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东流水(出书版)(18)

正在她伤心时候,远处又传来战马的嘶鸣声,清洛一震,从情绪中恢复过来,想来是她先前碰上的那一队天朝军士追过来了。她向四周望了一望,依稀记得爹爹曾带自己到这个山谷中来过,山谷间有一条小路应可通往自己所住的靖南山山腰。她站起声来,抹去眼泪,找到了那条小路,熄灭火把,向小路深处行去。尚未行得多远,已可见火龙接天而来,那队官兵终是追上来了。

官兵的声音越来越大,清洛却不担忧,这条小路,如果不是有心之人,白天尚无法发现,更不用说是这夜间了。她提起真气,发速行走,不到半个时辰,便已隐约可见自家的房屋,远远看去,爹娘房中象是透出一线灯火。清洛心头狂喜:莫非爹娘尚在家中?

发力向家中奔去,待到屋前,看得真切,爹娘房中确实燃有灯火,清洛大喜,欲要大声呼唤,却见几人擎着火把从房中走出,不由得把到嘴边的呼声咽了回去,隐起身来。仔细看去,那几人身材魁梧,身着铠甲,看样式与先前碰到的天朝官兵服式相差无几,自当是天朝的将士。

大喜之后是失望,清洛一口气再也顺不过来,慢慢的坐于地上,却也知道控制着不发出声响。朦朦胧胧中那几个将士的话语传入耳中。

“何副将,燕兵的俘虏可曾说真切,那挡敌的英雄竟真是失踪十余年的‘铁胆忠卫’李侍卫吗?村民们可真是言道李侍卫居于此屋?”一把清朗有力的声音问道。

“启禀萧将军,那些俘虏自身并不识得李侍卫,是他们的领军认得,并于阵前相询,而李将军也坦然承认,末将后来又曾向此地未及逃离的村民询问,得知李侍卫于十余年前搬到靖南山,修建此屋居住,自称姓李名益,想来定是李正益侍卫长无疑了。”那何副将答道。

“这李侍卫十余年前失踪,先帝还曾派人寻找,想不到竟是居于此地,他可还有亲人?”那萧将军继续问道。

“禀将军,李侍卫一家四口,夫人姓林,尚有一子一女,我军进驻此地后,便在村民的带领下前来寻找,却已不见一人,想是李侍卫知战事凶危,早已遣散亲人。”

那将军在屋前来回踱了几步,叹道:“李侍卫当年风采,我也曾听师傅讲述,一直对他倾慕不已。想不到这次竟是靠他一人救国于危难之中,只是,他生性刚强,于此一役中又杀伤燕兵无数。给燕兵俘获,只怕凶多吉少,唉!”

“给燕兵俘获”几字传入耳中,清洛顿时一振,原来爹爹并未战死,转而又一震,爹爹血战燕兵,只怕是身负重伤,又给燕兵俘获,可真是凶多吉少。想到此处,她恨不得插翅飞过涞水,到燕兵营中救出爹爹。

那几个天朝将士又交谈了几句,火把照映中,步下山去。

待得他们去远,李清洛从树后走出,推开房门,进入爹娘房中,点燃烛火,四顾而望,房中依旧是自己离开之前的样子,床上的被褥依然是叠得整齐,桌上的铜镜却已有一层淡淡的灰尘,想是已有几日无人拂拭,清洛再也忍耐不住,泣道:“爹,你可安好?娘,小康,你们又去了何方?”

她迭遭变故,加上先前在洞内曾经昏迷,又穿着湿衣服穿山越岭,此刻到得家中,却未见亲人,已是支持不住,昏睡了过去。

待得她从昏睡中醒来,发觉烛火早已熄灭,清洛站起来,步出爹娘房中,到自己房中取出自己日常练武时所用长剑,又拿了几件衣裳和娘亲给自己的首饰,背上包裹,手拿长剑,步出大门,回首望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木屋,擦去泪水,心道:清洛,你一定要坚强,现在爹爹身陷敌营,娘亲和幼弟均不知去向,现在就要靠你自己了,一定要救出爹爹,寻到娘亲及弟弟,一家团聚。

振作精神,清洛向山下行去。此时已是明月高照,依据明月的位置,清洛估计自己大约昏睡了两个多时辰,此时已是丑时了。

行至山下,隐约可见涞水河边至杨家村灯影幢幢,营帐连天,想来那萧慎思将军便驻军于此,与燕兵隔河对峙。兵营中不时有战马嘶鸣,一派大战将临的气氛。

清洛停步想了一想,终觉身上这身女儿装扮实在不适。便悄悄潜入杨二愣家,二愣家也是空无一人,想是燕兵到来,到哪里躲了起来或是向南投靠亲友去了。清洛知杨二愣有个大哥与自己年岁相仿,身材也相差不多,她从兄弟俩的衣柜中翻出一套农家少年的衣衫,将自己身上的衣衫换了下来,又将头发挽起,塞于青帽之中。看着自己的农家少年装束,虽是处于离愁别恨之中,终究是少女心态,轻声一笑。

箫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