌厉的眼睛,似乎能洞穿她的所有小心思。

陈西瑞没言语,尴尬地蜷了蜷脚趾,没想到人情社会的第一次探路,竟迈得如此艰难。

空气凝滞,周围声音似乎都消失了。

“多大了?”傅宴钦忽问。

陈西瑞保持一贯的社交笑容:“我二十一了。”

傅宴钦把水放回杯架中,“还在上学?”

“嗯,我是大学生。”

“我也没把你当高中生。”

“那个……”陈西瑞笑得像朵含苞待放的小茉莉,她妈说了,与人交往贵在真诚,微笑恰恰就是真诚的外在表现形式,“我今年读大四。”

傅宴钦目光落回到她脸上,那眼神不像是在看女人,而像是在看一件物品,平静,犀利,又略感无趣,“脸不够漂亮,身材也不够好,小姑娘,我劝你还是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吧。”

陈西瑞的社交笑容慢慢僵在脸上:“比…比如呢?”

“自己想。”

车窗升上去,男人的脸彻底掩在玻璃后面,下颚线条清晰而冷淡,与他刚才戏谑的口吻仿佛出自两个人。

引擎声轰鸣,汽车绝尘而去。

陈西瑞直起腰,心想白瞎我一箱奶了,叹口气,跑到路口东南角的凹面镜前,仰头照了照镜子,自我评价:鹅蛋脸,小蛮腰,大长腿。

这不还凑合嘛。

回想男人刚才的那番话,陈西瑞在心里归纳总结了一套与人交往的新经验:夸人先夸气质,送礼首选礼盒;五分真诚,五分客套,凡事不能太激进。

学校门口车流穿梭,行人往来不断,陈西瑞喜欢这个时间段的城市,阳光穿透薄薄云层,抚照大地,万事万物都长在春天里。

她发了会儿呆,低头一看手机,右上角的电量显示不足20%,给它插上充电宝,动身前往图书馆。

室友帮她在图书馆三楼占了座位,陈西瑞蹑手蹑足地过去,把包轻轻放到桌上,问苏瑜:“你什么时候过来的?”

“六点半。”

“太优秀了。”陈西瑞竖起大拇指,着实佩服室友雨打不动的恒心,苏瑜在她大腿上拧了一把,“马屁精,快点看书。”

苏瑜是她最崇拜的那类女孩,勤奋,刻苦,悟性高,手握一篇4分的sci,大二就确定好以后要从事普外方向,并联系好了导师。

从她身上,陈西瑞感受到一种向阳而生的涵养,它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多多少少受其影响,陈西瑞也很刻苦,但是总发挥不到点子上,在高手如云的医学院,她的成绩只能排个中等水平。

开学第一天,导员在迎新会上问他们:“你为什么要学医?”

各式各样的回答背后可以延伸出无数个煽情励志的感人故事,轮到她时,她激动地站起来,念出那段在心中打好的腹稿:“人生无常,世事难料,人类在疾病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啊……”饱满昂扬的播音腔,像奔赴战场前的动员口号,给大伙儿都听愣了。

想当初报志愿,她和林美珍什么都不懂,对着报考指南研究了整整两天,后来实在看累了,在首页随便圈了个学校,“就它吧,它分高。”林美珍说:“我闺女真棒,人生大事都是自己拿主意。”

就这样,陈西瑞稀里糊涂进了北潭,学了临床。

馆内静得出奇,偶尔能听见一些零碎的脚步声。

陈西瑞沉下心来,将这段时间在临床上学习到的东西整理成笔记,对着专业书和指南细嚼慢咽,难以消化的地方,她都做了标记,打算回去再翻翻文献。

中午去食堂吃饭,苏瑜问她有没有想好方向。

“内科吧,外科太熬人了。”陈西瑞眼角眉梢流露出淡淡的焦虑,“可我还没想好具体选哪个科。”

“你不是很想留在北潭吗,我听说张克勤教授今年有两个招生名额,你可以试试。”苏瑜给她指了条明路。

“消化内科的张教授吗?”

“对,他虽然是出了名的严格,但特别关照自己学生,你要是报了他的研究生,能留下的概率非常大。”

陈西瑞心想真是瞎忙活一场,选个好导师可比搭建桥梁容易多了,“那我这几天就给他发邮件。”

苏瑜嗯了声,又给她喂了颗定心丸:“张教授招学生只要本校的,你还是八年制的,他肯定喜欢。”

“嘿嘿。”

陈西瑞心里终于有了点谱,系里好多人都提前定好了导师,她为此特别焦虑,这下好了,起码小方向有了,不至于像只无头苍蝇四面碰壁。

食堂里人来人去,环境乱糟糟的,陈西瑞坐在椅子上有滋有味地吃着饭,她最爱食堂的韩式辣白菜牛肉汤,就着汤能吃三两饭,价格也便宜,才十二块钱。

饭吃到一半,有人拍她右肩,陈西瑞扭头朝右看,没看到人,接着左肩被拍了两下,朝左看,也没看到人。

吴濯尘端一份烤鳗鱼饭,在陈西瑞身旁落座,手里的饭刚摆上桌,就被她薅走了小半。

“手机拿到了没?”他问陈西瑞。

“拿到了。”陈西瑞先尝了一口烤鳗鱼,然后从自己碗里捞出几片牛肉给他。

“你拎的那些东西,人收了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