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宠姨娘有点忙(8)

宋萃玉掀开小帘子,在天色将明未明之际,看了那朱红色大门一眼,上头的黑色牌匾上用金色字写着大大的宋府。

如果没有意外,她这辈子不会再看到第二次了。

就这样离开了生活十五年的地方,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度过余生,她必须承认她确实担心忐忑,她也不求什么受宠,只希望仁王世子不要太难伺候就行。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不知过了多久,宋萃玉终于听到一个婆子的声音——

“宋姨娘来了,开门。”

她俏俏掀开轿帘往外看去,角门。

也是,贵妾说难听点就是个姨娘,仁王府当然只会开角门。

轿子又行了一会儿,终于停了下来,一只短胖的手掀开轿帘,“宋姨娘下轿吧。”

宋萃玉下了轿子,眼见说话的是个年约四十岁的嬷嬷,脸很圆,长得就是一副精明样。

“老奴鲁婆子,见过宋姨娘,还请姨娘上马车。”

宋萃玉以为自己听错了,“马车?”

“是,已经准备好了。”

一身妾室粉红的宋萃玉看了看,下轿的地方并不是什么房舍跨院,而是王府的马车棚,十几匹高大的骏马在草坪上跑踏,一旁竹棚下停着几辆宽大的黑檀马车,其中一辆帐幔是用只有亲王可用的深黄色,帐幔上扑腾着三爪黑龙,另外一辆是深棕色,图案是展翅祥鹤,乃仁王妃所用,这两辆放得特别明显,其他几辆也有明显排序。

至于自己要上的马车则是深绿色的,颇大,外面有牡丹刺绣,显得十分精致,后面跟着两台深蓝色的马车,看来是要让她带来的下人乘坐,还要放置她带来的事物。

可就算是王府,也不可能大得这般夸张,得换坐马车吧?

宋萃玉脱下碧玺手串往那鲁嬷嬷手里一塞,“初来乍到,规矩全然不知,还请嬷嬷说得详细些。”

那鲁嬷嬷多精啊,一看那碧玺是上好的成色,少说也要两、三百两,立即装出一副同情的样子,“这个……老婆子是下人,也不太好说,只能说这是世子的意思,姨娘可不好违背。”

宋萃玉看她像便秘似的,话说得吞吞吐吐,心情有些烦躁,但又不好显出来,只好再摘下金臂环,“嬷嬷拿着吃些点心。”

鲁嬷嬷心里高兴,脸色却更苦,压低声音说:“世子不接受这桩喜事,要把姨娘送往郊外的别庄,过角门只是做给大家看,表示我们仁王府说话算话,姨娘可得想开些。”

她要被送往别庄?她可以不用伺候世子?宋萃玉几乎要跳起来了,喔耶!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哈哈哈!

原来世子不难伺候,只是不待见她,开心。

她这几天一直在猜想世子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头发因此掉了好多,又想着要跟一个没感情的人同床共枕,她就忍不住冒出一身鸡皮疙瘩,她什么情况都揣想过了,就是没猜到世子不想见她,真是太好了!

以后她就带着万贯家财在城郊当山大王,而且她就算偷偷回家,仁王府也不会知道,至于宋家那里就更好交代了,这可是世子的意思,不能得宠不能怪她,见都没见过,怎么争,是吧!

鲁嬷嬷用手秤了秤那金臂环,份量很足,于是又好心地补充道:“姨娘放心,那庄子可是极好的地方,风景优美,在那边住上一阵子,什么烦心的事情都没了,姨娘在那边上头没人,想开些自然能逍遥自在。”

“再问嬷嬷一句,现在什么时候了?”

“快酉时了。”

所以她坐了差不多十个小时的轿子,难怪全身僵硬,不过听到要去别庄的好消息,她只觉得骨头轻了不少。

宋萃玉尽量让自己不要笑出来,故作镇定地说:“郝嬷嬷,良枝,锦绣,你们都听到了,这是世子的吩咐,我们上马车。”

鲁嬷嬷见她没有哭闹,很是意外,但也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她还真怕这姨娘受不得刺激晕倒,那可难办了,现在可好,自己爬上马车多省事啊,她连忙指挥下人把姨娘带来的十二担事物装在后头那辆马车,妥当后,车夫一扬鞭,鲁嬷嬷也跟着爬上去,往郊外去了。

怎么说呢,当一宅之主的感觉真的好爽啊!

