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徐徐抱碗来(29)

作者:泛泛无言 阅读记录

皇上那儿总忙着,我又避着嫌,便不大往勤政殿去求见。这年七月初七也称了病躲着,我正坐在廊下纳凉,皇上却来了。

我看他在月光里负手款款走过来,脸上笑着,便站起来。看他今天jīng神很好,我宽心了许多。

“皇上怎么来的这样早”

“往年总等宴席快散了才来,月亮都下去了,今年就好好同你看月亮。”

我便命小太监又端了张藤椅来,俩人就各自在椅子里靠着,天气有点闷,我便时不时给他打着扇子。

初七的月亮就弯弯的一牙儿,西边像被咬了一口一样凹着,看着瘦小伶仃。星星倒不少,如莹水闪烁,像天上真汇了一条天河。

“臣妾瞧着这月亮,倒像什么人不给它饭吃,可怜巴巴的。”

他突然一乐,探过身子来勾了勾我鼻子:“便只有你脑子里全是吃饱了吃不饱,古人都说这叫月有yīn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yīn晴圆缺。虽然臣妾没读过什么书,但这却还是知道的。”

“意随,若有一天我们两个隔了很远,你便抬头看看这月亮。”他抬头看着月,眼神又悲伤又温柔。

“皇上说什么呢,意随说过了,意随陪着你,一直一直陪着你。”

他不再说什么,我便慢慢靠到他怀里去,直到半夜露水重了才起来。我仔细一瞧,他却轻轻闭着眼已经睡去了,眉头却还是不舒展,我伸手去摸他的脸,他就猝然醒了。

“几时了?”

“回皇上,已经四更了。”

“那你便快歇了吧。”

“皇上呢?”

“朕还有折子要看。”

说着他便起身匆匆走了,夜又深,须臾我便看不见他的影子了。

我回去却心烦意乱,写了半日字才睡下了。

第27章 尾声

元宵节过了一阵子了,京城慢慢的化了冻。到了二月末,柳树桃树都抽了芽。

打三月初姝宁就闹着非要去放空钟,我看天时时风大便不许她去,说起来京城孩子们的这个说法我是知道的。“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只是不知道她从何处听来这个。

十月初,西北那边传来消息,说战局已经平稳。我心里稍安些。虽不大见得着皇上,但想着他应该轻松了许多。

腊月十一,皇上却突然命大皇子去驻守伊犁,过了二月即动身,且非诏不得回京。

既然局势已经安定下来,却偏偏这个时候将大皇子派出去,宫里免不了有议论。我虽是没有什么心思的,可在宫里也已经过了十二年,我猜得到这背后的用意。

但是我不敢信。

过年皇上依旧是到棠梨宫来,姝宁年纪小,十分熬不住,便已经睡了一觉,半夜闹饿才醒了。醒来看见她父皇来了,揉着眼睛要父皇抱,皇上便笑吟吟的把她抱在膝上,又命人起了锅子,外边下着雪,屋子里却是热热闹闹的。

晚上灯暗,不知道是不是我多心了,老觉得他看着脸色不好。

昕渊吃个饭也是端端正正的坐着,皇上便问他:“今天读了什么书”

“回父皇,今日读了庄子的《天运》。”

“记住了哪几句”

“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为辩;名誉之观,不足以为广。”

“对这句话昕渊是如何想”

“昕渊不愿意为名声所累,因为名声不能增广我的本心。儿臣自觉又没有‘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境界,这样想来名声不仅会带来好处还会带来坏处,儿臣想活的自在。”

我看皇上仿佛是在仔细想些什么。我便夹了烫好的鹿肉过去,笑了笑说:“这孩子便是喜欢看这些书,可也不知道先生怎么许他小小年纪便读的。”

他便也笑了笑:“朕却觉得昕渊这样很好,很有你的性子。”

吃了夜宵,姝宁又困了,便让各自的rǔ娘带了下去,就歇下了。

初一他又是早早的起来,我边帮他理着领子,边让觅儿找了前两日现缝的狐狸皮风毛斗篷来,唠叨着他要多休息,我却知道我也是白嘱咐。

他就站在我面前乖乖听着我絮叨,边看着我笑。

后来他再也没有这样站在我面前过。

过了早朝没多大一会,我听着外边乱糟糟的,心里便十分忧虑,让觅儿去问,太监宫女都匆匆的,问不出什么。我想着万一出了什么事总有人来递话,便又耐着性子等了两刻,却一直没什么消息。

我到底按捺不住,匆匆去了勤政殿。

他不在。

他慌了神,素日我巴不得他不在勤政殿,可今日他为什么不在

我转身去了他的寝宫。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