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徐徐抱碗来(6)

作者:泛泛无言 阅读记录

我说我不知。

嘉贵人脸色暗了暗,说容嫔死了,悬了一个嫔位出来。

这样一说我便明白了,慧妃有个妹妹,若没记错,是个贵人罢。

而嘉贵人是极招皇上喜欢的。

我问她,那你对这嫔位,可有想法?

她看着我说,若没有,我何必去和她jiāo好。

我隐隐是知道她是个有心气的人的,我还记得三月那天,秀女们都还懵懵懂懂的,她大大方方的来到棠梨宫,对我说,我是漪兰殿的林贵人。

我把剥好的桂圆递给她说,不管怎么样,千万保重自己。

这宫里的斗争,说多,也不多。说心机,也没那么多心机。

单刀直入,却很难避开。

因为真的没有那么多人去在意你是不是衔冤负屈,是不是含恨而终。

不斗有不斗的活法,像我,乐得自在。但是若是开始斗,就必须要走到一个极高的位置去。

转眼到了年下,宫里开始热闹了起来。我这种小小常在,却是很清闲的。

怡贵人产期将至,身子不方便,我和嘉贵人良贵人打牌都凑不齐人,整日整日聚在一起绣些小玩意,实在是无聊的紧。

说起来我也没认识其他多少人,新的小主虽然不少,却并不是所有人都互相jiāo好,多是三三两两的相熟起来,其他便只是过场上走动罢了。

而我位分低,也谈不上有什么礼节上的往来。

腊月十七夜里,下了好大的雪。

腊月十八起来,外面是白茫茫的一片,晌午暖和了不少,我在廊下晒太阳晒的无聊,就让觅儿在扫gān净了的院子里撒了一些米谷,用个竹篾篓子罩上,再拿根筷子支起来半边,筷子上拴根长长的绳子攥在手里。

等了半日却没有鸟儿来吃,我闷的都快要睡着了,突然听见两声鸟叫。一抬头西南角的树枝上两只喜鹊停着,我看它们,它们也歪头看我,半天不肯飞走。不知道是不是下雪天寻不到吃的。

我想了想便叫觅儿把陷阱撤了,又多撒了些米在地上,便回屋睡午觉了。

一觉醒来已经快掌灯时分,我披上斗篷去外边一看,地上gāngān净净的,树上也空空的。

也就这么过了年。

又过了正月十五。

正月二十六,怡贵人产子,晋怡嫔。

皇上好像是欢喜得很,这是他的四皇子。比三皇子小了四岁。

我和嘉贵人良贵人也欢喜得很,怡嫔同我们一起这么久,性子柔软善良,这几个月我们唯恐哪里出点什么事,终于也可放下心了。

四皇子满月那天,我悄悄问嘉贵人,现下怡贵人晋了你心心念念的嫔,你可气

嘉贵人从绣着的肚兜上抬起头来,剜我一眼笑着说,你这个做gān娘的,一根线劈四根还累不坏你怎么还有劲儿在这里嚼舌根子

我白顶了她两句便收了话头,接着细细的绣我的小枕头去了。

我嘴角的笑收都收不住,觉得这样的日子真是太好了。

第7章 意却平

二月过完,我入宫也早满一年了。

算着今年的清明节该是三月初九。

三月初七晚上我让觅儿把扎风筝的竹篾子放水里泡着,初八晨起上谨妃娘娘那儿讨了彩色的墨来,又叫谨妃娘娘身边画刺绣样子的宫女教我画了去年就想做的沙燕风筝,细细在翅膀上画上五彩的蝙蝠。

听小太监们说,这个风筝样子是“福中有福”的意思,是顶好的。

晌午过了一会儿,我便拿上晾gān的风筝去漪兰殿找怡嫔,这风筝便是送给四皇子的。

赶上嘉贵人正欲从怡嫔处出门,说是找良贵人要前两日许她的新帕子去。我上前拉着她的袖口说:“你这藕粉衣裳颜色倒好看的紧。”嘉贵人嘻嘻笑着回我:“那你快快去给我糊一个同色的风筝来,让我明日也威风威风,只有我们小太爷有,那可不成。”

怡嫔在榻上抱着四皇子,招呼我坐下。我便笑着作势甩了她的袖子:“什么稀罕东西,没得让人笑话你,一个风筝也要和小孩子争一争。”

嘉贵人说:“不是我争,是你当了gān娘,心越发偏的放不下别人,倒越发像个老妈妈了。”说着便出门去,我也笑了笑不理她。

和怡嫔聊了会闲话,正欲回宫时,听见通传说皇上来了,我便从榻上急急下来,同众人行礼。皇上令免礼后,低头退到宫女移来的方凳上。

皇上逗了逗四阿哥,指着炕几上的风筝说:“这是哪里来的”

怡嫔便说是徐妹妹。

皇上喝了口茶,点了点头,“嗯,棠梨宫徐氏,朕知道的。”

不知怎么的我就觉得这不是什么好话,脸隐隐发着烧。

又过了片刻我起身告辞。

出门时天已经薄薄的黑上来,回去之后小厨房备了四菜一汤,我觉得也就荠菜豆腐丸子让人有些食欲,随便吃了两口便和觅儿去糊风筝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