这个年代没啥娱乐,为了怕晚上睡不着,宋萃玉白天也不敢睡太晚,总是日出时分就起床,然后沿着院子跑个半小时,减肥顺便放松心情。

刚开始,别庄的人还以为她受不得刺激,发疯了,但经过她用力推广,现在已有不少下人有事没事会跑上两圈,运动可以让人精神变好,体会过运动的好处,大家都回不去了。

然后她也知道了,仁王世子叫作赵天霁,名字是皇上亲自取的,那圣旨现在还供在王府的佛堂上,赵天霁虽然不待见她,但也没刻薄她,鲁嬷嬷每个月都会送来五十两银子,十两是她的例银,十两是整体厨房支出,管家嬷嬷三两,二十四个下人月银各一两,最后剩下的三两则是其他支出,一年四季也会按照姨娘的分例送衣服鞋袜过来,最重要的就是,下人的卖身契都在她手里。

这些下人在别庄的日子过得超爽,尤其是管家嬷嬷,把别庄当成自己的住处,把两个女儿当成千金大小姐,真正主人家到了,哪会开心?

宋萃玉刚到时,因为鲁嬷嬷在,那些人不敢怎么样,等鲁嬷嬷隔日回去,管家嬷嬷马上拿乔了,这个不行,那个不准——对,姨娘就是两个菜;对,姨娘不能天天洗澡;丫鬟是打扫院子的,姨娘的粗活得自己做才行;姨娘该起床就得起床,虽然是在别庄,也不能偷懒。

宋萃玉火大了,当天就叫了人牙子来,把那管家嬷嬷一家三口卖了,立威。

众人见状,突然对她亲切不少,宋萃玉一问之下才知道,管家嬷嬷平日作威作福,人人讨厌,两个女儿明明是丫鬟,却仗着管家嬷嬷的威势欺负其他人,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而她一来就把讨厌鬼撵走了,对他们来说她当然是好人。

宋萃玉详细问过,知道一个于嬷嬷在别庄做了二十几年的活儿,识字又会看帐本,便将她提拔上来当管家。

于嬷嬷又惊又喜,月银从一两变三两,她的孙子们就可以进学堂了,她自然十分尽力。

换了管家嬷嬷,别庄照常运转,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了一件事情,宋姨娘手里是有卖身契的,该下手的时候也不会手软,所以园丁把院子里的花草树木都整理得漂漂亮亮、整整齐齐,厨娘也不敢偷斤减两,该出什么菜就是什么菜。

宋萃玉很满意,小日子简直太美好了。

在别庄这两年,她有事没事就去指导厨娘做菜,她是不会做菜啦,但吃过啊,厨娘三十几年经验,手艺好,悟性高,她讲,厨娘做,也做得有七、八分样子。

汉堡有了,薯条有了,椒麻鸡有了,披萨有了,她只差一台“唉凤”,就可以变成现代人了。

三个厨娘刚开始对她半信半疑,现在对她无比崇拜,还认为她不愧是大户人家出身,懂得就是多。

宋萃玉坦然接受她们的崇拜,心里一点不好意思的感觉都没有。

这美好的秋日,看着纷黄银杏,在凉风习习中啃着盐水鸡爪,简直 是人生一大乐事,母亲上回来别庄看她的时候,一直要她去求仁王世子,让她过继个孩子,女人有了孩子,比较不会觉得日子难熬之类的。

她才不要,她现在是别庄老大,说一不二,日子舒爽得很,等小婴儿来了,老大就变成小婴儿了,她绝对不要失去自己的地位。

宋萃玉把鸡骨头扔进瓷桶里,又从盘子拿起一只开始啃,盐水鸡脖子跟盐水鸡爪真是人间美味,好适合一边看书一边吃……

“姨娘,大喜。”于嬷嬷一边推开格扇跑进来,一边大声嚷嚷,“大喜事啊!”

良枝皱眉,“姨娘在看书呢。”

“良枝姑娘见谅,真是大喜事啊,老奴这才忍不住的。”

简薰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