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城(34)

让黄芪高兴的是她一回学校就收到了小英寄来的信,信里说他已经去医院看过打了破伤风疫苗叫她不要担心;说军训让那些不良少年狠狠吃了苦头回来收敛多了没人找他麻烦叫她别惦记;说市里组织一个小学生数学竞赛特训班的选拔,莎莎考得不错,姑妈正在积极奔走想把莎莎弄到实验小学来;末了可能是觉得信不够长,或者怕她回信不知道说什么,他还像模像样地附了一道带图的物理题向她请教。

小英的字工整娟秀,黄芪爱不释手地反复看了无数遍。她正儿八经地把那道题的解法步骤详细地写下来,又把自己这段时间的笔记重新整理重点抄了一遍,抄出来厚厚一本,都给小英寄过去。

过了十几天,小英的回信又来了,仍然是说说自己的近况,笔记里有些看不懂的地方列出来问她。黄芪一一解答,再附上最新的笔记更新。

两人就这样维持着纯洁的笔友学伴关系,每月来回书信两三封。黄城主有时内心情感澎湃难以自已,忍不住写下一些类似“我好想你”这样的肉麻字眼,但对照一下上下文那些正经八百的学术讨论,又脸红地赶紧删掉了。毕竟还是高中生,学业为重,咱不搞早恋那一套,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为主。等满了十八岁上了大学,一切就都好说了,嘿嘿!

黄城主的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每天去传达室查信成了她最大的快乐和期盼,即使没有她的信也不会气馁,那代表着明天还可以继续来查,仍然怀着期待,不是很好吗?

唯一让黄城主耿耿于怀的是不能和小英见面。她多次在信里重提周末一起找地方自习的事,小英要不说没空,要不就索性视而不见。只有过年回老家,几个初中同学组织了一次小型聚会,她和小英才借机见过一面。

过年发现小英又长高了,军训时她特意比过自己齐到他眼睛,才三个多月她就落到他颧骨那儿了,这让黄城主高兴的同时又有点失落。

这样书信往来了一个多学期,最为轻松的高一很快过去了。高一下学期的期末考试是全市所有高中统考,黄芪考了640分,全班二十几名,全市七十多。

她很关心小英考得怎么样。她在班主任办公室门口看到张贴的全市前500名的学生名单,里面没有小英,甚至没有一位三职高的学生。

她盯着名单看了半晌,身后有人和她搭话:“黄芪,你这次考得不错哦,打算选理科继续留八班了吧?”

黄芪回头一看,居然是白露瑶:“是啊,你呢?”

高一升高二文理分班,本市重理轻文的风气很重,一中每年只有一个文科班,从前八个班里抽出转文科的学生重组,这次期末考试就是分班最重要的依据。

她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白露瑶真的说:“我打算去九班了。”

黄芪有点意外:“你理科成绩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去文科班?”

因为重理轻文的传统,一般只有理科实在跟不上、偏科严重的学生才会迫不得已去读文科。白露瑶各科成绩比较均衡,这次也考了620多,算不错的成绩了。

白露瑶说:“我的分数在八班只能排中等,数理化那些科目我确实不如你们擅长,都是靠笨鸟先飞家教补课才勉强跟上。按照这个趋势,以后最多也就能考个好点的一本。我爸妈……对我期望挺高的。去文科班我的优势就大多了,尤其数学好一点的,在文科班很沾光。”

“你想得真远,我从来没考虑过这些,有什么就念什么。”黄芪不好意思地抓抓头。她发现白露瑶比高一刚入学时成熟多了,想问题全面而透彻,也变得很有主见,根本不像个才十四岁半的小妹妹,以前那种迷糊拖拉的作风已经一扫而空。也许那件事,真的对她影响很大吧。

白露瑶从军训基地回来后接受了三个月的心理治疗。她本来就上学早年龄小,父母想让她休学一年,但她自己坚持不肯,寒假过年找家教把缺的半学期课补上了,年后回学校照常上课,成绩也没有下降。黄芪觉得挺佩服她的。

因为在军训中的英勇表现,黄城主很得人心,白露瑶和朱心怡都对她态度大转,成了黄城主上高中换学校后新的密友死党。可惜她们俩都要去文科班了。

不得不说白露瑶在选文理科这件事上的确很有远见,她以八班中等成绩进入文科班,一直保持着领先优势,高考以全市文科第四的成绩考入P大社会学系,比八班很多人的大学都理想。这点黄芪自愧不如。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在高一结束的这个夏天里,黄芪所想的无非是还好这次考得不错,可以安稳地留在八班了,以后还要加倍努力才行。大学要去哪里,学什么专业,她完全没有概念。

上一篇:皇姑 下一篇:不学鸳鸯老

时久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