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娘娘早上好(176)

于是他点了点头,道,“好!既然如此,那此事就由你们协助几位老大人,他们口授,你们记录,尽快将兵书初稿整理出来。”

没能将差事推出去,老参谋们苦了脸。

等李定宸一走,就抓住这些胆大妄为的年轻人,狠狠训斥了一顿。但训斥完了,陛下交代的任务还得做不是?再说,这些老大人们当着李定宸的面是那样说,但心底也难免有些不服气。

武将怎么了?武将难道就真的比文官差?

都知道成立参谋部的事,可以说是陛下一意孤行,在朝堂上舌战群雄,才说通了内阁和朝臣,将这个新部门给立了起来。而从参谋部成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却一件像样的差事都没办过,这些老将们心里也没底。

但现在不打仗,他们就是个闲散衙门,再担忧也没办法。

如今陛下交付了新的任务,虽说令人挠头,但总归是有事可做了。

于是几位参谋牵头,也将编撰兵书的事情立了起来。

李定宸回来跟越罗说了这个笑话,越罗便忍着笑道,“这可不成。不识字,还不能学么?”

“此言有理,便是现在不学,以后也是要学的。”李定宸点头附和,“这书写出来,朕总不可能再安排个文官给他们宣读吧?下面的士兵可以不识字,这些将领们,都该着手学起来了。”

越罗闻言,脑海中灵光一闪,又冒出来一个念头,“这些武将们不是总抱怨承平年间没有仗打,升迁太慢么?不如在军功之外,也允许他们如文官这般考试升迁。”

“这不就是武举吗?”李定宸沉吟道,“恢复武举,只怕朝臣们不会同意。”

因为知道李定宸的性子,所以现在朝臣们对这方面非常警惕,根本不用考虑。

“不是武举。”越罗道。其实武举的考试内容,就跟李定宸从前在神武卫之中挑选伴读一样,要求个人的勇武比较多。但越罗要考的却是武将,自然有所不同,“考兵法和对战。”

“兵法倒罢了,对战怎么考?”李定宸不解。

越罗道,“陛下从前不是还想过让军队换防么?只是种种缘故,难以施行。倒不如让临近的驻军时时互相对战,既能以此练兵,也可以令他们互相监督,算是考试的一环。将官门的升迁也罢,朝廷军饷分配也罢,都按着考试结果来,如何?”

“如此倒是十分有趣。”李定宸脸上立刻露出几分期待,虽然明知道朝臣那里估计很难通过,但他现在满心兴奋,决定排除万难一定要将此事定下来。

而且如越罗所说,按照演练结果分配军饷,那么就可以节省一部分,正好用于对战消耗。

以前除了九边之外,朝廷对各地都是一视同仁,把这些军队都养费了,根本不能用。用这种办法操练起来,往后真到了用兵之时,也就不用太担忧了。

演练的事可以暂时放一放,但军中将领们须得读书识字这一项要求,李定宸却是立刻就着人通报下去,又惹得武将们叫苦不迭。

但连着编了两部书,连军队都要求读书,却也可见皇帝对这件事的重视。于是朝中不知怎的忽然就刮起了一股著书立说的风气。而且这风气还很快就从朝堂吹到了士林,引得不少人意动。

尤其是那些屡试不第,但又有一颗功名之心的文士。若是自己编的书能入得皇帝的眼,也就可以跳过科考这一关,直接入朝。

不过都知道陛下爱的不是诗词文章、风花雪月,所以大部分人虽然有心,但奈何自己在杂学之上,并没有太多的造诣,只能扼腕叹息,懊恼自己从前不曾将精神放在这些东西上。

但大秦人口众多,总有对杂学造诣极深的人,甚至其中某一部分,本来就一直在将自己的研究写成文稿,只是没有系统的整理过。如今这风气一吹,他们也就动了将文稿集结成书的念头。

于是这一年底,在兵书和农书还在打磨的时候,已经有两部书稿送到了李定宸和越罗面前。

一部是医书,另一部则是杂谈,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复杂,山川地理,天文气象,乃至墨家器械工具都有。

这两部书完全出乎李定宸的预料,也让他陡然发现,大秦还是有许多人才的。科举虽然是选材大典,但总难免有遗漏的地方。或许,得想个办法让这些人才也都为朝廷所用了。

李定宸和越罗排排坐着将这两本书翻阅完毕,都是一样的想法。

越罗道,“我大秦果真人才济济,可惜从前一直散落民间,倒是白耽误了。若是能将这些人才收拢起来,陛下也就不用这样费力。”

“正是。”李定宸十分振奋,“朝堂上的事千头万绪,朕不可能一人兼顾。若自己一项一项的革新,莫说这辈子,就是下辈子也搭上,都未必能成。还是该多多招揽人才,让他们人尽其用,才是为君之道。”

上一篇:暴发户式暗恋 下一篇:神魂之判官

衣青箬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