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岩(279)

他问韩笑,若一人受过挺长时间的惊吓,造成不好眠不好食的状况该如何办?又说药吃了不少,但初初有效而后无效,焚香和药物又影响了胃口,吃不好,能有什么好办法?他把抄的那几张纸都附在了信里,仔细将信看了两遍,这才满意,然后封好了,唤来小厮,让他交给信使送至百桥城。

穆夫人正要找儿子算账,在院门处见到小厮拿了信正要出去,便给拦下了。拿过信一看,封上韩笑二字赫然入眼,穆夫人叹气,把信交还小厮,自己也不找穆远了,转身回了自己的院子。

原来还是韩笑。

穆夫人对儿子很是心疼。当年穆远伤重,死也不愿舍臂保命,是在那云雾山上,得了一位叫韩笑的姑娘鼓励,最后才接受了断臂的命运。回来之后,努力养伤,勤练左臂。她问过,原是穆远与韩笑约好,今后定要以独臂之姿继续上阵杀敌,保家卫国。

其实穆远当时与韩笑接触不多,但因韩笑坚毅勇敢,落落大方,与别的姑娘甚是不同,穆远又受她鼓励捡回一命,心里牵挂,暗生情愫也是正常。他时不时提起韩笑这个名字,虽未明说,但家中老爷子父母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穆夫人对韩笑是极有好感的,可后来听说,那小姑娘早有了意中人。穆远虽然心有倾慕,却从未与人家说过什么,等再相见,人家姑娘自然已有归属与他无关了。

穆夫人原以为都这般久了,儿子应该早已想开。却没料到他竟然心心念念仍是韩笑。这让穆夫人颇是心疼。她在屋里转啊转,终是下了决心,既是儿子喜欢这一型的姑娘,那她定要为他达成所愿。韩笑是没有了,但是同类型的姑娘定是还有的,她要找一个这般能让儿子欢喜的姑娘出来。

穆远并不知道他家娘亲是这样的心思,他只心心念念盼着十五的到来。另一方面,他也有担忧,担心皇上不知何时就会为如意定下亲事。

十五终于到了,穆远早早就去了福泽寺。如意还未到,他便坐在当日那花树下的石桌处等着。等了好一会,听到院外车轿的声响,穆远站了起来,看到崔公公与寺中大和尚过来察看,清赶外人。和尚见了穆远在此,正待说话,崔公公忙道无妨,将军对佛理也颇精通,与公主可探讨探讨。

穆远脸红,他哪里懂什么佛理。所幸和尚未说什么,转了一圈,确保再无闲杂人等,崔公公便去请了如意进来。

如意进来时是带着笑的,显然崔公公告诉了她穆远也在,所以她见到穆远时并无惊讶,只抿着嘴难掩高兴地笑。两个人互相打了招呼,然后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又不知说些什么好了。

而后如意道:“我要去礼佛诵经了。”她心里是有些舍不得的,不想挪开步子。这一次,也不知道他会呆多久。

穆远差点脱口而出“我等你”,可话到嘴边及时打住,脸臊得一红,咳了一声,腼腆道:“我今日无事。”

无事的意思,就是等等也无妨的,他等在这,可以的吧?她明白的吧?

如意没说话,崔公公在一旁忙道:“将军若得空闲,老奴斗胆,想与将军请教些兵书上的学问。”

“好。”穆远一口答应,根本不在乎一个太监问什么兵书,反正他能留下就好了。

如意抿紧嘴,想忍住笑,但忍不住。于是点点头,快速转身进了佛堂,掩住自己的神情。

如意跪在了堂前,握紧佛珠,心却不能静。他就是身后外头,她不敢回头看。她闭上了眼,平静了好一会,这才开始背诵经文。一边诵着一边心里仍是乱。佛主不会怪她吧,她是很诚心的,只是,她还不能完全抛开俗事,她仍有欢喜忧愁。

院子里,穆远在与崔公公闲聊。两个人当然没谈什么兵书,穆远问了问如意的身体状况,崔公公主动说了皇上想给公主再觅夫婿的念头。穆远心头一跳,装不经意地问:“那公主是如何打算的?”

崔公公看了看佛堂里的如意,叹了口气:“公主想出家。”所以他这当奴才的才会着急。出家清苦,他家公主不该再受苦了,她该与别的好姑娘一般,有人真心疼她,真心对她好才对啊。

这个答案,让穆远心里涩涩的。她当真要出家?他若想让她改了主意,也不知行是不行。穆远想了不少相劝的话,又想了许多试探皇上指婚之事的话,可当如意诵完经出来对他笑,他又脑子一热,不知该从何说起了。

最后穆远就讲笑话。笑话他准备的时日比较多,准备得更充分。而且饮茶叙话,庭院花树,这般的气氛讲笑话最好了。

上一篇:新婚日记 下一篇:不懂浪漫的男朋友

明月听风小说推荐: