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朝阳(378)

四皇子哈哈笑着说:“不怕的,都是孩子,没什么忌讳的。”

潮生也笑笑。

嗯,她都快变成一个地地道道的古人了,刚才看见那个画面,第一反应就是想捂眼——非礼勿视嘛。

桥下的小孩儿看见了桥上的人,也就站在浅水里瞅着他们笑。有大一点儿的男孩子会不好意思了,两手捂着前面,遮遮掩掩的把自己藏到芦苇丛里。

这里的人和事都那么简单。

庄子上种了些樱桃,已经熟了。四皇子也不用旁人帮忙,自己动手摘,潮生兜着围裙在下面接着。熟透的樱桃从上面落下来,有的掉进兜里还会弹出去,还有的碰破了,樱桃汁儿染在手上身上。两个人玩儿得象小孩子一样高兴。

果然潮生的离愁被驱散了不少。

虽然到了晚上的时候,还会叨叨几句:“不知嫂子他们走到哪儿了。”又或是:“也不知虎哥习惯不习惯……”

在庄子上待了几天,四皇子带她返回京城。

潮生越来越习惯她的新生活,她现在完全进入了“王妃”这个角色之中。家中年纪大的丫鬟有的放出去成了家,有的领了一笔银子回了老家。春墨还是坚持着她的那份儿初衷,被齐管事二话不说堵了嘴捆上车送到了庵里。但愿庵里的清净嗯……能感化她那个顽固的脑袋。

虽然潮生觉得,一年半载的时光说不定在春墨身上见不了效,三年五载的可能都悬乎。

满儿也在这次被遣散的名单上,但是针线房的杨姑姑出面留了她。说她手艺好,年纪也不算大不急着配人,再说她没有亲人,出了府也没处可投奔。

杨姑姑和满儿是一条线上的人,潮生也知道了她们两个背后都是宫里头的人,而且多半是皇后的人。当然,也不排除贤妃、贵妃。但是毕竟可能性小。

原本潮生觉得,既然知道她们有问题,干嘛还留下来不打发了?

但是转念一想,水至清则无鱼,一个不留,回头宫里再找个什么名目拨人过来,同样的事还要再折腾一番。

八月里头,潮生有了身孕。

——————————

我好想冬眠,总是睡不醒似的。

继续求票。

第二二五章 喜

潮生的月事并不很准,常常迟来。这个倒也不算什么,年轻姑娘家大多是这样的。有人初潮之事会隔了一年才来第二次。潮生在宫中吃过不少苦,在浣衣巷时就更不用说了。还是到了东宫之后,日子才总算安定了一些。再加上营养跟不上,心境放不开的一些原因,所以潮生这一世天葵初至已经算是晚的了。出嫁前大公主请太医给她把脉调养过,不过出嫁之后还是不太准。

到了王府之后,常请脉的除了以前的老熟人孟太医,还有一位专擅千金科的胡太医。

一直调养着,孟太医还说过,不要心急,这事儿顺其自然就好。

潮生也不心急。她觉得,再过两年,身体再长开些,怀孕生子的危险性更小。

进了八月之后,潮生就开始有些异样。总是没有力气,身上虚软,就算在凉爽的屋子里,也能出一身的汗。

开始她只以为是天气热,有些不适应。但是孟太医有一次例行的请脉时,迟迟没有松开手。

许婆婆忙问了一句:“怎么?”

孟太医拈了下他的山羊胡,微笑着说:“王妃怕是有喜了,不过现在日子还浅,不敢断准。再过几天看看。”

虽然他说不敢断准,可是要没有摸出来,当太医的人都谨慎,是肯定不会说出来的。

许婆婆哎哟一声,又惊又喜:“有多少日子了?可稳当不?”

潮生自己也愣了。

有孩子了?

第一反应是,这么快?

感觉上,这……这才成亲几天哪?

其实已经已经不短日子了。三月里成的亲,现在八月——嗯,算是有效率的,谁家都欢迎这样的儿媳妇,进门当年就有喜,第二年就抱娃娃,多好啊。

有了孩子了?

是男是女呢?

算一算,该什么时候生?

会不会生得很健康?会长什么样?会聪明吗?会听话吗?

她发了半天呆,连孟太医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许婆婆已经喜气洋洋的张罗开了,一面打发人去给四皇子报信儿,一面让人赶着收拾屋子,又去厨房里吩咐一声。家中有孕妇,要避讳的东西多着哪,好些平时不在意的东西,听惯了的声响儿,甚至气味儿、衣料这些,都要讲究起来,以免恶物让孕妇眼睛不舒服,恶声惊着胎,气味儿更需要仔细,怀孕的人娇贵着呢。

“婆婆,这不还没说准呢么?”

“所以更得好生预备着啊。”许婆婆扶着潮生坐下,感觉象是在护着一樽琉璃水晶一样当心仔细。

上一篇:总裁的外遇 下一篇:莫雪未融

卫风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